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本社專訪何文匯教授,並將他的答問整理成一系列文章。此為第二篇。
何文匯論語文教育系列
(二)學好中文 背誦有益
我為香港中文大學學生設計的「國粵英語精修課程」從1997年開始,直至2013年才取消。其中一個原因是學生太多,所以在 double cohort 學年停辦了。那時我離任教務長已經九年。我這個課程完全是幫助學生查字典,我不知道當時有多少學生埋怨,但他們畢業後見到我,一般都多謝我,原因就是他們學會了查字典。別人問他們,他們知道如何去查。他們會查切音字典、漢語字典和正宗的英語字典。其實這很重要。現在人們不重視基礎,沒有基礎便如建空中樓閣,這樣學語文是可悲的,沒什麼前途可言。
「年輕要多背書,老了就沒辦法背」
我們小時候,背書背瘋了,好的不好的都要背,而且是整篇背。小時候背得很痛苦,長大後回頭才發現,背了便是自己的。我在聖若瑟書院讀了九年,聖若瑟相當嚴格,那些修士要我們背文章、背聖經,每人輪流站起來背,不會背便挨罰。這樣便要各自修行了。有些同學背完交差便算了,有的像我,對英文、英國文學產生了興趣,背完還會思考,為什麼會這樣寫英文,以後自己寫作時,便去運用,看它合不合適,用這種方法來實驗。你背誦了聖經,聖經的英文便都是你的了。當然它是翻譯的,但英文卻很簡潔,這樣簡潔的英文我們便收為己用。我們讀文學也是這樣念的,念了便是自己的。
我也鼓勵別人去演英文戲,台詞念到爛熟,不管莎士比亞還是蕭伯納。蕭伯納還好一點,因為他的英文日常可以應用,莎士比亞的日常不能應用,也難懂,只可以偶然用來丟書包。無論如何,年輕時多讀書、多背誦總是有益的。只有年輕時才會背誦,現在要我背我已經沒有辦法了。我40年前背的到現在還記得,所以要趁年輕多背書。
中學中國語文沒有範文那十年,我一些教中文的舊學生稱之為「十年浩劫」。現在重設範文,有文言文12篇,只是聊勝於無。不過最重要的還是記誦,看而不記再多也沒用。 如果12篇記誦到滾瓜爛熟,最少可以打好底子。但如果沒有記誦成分,範文再多也沒有用,只會是過眼雲煙。所以要趁年輕去記誦,不僅語文、文學,其他科目都要擇善牢記,而且要快樂、滿足地記誦。
現在讀中文,大家都只是考什麼就讀什麼,應付了這次考試就算了。現在當局「賜給」我們12篇珍貴的文言範文,我是這樣想的:好好利用這12篇範文。怎樣做呢?首先要給它們一些血肉。比如說,《師說》的作者韓愈是哪種性格型態的人呢?他的師友學生如何跟他互動呢?順便讀一下《進學解》。韓愈做過的官的品秩如何呢?順便研究一下唐朝的官制。總之給它一些血肉,使它立體化。韓愈為什麼要寫《師說》?總有些背景的,了解了背景,然後再說文章的修辭,以至其他——不如念熟了它再說吧。念熟了,有了感情,再來分析,這樣就不會是過眼雲煙了。
12篇不多,背誦是必要的,但要背得「過癮」(編按:粵詞,大概指有趣、好玩)才行。生吞活剝的背誦學生會反感,日後恐怕不會再修中文了。所謂〈師說〉,「師」是很重要的,能不能賦予文章血肉和立體感?這真的要靠老師。學生怎樣才認為「過癮」?原來念了〈師說〉可以學到這麼多有趣的東西,就是「過癮」。
「求學不求分數,這是違背人性的」
教學質量由老師主導,教學效果由老師決定。有些老師沒有什麼根柢,就不會深入去教。他們沒有給文章血肉和生命。我以前聽陳湛銓老師的課,覺得特別「過癮」。陳湛銓老師說話動聽,講課十分生動,內容十分充實,所以他講解的文章都是有血有肉的。他讀詩詞特別動聽,你聽了就會愛上詩詞。如果老師教得沉悶,又滿口錯字,甚或準備不足,馬虎了事,他就是在扼殺學生對那個科目的興趣。所以「師」的責任很大。
但如果你說的「師」,是經過「十年浩劫」的「師」,他能怎麼樣呢?好的語文不是憑空出來的,是自小浸淫、吸收文學的精華而練就的。中學時被剝奪了浸淫的機會,豈不就像墮入文革之中?事後自行補救,恐怕也只有一部分人成功,這是現實。你現在要求那些不用念古典中文作品的人去教中文,除非他私下念或父母要他念,否則他會有什麼根柢?他能怎麼教?他不用念書,卻要學生念書,這真是一個難題。
