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首頁 文化 港澳客輪佛山輪88船員罹難   大嶼山扒頭鼓立碑悼念

港澳客輪佛山輪88船員罹難   大嶼山扒頭鼓立碑悼念

佛山輪不幸遇難,有研究者分析,佛山輪在漂流中與大型洋船相撞,可使船內電力故障,船內一片漆黑,船員不辨方向逃生不得,而輪船傾側,瞬即沉沒,才有此大慘劇。

黃天 作者: 黃天
2021-11-02
一片天文稿

標籤: 佛山輪大嶼山海事法庭灼見原創灼見獨家露絲颱風
當年海難事故發生後,港澳兩地的海員工會協助死難者家屬出海搜尋遺體、認屍以及辦理後事等,做了大量工作。(灼見名家製圖)
當年海難事故發生後,港澳兩地的海員工會協助死難者家屬出海搜尋遺體、認屍以及辦理後事等,做了大量工作。(灼見名家製圖)

承接前文:〈50年前超強颱風「露絲」掀巨浪  數十艘船沉沒擱淺釀成戰後最大海難〉

四、生還者憶述遇險駭人情節絕似海難電影

猶記海難事故發生後,生還獲救的4名船員可能驚魂未定,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憶述有誤。而記者亦在一片混亂中或張冠李戴,或僅據傳聞報道,所以出現不少失實之處。

半年後,香港海事法庭就佛山輪沉沒的原因,展開一連5天(1972年2月28日至3月3日)的公開聆訊。由於出庭者需要發誓作供,所以各人均小心憶述,如實道出。4名出庭作供的生還者所作的歷險證言,有非常驚心動魄的駭人情節,絕似海難事故的電影,令人震驚悲慟!

接着由4名生還者輪流作供。首名作供者是掌舵的陳國榮,他說他是於1971年8月13日才登上佛山輪工作,早前已有8年的掌舵經驗。他續說,佛山輪卸客後開往昂船洲附近海面避風。至晚上9時,船長皮禮士命第一帶水到船頭指揮台,不久聽到輪船的啟動聲。凌晨1時,第二帶水通知他到指揮台掌舵。當時風勢極猛,船舵左右擺動,要使盡全力方能將舵握穩。如此強勁風暴也是首次面對,狂風怒號之聲,令人心怯。

船上機器仍在開動,而強風卻從四面八方吹來,船身左右搖擺,已不受掌舵控制。當時指揮台上共有6人,除證人陳國榮外,還有船長、大副及第一、第二、第三帶水。由於船身顛簸得十分厲害,大家都要緊握支撐物才能勉強站得穩。凌晨1時許,他們意會到錨鏈已被浪濤扯斷,佛山輪呈現失控,在狂風巨浪中漂流。

就在此時,他瞥見右方有一艘萬噸級的巨輪直撲而來,第一帶水連忙扭轉引擎,希望能逃過這一劫,但一切太遲了。佛山輪指揮台被撞過正着,右側穿開一個大洞。接着,右邊船身又遭受一次撞擊。佛山輪被撞後,首先向左傾斜,繼而傾向右邊。船長皮禮士可說是首當其衝,他就是從指揮台右邊被毁的洞口滑入海中,欲救無從。船長墜海,大副及第二帶水則被重物壓在地上,動彈不得。遂由第一帶水當上指揮,通知大家準備逃生。

陳國榮續說,他從指揮台跑出來,找了一件救生衣穿上,有兩名船員見狀,跟着他走。他們曾上3樓,擬在左邊船舷找出口,但船艙外狂風呼啦啦的刺耳聲,實在太駭人了,3人遂折回。他站在梯間,想着輪船一旦翻側,不會被重物壓着。但其他兩人卻向艙內餐房逃去。

稍後,船向右邊急速傾斜,燈光隨即熄滅,船續向右傾斜,終致翻側。海水急速湧入,他雖然沿着梯級往上跑,但仍受水浸。最後是怎樣脫離佛山輪,至今仍然記不起來,也許是被狂風或空氣壓力抽出船外。佛山輪第二次與巨輪相撞至覆沉,前後歷時僅十餘分鐘。陳國榮在海浪中掙扎,終於被沖上沙灘而獲救。

佛山輪沉沒,出庭作供的4名生還者由右至左:陳國榮、張賢啟、何業文、譚有成。(筆者剪存的報紙)

