近幾年去了很多趟北京,這回,還是第一次使用2019年啟用的「新」大興國際機場。百聞不如一見,相對於內地多個國際級機場,這個機場算是新進,但後發先至,由此而呈現的優點、綜合而成的優勢是十分明顯的。按國際機場設定的標準,大興機場是4F級的機場,簡言之,這裏擁有4條長度達1800米以上的跑道,F是指翼展與輪距,即所有大型客機都能升降的機場。
無疑,大興機場是印證中外合作、有姿勢更有實際的機場,例如美輪美奐、採光充足的客運大樓,就是採用巴黎機場集團建築設計公司的設計方案;乘客過關是否方便、取行李的時間是否快捷,整個機場的洗手間是否足夠,且衛生整潔;關員及服務員是否彬彬有禮。筆者親身經歷,上述軟件建設,人文管理,同樣具國際水準,這是一個寬趟卻方便,且蘊含溫暖感的國際機場。這裏的人流吞吐量,預設是年逾一億。

作為國家首都的北京市,必要承擔國際交通樞紐的角色,東北部的首都國際機場,南部的大興國際機場,是相互輝映。
原來,同屬國際級機場計有20個之多,港人熟悉的有廣州白雲、成都天府、北京首都、北京大興、上海浦東,當然也有香港國際機場一席,有競爭有進步。幸好,香港國際機場的第三跑道經已啟用,時間站在必須要競爭的任何行業來說,十分寶貴。未來,中國包括香港,以及世界各地的國際機場,就各顯交通的本領,不進則退,別人大進,咱們小進,也歸入退步的行列。
筆者聯想,40多年前,誰可料到內地機場如此高速並有高質的發展,再串連上天落地下海的豐碩科研成果,會有如此多元的綜合成就,人民生活水準會如此躍進呢。最近經常思考一個問題,中國近現代史,誰最值得人民尊敬呢?那人是魄力、定力與前瞻性都非凡的鄧小平。這40多年的歷史,叫做「全面改革開放」,今天,稱之謂中國不僅是中國之中國,而是世界之中國。
原刊於《星島日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