早知如此,何必當初(取消範文)呢?還有一個難題,12篇範文佔分只是全卷的7%,學生計算一下,用功頂多拿5、6分,不用功也能拿2、3分,何必用功?除非學校傳統較好,老師也嚴格,校內也以此計分,否則怎麼會有 incentive(動力)?如果只說要讀但不計分,我也不會讀,畢業後再說吧。所以一定要賞罰分明,才可以和背誦配合,否則只說要念12篇古文便沒有意思。
教育局曾經說「求學不是求分數」,我倒不會這樣說,這是違背人性的,求學當然要求分數,只不過求學不「只」是求分數而已,分數以外也會尋求很多東西。現在12篇範文所佔的分數比較少,因為「求學不是不求分數」,我看不出這個背誦計劃有什麼吸引力,最後還是要各自修行。學校如是,學生如是。
能背誦、分析,考試不會差到哪裏去。念了這麼多東西,總也會消化一部分。轉化來寫文章,也一定會比較通順。念了範文,對作文是有些用處的,引經據典也會比較貼切,作文時可以體驗得到。這就會有種滿足感、成就感,日後就會有興趣自學。為了自己,何妨下些苦功自學。老師能引起學生的自學興趣就已經很好了。
(記者:高考中文科表現最近強差人意……)
沒有「強差人意」這個成語,是「差強人意」。(例如2014年只有51.8%考生合格。如何提升中文技巧、考試成績?)這個問題很難回答,我們想提升到60%嗎?51.8%考生合格,會不會因為題目太深?60%考生合格,會不會因為題目較淺?中學會考中文拿個 A,是不是勝過前清秀才?英文拿個 A,是不是勝過英國學生?這個問題由負責考評的人解決好了。
「沒有古典的浸淫,白話文就會漂浮無根。」
我們現在是否要學文言呢?學了又有什麼好處呢?我看不出實質好處。 但如果不讀文言,或者不念文言文,可能語文根柢又會不夠深厚,白話文也寫不好。大概文從字順已經算好了。現在,科教興國是主導思想,語文甚至文學只是陪襯品。但這並不表示我們不用學和練好語文,難道你希望寫文章辭不達意嗎?
語文能力強,多少會帶來自信心:寫得好,說得好,不論從事哪種職業都會有如虎添翼的感覺。至於不會寫文言文,那就未可厚非了。
文言文已變成一種藝術,等於莎士比亞的文字已經是一種藝術,不常用。我們日常不用說和寫中古英文。我們日常也不用說和寫文言文,但沒有古典的浸淫,白話文就會漂浮無根,所以由古典入手並不是一件錯事。我們可以選一些好的文言文來讀,當然是選一些不太長的,或者節錄的都可以。詩也要多讀,因為它有韻律,很能感動人。吸收了那些作品的精粹,對語文的感覺會更敏銳,也會比較喜歡修辭,這樣會增強自信心。自信心強的話,做起事來會比較得心應手。
作舊詩才能看出底子
國粵英語精修課程中,粵語最艱深,要教兩個課題:一是粵語拼音,二是反切(切音),這是古代的表音方法。反切是《廣韻》系統的反切,《廣韻》上承《切韻》、《唐韻》,歷代科舉試詩時都以這個系統的音韻為標準,全國都要跟隨。幾乎每個方言都可以根據《廣韻》或同系統韻書的切語擬出該方言的讀音。以往科舉考作詩十分嚴格,錯一個平仄便不合格,因而落第。
現在中大中文系,「詩選」仍屬必修科,學生都要作舊詩。作舊詩才能看出底子,知道他對字的讀音是否敏感,還知道他有沒有查詩韻。有些字日常讀慣了一個音,放進詩裏就不一樣。例如「玫瑰」,「瑰」字平日讀仄聲(粵音桂),但原來一查字典和韻書卻是平聲(粵音歸)。「瑰」字日常讀作「桂」沒有問題,大家都讀作「桂」,但作詩的時候就不行了,要根據詩韻區分。 這也可以看出學生是否努力、認真。
待續
何文匯教授,香港大學文學士及哲學碩士,英國倫敦大學哲學博士。曾在美國威斯康辛大學及香港中文大學任教,並曾任香港中文大學教務長及香港中文大學—東華三院社區書院校長,現任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榮譽教授。著作包括《人鬼神》、《詩詞曲格律淺說》、 《粵音正讀字彙》、《粵音平仄入門》、《王子復仇記》、《文匯文選》、《周易知行》等。
何文匯憶名師系列
(一)憶國學大師陳湛銓教授
(圖片:灼見名家傳媒;網上圖片;設計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