另一證人何業文,是佛山輪機器管理員,在機房內工作。8月16日晚上,風勢強勁威猛,佛山輪顛簸得無法站穩。翌日凌晨1:45分,船上的燈火突然熄滅,隨即聽到有人到機房叫大家馬上穿上救生衣。何業文穿亦上救生衣,並感到船身正向右傾斜,他遁入尾樓,見有4、5人正抱緊碌架床,以保持身體平衡,他亦照做。其時海水已湧入,船愈向右傾側。他被海水推湧至窗口,遂從窗口逃出,那正是輪船的左舷。其後,巨浪將他捲走,幸好未被吞沒於海底,而是將他拋上沙灘,故此獲救。

第3位證人張賢啟作供,他於1963年起在佛山輪當侍應生。8月16日,佛山輪開往美孚對開海面拋錨。深夜11時,在強風巨浪下,船身左右劇烈搖擺。17日凌晨1:30分佛山輪開始向右傾,並看到十多名伙記面色慌張地穿起救生衣。此時,電燈突然熄滅,5分鐘後重亮,但隨即又告熄滅,艙內漆黑一片,並聽到隆然巨響,佛山輪即向右傾側。在這緊急時刻,聽不到警鐘鳴響,也沒有棄船的指令。未幾,海水湧入,船已翻側,他被海水沖出船外,在波濤中翻騰,幸然未被吞噬,更奇跡地被沖上沙岸,得以生還。

而看更譚有成作供稱,他是於1964年到佛山輪入職的。8月16日上午,佛山輪離開港澳碼頭,開往昂船洲對開海面避風。晚上10:30分,暴風增強,怒濤翻滾。他在三等客艙內聽到船錨已被拉脫的消息,船身大幅度擺動。凌晨1時許,風浪更加顛狂,有部分碌架床亦告倒下。譚望出窗外,看到佛山輪正在兩艘巨輪之間漂流,他慌忙穿上救生衣,以防出事。

約1:15分,聽到兩下碰撞聲,一次來自船頭,另一次則在船尾。相撞時,有些船員被拋起,二等艙有部分亦告崩塌。不久,電燈相繼熄滅。其時,佛山輪開始向右傾斜,角度愈來愈大,終至翻沉。他是從窗口跳入海中,抓着一條木柱,在怒海中拚搏,慶幸被沖上海岸,雖然受了傷,但總算逃出鬼門關。

亦有潛水員法蘭克·王出庭作供,他是受海事處臨時僱用,分別於8月24、26和29日三次與姓徐同事潛入佛山輪艙內,發覺該船右舷已陷入泥漿裏。在船頭發現一套V.H.F.高頻率無線電收發機,該機的電掣全部在「開」的位置上。他們在船頭找到一個時鐘,指針指着的時間是2:06分,乃將之拆除,送上水面。

而檢察官莫華高宣讀調查書時指出,佛山輪在強颱風下失控,與巴拿馬洋船史提芬尼號相撞後沉沒。遇事時,船上有92人,事後有71具屍體被尋獲,另有17人失蹤,4人生還。

遇難船員同舉殯,港澳海員工會成立治喪委員會協助,場面一片愁雲慘霧,哀聲四起。(筆者剪存的報紙)

五、海事法庭結論:事故無人需負責

一連5日聆訊結束,法官高禮華作出結論稱:對於此案之發生,實不應責怪任何人。佛山輪船長皮禮士更是案中第一名遇難者,致使撞船後缺乏指揮,若他稍遲殉職,可能死亡數字不會如此高。而他在死前已盡了力,故此不應受到咎罪。

以上是當年海事處法庭的聆訊過程,若以今天的尺度來看這宗嚴重海難事故,可能會交由一個獨立調查委員會作出徹底、詳細而廣泛的追查,包括天文台、海事處、船務公司等機構與公司,也應出庭作供。

至於遇難地點何以會跟最初下錨避風處有一段很遠的距離,其原因是航船在大洋中與暴風搏鬥,會開動機器馬達,頂着風前行,可避免強風從側面吹襲容易將船吹翻。所以佛山輪雖然在昂船洲附近海面下錨避風,後來因要抵禦超強颱風,須開動機器逆風前航。但錨鏈始終抵受不住怒濤的重擊而被扯斷,佛山輪遂成怒海孤舟。從開航頂風,至失控漂流,至撞船覆沉,遇事地點己經遠離昂船洲,去到大嶼山東北的汲水門附近海面。

