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身處的第四波疫情,各項感染數據相對前三波的疫情來說是較低。與歐美地區比較,香港前三波的疫情都能壓抑下來,否則確診個案一直上升和累積的話,情況將一發不可收拾。傳染病的本質,是透過人與人的接觸傳播。除社交活動外,年輕人工作和外出通勤的機會較長者多,所以從現時的數據來看,年輕人確診數量不少,而長者染病死亡的比率則較高。
統計數據的互動關係和預示
在金融業的技術分析上,分析師會尋找可以揭示和預測發展方向的指標(Indicator)。我們能否以相似方法,回顧本地頭三波疫情的特點,拆解疫情往後的發展方向呢?
現時香港疫情的統計數據可分成四大類,分別是確診總數、本地個案、輸入個案和不明源頭個案。我們可以試以這些資料,分析各項數據的互動關係,以「14天不明源頭個案」和「42天輸入個案」兩項數據,作為預測疫情發展的指標。
「14天不明源頭個案」的分析方法是,將每日本地個案總數除以不明源頭個案數量。由於每天這兩項數據是浮動的,所以我們可以選擇較長的時間段來觀察。例如當日有100宗本地個案,十宗不明個案,那麼我們以十除一百(10 ÷100),得出百分之十(10%)。然後,我們將這個方法連續計算14天,並得出平均數,從而透視出當下疫情的情況大約為何。
另一方面,我們從每一波疫情的數據中發現,在爆發大量本地確診個案前,不明源頭個案會首先上升,進而帶動了本地確診個案增加。因此,不明源頭個案是預示下一波爆發快將來臨的訊號。從第三波疫情的數據顯示,「14天不明源頭個案」平均數先上升,然後就是本地個案數量。當不明源頭數字開始回落,本地個案數字就會跟隨回落。
不明源頭個案代表了隱藏在社區的傳播鏈,如果一直無法「清零」,就會有機會發展成社區爆發,是大眾的隱憂。以此作為指標的話,我們同樣發現在10月份已經有類似的跡象,預示了我們現在身處的第四波疫情。
與此同時,我們分析「42天輸入個案」的數字,會發現與本地個案有一定的關聯性。如果42天的輸入個案累積至一定程度,就會預示到本地爆發快將出現。第三波爆發前42天的輸入個案數字較多,使疫病傳播至社區的機會增加,而我們現在身處的第四波爆發前42天,即10月和11月份,輸入個案數字亦是較多的。
讀者可能會認為,這個分析有點顯然易見的感覺。如果這個現象再次出現,說明這個問題並非有結構性改變。因此,前此的經驗可以令我們預早作出防備,杜漸防微。
同心合力
在金融市場的獲利機會愈多人加入的話,機會就會消散。反過來說,如果我們一同努力去解決不明源頭個案和本地確診個案的關係,在有爆發苗頭前盡早檢測,從公共衛生的角度來說,愈早採取防疫措施,防疫的成效是可以以倍數計算的。
在疫病面前,人是平等的。走筆至此,不少地區已經開展了疫苗的接種計劃。但是,疫苗的成效需要經過一段時間後才能顯現出來。在此之前,我們還是要繼續小心謹慎,保護自己、家人和鄰里的健康。我們還是需要繼續努力。
作者簡介
知臨集團公司行政總裁,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經濟系學士, 香港中文大學公共及比較歷史學文學碩士。平生鍾愛魏晉清談, 趙孟頫書法及勃根地紅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