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 May 17 2025 05:12:08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別讓無聊低俗害了下一代!

傳媒網絡利慾薰心,品味低下無聊,手法無所不用其極,香港人,不該是這樣子,尤其是位高財多權重出名的人,更不該是這樣子!
美國哲學家亞當斯說:「國家的前途,全都託付在家庭和學校的手上。因為小孩不論變好或變壞,完全繫於他所受的教育。」亞當斯說的,只說對了一半,事實上,小孩的教育,家長的影響力只在孩子的小時候,學校的影響力只在孩子的初中階段,孩子到了高中,漸漸受朋輩和社會風氣影响,家長憤慨孩子不再聽父母的愛匕叮嚀,教師嘆慨在傳媒影響的社會風氣下的無能為力。
 
傳媒網絡的侵襲鋪天蓋地而來,不良意識以圖文聲影侵蝕受者的意志,荼毒心靈,影響品格舉止,群眾卻趨之若騖,如螞蟻般順一個方向走,人云亦云,人做亦做,沒有自己的理智分析;又如浮萍般隨水漂流,沒有自己的原則和方向。 
 
為什麼我這樣說?以衣著為例,香港人掛在嘴邊的是:「這是流行款式,最緊要 In,做潮流達人。 」所以你可以見到街上聯群結隊的青少年,打扮很一致,如果你不跟風,便是老土,便要面對同伴嘲諷排斥。因為視為異類的壓力,即使是成年人,衣著其實都差不多,來去都是哪些連鎖店的產品,除故意標奇立異外,鮮有個人的得體風格。
 
又以買東西為例,香港人愛想 :「這麼多人排隊,一定有『著數』 。」結果哪裏有新產品出售或贈品派發,必有大長龍,迫爆玻璃,爭執搶位,買樓如是,買電子產品更如是 。
 
再以言論為例,香港人愛說:「傳媒這樣說,又這麼多人反對,一定不是好東西,你還懷疑甚麼?」 有的甚至說:「連美國這麼民主自由的國家,都認為有問題,就一定有問題!」加上由傳媒作出帶導,「名嘴」在電台電視上言之咄咄,聽者也拾人牙慧,人云亦云了,就像當日反八萬五上街,結果造成今日自己上不到樓。
 
香港是一個商業城市,商人們只求不犯法,便可以無所不用其極地走法律漏洞與灰色地帶,要民眾在廣告轟炸中生活。兒童在廣告宣傳中成長,任何商品,包括節目,包括藝人,經過包裝和推銷,不計素質,都能夠打入市場,吸引注意,只要是城中熱爆的話題,就有傳媒政客玩噱頭;請來所謂偽專家口出狂言,說話不留餘地,歪理充斥,狠揭瘡疤,侮辱他人,意識不良,破壞秩序,不怕負面,越負面越熱爆,越能吸引傳媒報導。
 
觀眾聽眾投入,引起注意,加上網民瘋傳,全城哄動,成為市民茶餘飯後的話題,群起 like 或 dislike,絕對是 「愛搞事」的變態心理。果然,一眾「愛八卦 」的市民,包括許多高學歷居高位之士,也不理會箇中資料是否真實,乘機大放厥詞,只求可以自我發揮,顯示自己的存在價值和份量。
 
俄國作家高爾基說:「人類的工作,無非和金錢息息相關。我們都為無聊的金錢而毀滅。金錢之對我們固然是母親,但也是我們的死亡。」利慾薰心,品味低下無聊,手法無所不用其極,香港人,不該是這樣子,尤其是位高財多權重出名的人,更不該是這樣子!
               
救救孩子!由家長做起。
 
原題為<香港人真無聊>,標題為編輯所擬。
 
封面圖片:網上圖片

孫慧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