另一艘港澳客輪澳門號,原在香港西環下錨避風,也是開着輪機頂風前行,同時亦斷了錨鏈,最終遇難擱淺,地點是在青衣島的對開海面。

六、與狂濤搏浪怒海浮沉奇跡生還

法庭聆訊的重點是要找出佛山輪沉沒的原因。至於4名生還者如何與怒濤搏鬥,就沒有詳究。這裏可以參考一下當年他們接受記者訪問時的憶述。

譚有成說:17日凌晨1時許,在黑暗的狂風暴雨中,突聞隆然巨響,有若天崩地裂,全船傾斜,在搖盪中他被拋下大海。他在洶湧的波濤中拼命掙扎,幾經艱辛,終於游到一處岸邊,還沒有爬上岸,卻又被巨浪吞捲,重回海中。譚有成再次奮力撥扒,二次搏浪,所幸天無絕人之路,他又再泅抵另一處海岸。

此時,譚有成已經筋疲力竭,受傷倒地。碰巧陳、何、張三人也漂游至此,4人滙合一起,在暴雨狂風中等待救援。最後,譚有成由直升機送院救治。

怒海餘生的陳國榮接受記者訪問。(筆者剪存的報紙)

據陳國榮、何業文、張賢啟3人憶述,他們都是在沉船前一刻掉入海中。在浪濤中他們竟意外地碰在一起。其時,風雨交加,海上漆黑一片,風聲、濤聲令人驚慄,他們彼此高聲呼叫,不讓散失,一同與狂風巨浪搏鬥,終在黎明時分,游抵大青洲。在這裏遇到怒濤中掙扎受傷的譚有成。他們四人在岸上任由風吹雨打,等候救援。後來,由一艘菲律賓輪船將他們救起至船上,送往添馬艦碼頭。因為譚有成受傷,被送往醫院診治。

佛山輪不幸遇難,有研究者分析,佛山輪在漂流中與大型洋船相撞,可使船內電力故障,船內一片漆黑,船員不辨方向逃生不得,而輪船傾側,瞬即沉沒,才有此大慘劇。

而據當年的媒體報道,香港天文台最初的預測有誤,一是估算「露絲」的風力不是十分強勁,甚至有說以「嬌小玲瓏」來形容,並對其移動路線也有疏失,認為不會正面吹襲香港。及至「露絲」轉向,正面撲來,才一再升高風球(一日內改5次風球)作警告。

另一方面,香港天文台發出風暴集結的經緯度和將會吹襲的地點,政府有關部門包括海事處有否發出警告?或馬上作出部署應對,如果處理得好,慘劇也許可以避免,使傷亡得以減少。

七、「露絲」重創香港  災民3萬  祖國撥巨款賬災

但「露絲」的風力確是十分威猛,當日在同一海面避風的大小輪船有約30、40艘,結果有20多艘輪船或擱淺、或翻沉,包括日本輪船,台灣高雄號的船身也變得彎曲,吊橋被折斷,而行走港澳線最大級的客輪澳門號,亦在同一海域被風吹浪湧而擱置,雖無傷亡,但損毀嚴重,最終變為廢鐵。

另一退役的港澳客輪利航號,停靠在深水埗對開的海面,竟被風浪打斷成兩截,沉沒海底。兩天後,因有船員屍體浮出,才知道利航號也告沉沒,9名船員全部罹難。這就是戰後港澳航運史上最悲慘的一天。

澳門號亦告擱淺,最後因損毀嚴重,亦告廢棄。(筆者剪存的報紙)

當年海難事故發生後,港澳兩地的海員工會協助死難者家屬出海搜尋遺體、認屍以及辦理後事等,做了大量工作,卻未獲有關方面嘉許。另一方面,「露絲」帶來的災害,有說比「溫黛」還要嚴重,痛失家園的災民近3萬,港英政府初期只撥出100萬元來賑災。

祖國領導人看到災情嚴重,大表關懷,急災民所急,馬上由中國紅十字會滙出300萬元人民幣,折合港幣740多萬元,緊急救濟災民,幫助克服困難,並致以親切慰問。當時,祖國的經濟並不寛裕,人民的日子更是緊巴巴的,但仍然十分關懷港澳同胞,毫不猶豫地施以援手,雖然已是50年前舊事,仍應銘記不諼。

