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 Jul 07 2025 14:11:24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烈火戰車》——激勵人心35年

《烈火戰車》中主角 Eric Liddell 是當時英國的短跑精英,卻因為堅持信仰而拒絕在主日比賽,放棄了猶如囊中物的奧運百米短跑金牌。但他決意只為榮耀上帝而跑,重新訓練自己較弱的400米賽跑,結果不但奪得金牌,成績更打破當時的世界紀錄,震驚全球。
封面圖片:1981年奧斯卡最佳影片《烈火戰車》,Chariots of Fire(電影截圖)
 
前文提到我對1981年奧斯卡最佳影片《烈火戰車》情有獨鍾,手機鈴聲亦是電影的主題音樂 Chariots of Fire,藉此勉勵自己要像戲中主角 Eric Liddell 一樣,有堅持信念的毅力與精神。
 
Chariots of Fire 幾乎與勵志音樂劃上等號,多年來用於與運動有關的活動、電影、電視或廣告配樂多不勝數。
 
這首音樂由希臘作曲家 Vangelis 創作。當年的電影配樂主要以傳統的交響樂為主,但 Vangelis 匠心獨運,採用電子音樂撰寫此曲,更為他帶來第54屆奧斯卡最佳原創音樂獎的殊榮。
 
Chariots of Fire 曾被重新灌錄為多個不同樂器的版本,包括管弦樂、電子結他、鋼琴、長笛及爵士樂,甚至被填上歌詞,改編成歌曲 Race to the End
 
30多年來 Chariots of Fire 經常與奧運會扯上關係。BBC 轉播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及1988年漢城奧運會,都採用它作為節目的主題音樂。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男子100米決賽進行前,大會亦播出這首樂曲。2012年,以數碼技術修復的「烈火戰車」在倫敦重映,以這部激勵人心的不朽電影迎接即將開幕的倫敦奧運會,大會更將電影主題曲 Chariots of Fire 選為頒獎音樂。
 
蘋果公司於1984年推出第一代 Macintosh 個人電腦,當「教主」喬布斯(Steve Jobs)在產品發佈會上啟動 Macintosh 電腦時,現場亦徐徐播出這首音樂,惹來現場觀眾的熱烈歡呼。
 

天才音樂人憑記憶彈奏樂曲

 
Vangelis 是一位天才橫溢的音樂人,由於沒有接受過正規的樂理訓練,所以不懂得看或寫樂譜。他接受訪問時曾透露,年少時老師叫他彈奏樂曲,他會假裝看樂譜,但其實是憑記憶彈奏出來。
 
1987年,Vangelis的 Chariots of Fire 被指涉嫌抄襲另一位希臘作曲家 Logarides 的作品 City of Violets。案件聆訊時 Vangelis 又一次發揮創意,將整套電子音樂設備搬到倫敦最高法院,在法庭上向法官示範他的創作過程,最終獲法官認同 Chariots of Fire 是 Vangelis 的原創作品而被判勝訴。
 

創作靈感主要來自電影故事

 
2012年倫敦奧運前夕,Vangelis 接受英國《衛報》(The Guardian)專訪,他說創作 Chariots of Fire 的靈感主要來自電影故事本身,其餘就憑直覺(My main inspiration was the story itself, the rest I did instinctively)。
 
片中主角 Eric Liddell 是當時英國的短跑精英,卻因為堅持信仰而拒絕在主日比賽,放棄了猶如囊中物的奧運百米短跑金牌。但他決意只為榮耀上帝而跑,重新訓練自己較弱的400米賽跑,結果不但奪得金牌,成績更打破當時的世界紀錄,震驚全球。
 
Vangelis 認為 Eric Liddell 的事跡發人深省,即使付出任何代價,都不肯對自己的價值觀作出妥協,並且能勇敢地追求真理(All were men who would not compromise on their values, no matter the cost, ……. If you look for truth, you have to be courageous)。
 
原文刊於《信報》,獲作者授權發表。

張樹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