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是平的》作者湯瑪士‧弗里德曼在《紐約時報》撰文,認為美國總統大選過程驚險:「要不是關鍵州份的數千張選票,這很可能成為美國最後一次選舉了。」他形容特朗普恍似開着大巴士的瘋狂司機,險些撞死自由女神。

《紐約時報》莫斯科分社社長希金斯撰文,指特朗普拒絕接受選舉結果,並試圖使投票失去合法性,遵循的是類似由獨裁者、暴君和權貴組成的「好戰者俱樂部」策略。

暢銷書《世界是平的》作者弗里德曼在《紐約時報》發表題為〈唯有真相才能拯救我們的民主〉的文章,指「說謊」是特朗普任內「最糟糕的遺產」,

林行止認為,美國新政府必會排除萬難,設法令軍火工業持續拓展,讓它不會因受疫情打擊而「沉淪」,應為民主共和兩黨的共識。

行政會議非官守成員、金管局前總裁任志剛認為美國的金融制裁有多種選項,各種對香港造成的影響都不一樣,視乎美國的政治家會否理性顧及自己的利益才行動。但這並非絕對的事,大選後有什麼蛛絲馬跡讓香港早作準備?

一場世紀疫症令欺世盜名的特朗普無所遁形,他的無知與無能「當場被抓住」。在這樣的情況下,特朗普連任無望本應順理成章。

特朗普在選舉造勢時常厚顏自比林肯及甘廼迪,正是由於潛意識裏存在強烈的自戀情結,這是我(佛洛伊德)發明的用語。誰輸誰贏也好,美國社會都需要我的精神分析和治療。

基於州票制的邏輯,特朗普既有險勝的機會,但亦有山泥傾瀉式大敗的可能(例如多過三四個搖擺州的倒戈),這是美國民主政制獨特之處,反對民主的人,大可用此來否定民主。

美國過去是憑什麼取得這麼好的成績的?美國的自由派與保守派很明顯有不同的判斷,因而造成他們有不同的路向。

美國總統大選,這不是一場選戰,而是切實的內戰。以特朗普共和黨為代表的保守主義,與奧巴馬拜登的自由主義,終於在全球化蔓延、武肺擴散、人類社會30年危機的臨界點攤牌而爆發。

有理由懷疑,螞蟻集團在數星期前,可能已經改為短時間內暫緩上市工作,直到不明朗的因素變得明朗為止。

美國總統特朗普在大選當前猛轟中國,刻意以中國議題打動選民,但《紐約時報》北京分社社長梅耶斯認為,對於北京來說,若然拜登當選美國總統,可能會為中國帶來更艱難、更複雜的挑戰。

聯合國大會成為中美兩國領導人隔空舌戰的場所。美國總統特朗普再次稱新冠病毒為「中國病毒」,指中國要為病毒大流行負責;國家主席習近平則強調人類正在同疫情進行鬥爭,各國要加強團結、同舟共濟。

距離美國總統選舉大約只有三個月,美國總統特朗普聲言若拜登勝出大選,美國人「都要學中文」。不過,他的外孫女阿拉貝拉(Arabella Kushner)幼年時就學過中文,唱中文兒歌、背古詩和《三字經》。

內地《環球時報》周日發表社評,指華府「重中國威脅」而「輕疫情威脅」的做法近乎「無厘頭」,因此美國政府當下行為邏輯「極度病態」,並指美方的對華制裁,帶有強烈競選造勢意味。

隨着美國總統大選距今不足三個月,自1984年來成功預測每一屆總統大選結果的美利堅大學政治歷史學教授李奇曼,預測今年民主黨準候選人拜登將擊敗特朗普入主白宮。

美國總統大選告一段落,特朗普爆冷當選,被視為黑天鵝。

Donald Trump 是一個很典型的生意人,他很清楚自己的形象是黨內的反精英反建制的份子。

Donald Trump 是一個很典型的生意人,他很清楚自己的形象是黨內的反精英反建制的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