八、大嶼山扒頭鼓有「佛山輪悼念碑」

50年過去,香港退休警司劉sir告訴我有「佛山輪沉沒悼念碑」之事,並將照片傳送過來。是碑立在大嶼山扒頭鼓,其東北面是馬灣,佛山輪就是在扒頭鼓北灣對開的120米的海浦沉沒。石碑靠山面灣而立,山光水色,風景秀麗,朱書碑記:

公元一九七一年八月十七日,颱風露絲襲港,佛山輪船在此海面沉沒,八十八位船員不幸罹難,特立此碑,以兹悼念。港澳泰山輪船管事部立。

大嶼山東北角的扒頭鼓有「佛山輪悼念碑」。(天行足跡提供圖片)

扒頭鼓距離香港迪士尼樂園不遠,從迪士尼站下車,沿山路向東北方向約20分鐘便可抵達。往昔,迪士尼樂園還沒有建成,港鐵沒有延伸至此,人們如到大嶼山扒頭鼓,從大陰頂攀山,再步行,最少要走兩個小時。

現在乘港鐵到迪士尼站,然後走山路,較前方便多了。由於扒頭鼓風景秀美,逐漸多了遊人和攀山客,也有到此垂釣的。同時,他們也會憑弔海灣,為「佛山輪悼念碑」清除雜草,至於燒香的遺痕,當是罹難船員的遺屬踏青拜祭。

背山面海的「佛山輪悼念碑」。(天行足跡提供)

「追跡港澳客輪佛山號翻沉 88名船員罹難大慘劇」二之二

更多精采文章

  • 50年前超強颱風「露絲」襲港    數十艘船沉沒擱淺   成戰後最大海難50年前超強颱風「露絲」襲港    數十艘船沉沒擱淺  成戰後最大海難
  • 蜑家族群的來源蜑家族群的來源
  • 觀浪禪修觀浪禪修
  • 核桃記核桃記
  • 「樂」葉歸根──曇花與陽光的小故事「樂」葉歸根──曇花與陽光的小故事

  • 好學的孔老夫子
  • 以色列免疫學家警告 勿倉促大規模推廣新冠病毒疫苗         
  • 青春備忘錄──這些年,我們的時間表

黃天

曾任記者5年,後赴日留學,畢業於東京法政大學。留日期間,半工半讀,參加了書法篆刻大師小林斗盦主編的《中國篆刻叢刊》40卷出版工作。1984年南歸,出任三聯書店高級編輯,先後主編《明式家具珍賞》、《明式家具研究》、《藏傳佛教藝術》、《中國歷代婦女妝飾》等經典畫冊,在海內外獲得多項殊榮。早年,黃天曾著有《日本事典》。近年撰著的《琉球沖繩交替考》(約30萬字)獲《亞洲週刊》評為2014年度十大最佳華文書,旋由北京人民出版社刊出內地版,現正在翻譯英文和俄文,備受各方關注。另著有《”起來!”我們的國歌》。黃氏筆耕不輟,就中日關係史而作的論文已發表50多篇。
View all posts
標籤: 佛山輪大嶼山海事法庭灼見原創灼見獨家露絲颱風
申請成為灼見名家基本會員,免費收取電子報
同意灼見名家會員服務條款及細則
Please login to join discussion

編輯精選

危丁明博士表示,孔教學會申請在鑽石山興建的孔廟,已公開設計圖。
名家演講錄

海濱鄒魯:危丁明博士談香港孔教發展歷程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03-21
習近平抵俄羅斯訪問 中俄領袖分別發文 盼加強關係促和平
灼見報道

習近平抵俄羅斯訪問 中俄領袖分別發文 盼加強關係促和平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03-20
東京電力公司福島第一廢爐推進公司計劃管理室中長期計劃小組經理佐藤學解釋排放流程。
灼見報道

福島核廢水料年內排放 日官來港釋疑:經淨化對人體影響微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03-20
瑞士信貸銀行陷入財務危機。(Shutterstock)
灼見報道

瑞銀斥30億瑞郎 收購瑞士信貸銀行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03-20
「融合」計中的5位香港藝術家:(左起)何遠良、岑嘉慧、周圓源、李展輝和朱卓彗 (Arkad基金會圖片)
藝思人生

