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 Jan 03 2025 23:59:59

Tag: 產業升級

劉寧榮教授:特朗普因不了解中國而下錯棋? 貿易戰如何倒逼中國改革 提升產業及出口?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5-05-28
美國貿易逆差愈來愈嚴重,特朗普削貿赤與引外資不可兼得?為什麼說特朗普打貿易戰是下錯棋?相較歐盟,中國沒有一個較統一的市場,貿易戰如何倒逼中國改革,提升產業及出口?一起聽聽劉寧榮教授的分析。
中國作為大國 需要怎樣的現代產業體系?
作者:鄭永年2025-04-04
中美競爭既不可避免,也不可怕。不過,對中國來說,一要意識到競爭的核心是現代產業體系,二要意識到在今後很長的一段歷史時間裏,無論是貿易、投資、技術,還是地緣政治等各方面,競爭的焦點在於哪一個經濟體系具有更大的韌性。
一堆有關廣東省的統計數字:再談低空經濟
作者:關品方2025-02-07
廣東2024年GDP全國第一,超越全球96%國家地區,全球排名第七。珠三角帶動全省發展,但區域差距仍大,需重視粵東、粵北、粵西發展。廣州瞄準低空經濟,前景可期。
香港大格局面臨質變
作者:袁彌昌2024-09-25
香港大格局面臨的近因之一固然是內地經濟環境惡化,但更根本的原因恐怕是今後內地難以再一次為香港提供如過往的機遇。
香港旅遊業的震盪與迷失
作者:袁彌昌2024-05-08
其實我們也清楚,現在政府正處於一種臨渴掘井、藥石亂投的狀態,明顯是方寸大亂,因而除了數字掛帥之外,更同時採行一種諂媚式吸客救亡──覺得旅客喜歡什麼就給他們什麼,千方百計要留住他們。
「保五」長期化 香港新角色
作者:陳景祥2023-03-10
在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過程中,中央各項政策措施,香港到底有多大知情權、發言權和決策權?涉及香港和鄰近地區的發展計劃上,香港可以如何為自己爭取利益?這也許是新時代特區政府必須正視的新問題。
李稻葵看淡中國經濟前景 未來數年恐是改革開放最困難時期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12-03
中國經濟面臨艱巨的結構調整壓力,不能掉以輕心,要重修政府與市場經濟學。政府自身的激勵要搞對,把政府自身的激勵搞對以後,政府才能從亂為的政府變成有為的政府,才能夠去培育市場、匡正市場。
三大傳統行業科技轉型大勢所趨 「新一代半導體」勢成本港「再工業化」新興產業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11-10
香港生產力促進局11月8日公布《香港再工業化研究》報告,集中研究香港較具潛力的三大行業:食品科技、健康科技及綠色科技。本港是否已具備發展「再工業化」的條件,有潛力「再工業化」的企業能否掌握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