融合藝術的創新嘗試──《融合貳》展覽有感

作者: 陳嵐
2023-03-18

影片

  • 盧永雄x張少威:中美實力差距有多大?美國會以俄烏戰爭做把柄對付中國?
  • 曾鈺成:人民幣有沒有可能取代港幣?香港需要跟隨內地文教政策嗎?《基本法》如何保障香港原有制度?
  • 顧小培:吃煎炸物為何會流鼻血、喉嚨痛?什麼健康食品可以清熱氣?
  • 陳鳳翔:矽谷銀行被接管 會否引發骨牌效應?白宮如何收拾殘局恢復市場信心?
  • 鄭家寶校長x 游偉樂老師x 翁港成校長:失明教師在教學上遇到什麼挑戰? 怎樣為學校及學生帶來正能量?
  • 溢達掌舵人楊敏德:如何讓員工快樂地工作?留住精英人才的兩大法寶是什麼?
  • 梁賀琪:DSE如何發揮香港軟實力?遵理在內地有什麼發展大計?
  • 法國的教師甄選及學制有何優勢?法國中學教育如何培養出開放、無私的下一代?郭位教授與巴黎路易大帝中學校長對話
  • 曾鈺成:人大釋法對議員宣誓有什麼要求?怎樣才算擁護《基本法》及效忠特區?
  • 恒大ESG研究中心鄭子云教授:如何分清企業漂綠?披露好是否回報一定佳?
Currently Playing

熱門文章

  • 人工智能開啟作弊新時代?是時候改革學生評分方式人工智能開啟作弊新時代?是時候改革學生評分方式 馮穎匡
  • 教研合一,政教分離,大學排名一定進步──獨家專訪香港城市大學校長郭位教研合一,政教分離,大學排名一定進步──獨家專訪香港城市大學校長郭位 本社編輯部
  • 笑笑 常霖法師
  • 對日本之美的反思對日本之美的反思 編輯精選
  • 融合藝術的創新嘗試──《融合貳》展覽有感融合藝術的創新嘗試──《融合貳》展覽有感 陳嵐
  • 俄烏戰爭 炸毀北溪 炸爆矽谷俄烏戰爭 炸毀北溪 炸爆矽谷 陳鳳翔
  • 八成港人無建立「平安三寶」 精神健康資訊匯倡設儲存庫八成港人無建立「平安三寶」 精神健康資訊匯倡設儲存庫 編輯精選
  • 看似平凡,卻活得比誰都精采看似平凡,卻活得比誰都精采 張灼祥
  • 《萬年景》──場域特定裝置作品《萬年景》──場域特定裝置作品 馮珍今
  • 3份頂級報告差異何以如此大3份頂級報告差異何以如此大 張建雄
  • 沿豪俠小說到香港武俠文學沿豪俠小說到香港武俠文學 楊興安
  • 香港勞工生產力長期偏低香港勞工生產力長期偏低 羅祥國
  • 矽谷銀行挑起的疑問矽谷銀行挑起的疑問 張建雄
  • 盧煜明教授:煮即食麵令生命科學難題迎刃而解盧煜明教授:煮即食麵令生命科學難題迎刃而解 本社編輯部
  • 瑞銀斥30億瑞郎 收購瑞士信貸銀行瑞銀斥30億瑞郎 收購瑞士信貸銀行 本社編輯部
  • 首屆「曉日春暉」兒童環境徵文繪畫比賽結果出爐 優秀作品零碳天地展出首屆「曉日春暉」兒童環境徵文繪畫比賽結果出爐 優秀作品零碳天地展出 編輯精選
  • 亦文亦武亦商趙式慶亦文亦武亦商趙式慶 廖書蘭
  • 陽光明媚下的告別陽光明媚下的告別 陳月平
  • 特首顧問團名單出爐 李澤鉅、周勝馥上榜特首顧問團名單出爐 李澤鉅、周勝馥上榜 本社編輯部
  • 失靈的警報 市場的豪賭失靈的警報 市場的豪賭 胡孟青

推薦作家

  • 袁彌昌
  • 張楨
  • 馮穎匡
  • 馮珍今
  • 胡孟青
  • 湯文亮
  • 卓王詠詩
  • 李大齊
  • 陳鳳翔
  • 張宗永
  • 曾國平
  • 陳月平

承印人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聯絡我們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email protected]

追蹤我們的社交平台

會員訂閱「灼見名家」電子報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orgotten Password?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All fields are required. Log In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