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香港的創新科技的發展迅速,特區政府的推動不遺餘力,加上中央政府的支持,允許內地的科研資金過境,香港高校的研究風氣日盛,成果也有機會商業化,發揮更大影響力。最近應香港大學陳冠華教授的邀請,參觀位於西環的香港第一家機械人餐廳,頗多驚喜。
陳教授是一位很特別的學者,2012年斥資在香港大學附近開了一家湖南菜餐館,名為書湘門第,讓內地老師與學生有機會嚐到較正宗的湖南菜,一解鄉愁。不久在灣仔開了新店,他邀請我去那裏試菜,由於食材與香料都從內地運來,確有風味,很快成為米芝蓮推薦餐廳,總店連續六年上榜,更是全球唯一米芝蓮推薦湘菜館。
陳冠華讓港大畢業生實現創業夢
陳冠華教授是港大化學系教授,但他從本科到博士都是念物理的。1986年畢業於復旦大學物理系,隨後通過中美聯合培養物理類研究生計劃(CUSPEA,李政道項目)以並列第一名的成績前往加州理工學院深造,於1992年獲得物理學博士學位。之後他加入羅徹斯特大學做博士後研究,1996年加入香港大學化學系從事科研及教學工作。2010年至2016年擔任化學系系主任,更兼任香港大學物理系榮譽教授。他專注於量子力學基本方程薛定鄂方程的精確數值求解,用於預測材料物理化學性質、設計新型光電器件。由於一系列原創性研究,2011年當選英國皇家化學會會士,2014年當選美國物理學會會士,2016年獲裘槎優秀科研者獎。
此外,為推動香港科技創業,陳教授與中國红杉資本創始人沈南鵬、香港科技大學教授及大疆科技董事長李澤湘博士聯合香港一批「超級教授」,2016年創立香港X科技創業平台,願景是鼓勵香港青年科技創新創業;助力香港和大灣區創科生態繁榮;促進香港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這個平台將組織跨境跨學科合作,以其廣泛的資源加快商業轉化,為優秀的香港科技初創項目提供孵化器。陳教授身體力行,支持年輕人創業,他的第一家機械人餐廳就是讓港大幾個喜歡研究機械人的本地畢業生實現創業的夢想。
機器人製作家鄉菜式
2019年1月底,香港第一家機械人餐廳燧記廚房(Hesita Kitchen)在香港西營盤水街開張。水街有很多港大人的美麗回憶,住宿舍的學生或學生會的活躍分子都一定去過水街宵夜吃糖水的經歷。這家餐廳店面很小,只有十來個座位,由幾位年輕人主理,仍在試業階段。機械人取放食材、炒菜、出菜及清潔,過程全自動不需人手干預。機械人由該品牌所屬公司燧氏科技(Hestia Technology Limited)自主研發。燧記廚房的策劃人是書湘門第的聯合創始人之一Rena及數位香港大學工程系畢業生,陳教授是公司董事和顧問,太太是董事長及行政總裁,已經吸引了幾個投資者。
餐廳所使用機械人全部在香港研發及製造,歷經數年開發於近期面世。顧客點單後,指令立即上傳至中央電腦,處理後以最優方案分配至各機械人。後者在合適時間以機械臂自動取出不同食材盒,將食材倒進鍋內炒製,並適時精確加入各種調味料。整個過程耗時約2至3分鐘,完成後會自動上碟及清潔炒鍋。全程自動化操作,只需廚師事前預備合適的食材及調味料。
餐廳現時主要供應中式菜品,包括宮保雞丁、黑椒牛柳、醬椒蒸豬手等各式風味小炒及蒸菜。藉助機械人的靈活性,餐牌不時更換,以此保持食客的新鮮感。菜品的素質也因為全自動化而可以保持高水準。餐廳所使用原材料均經過高標準挑選,定價比較大眾化,學生也消費得起。那天我嘗試的幾個家鄉菜式各有風味,很難想像是隔着一道玻璃的幾台機械設備炮製的。唯一要挑剔的是太多即棄餐具,不夠環保。
作為飲食業多年的從業者,Rena在之前的經營過程發現中餐館面臨諸多問題,包括人才短缺及質量不穩定等因素,她想到可以將烹飪交由自動化的機械人完成,進而將正宗中餐帶到全世界各個國家和地區。此想法與幾位港大工程系畢業生不謀而合,終於開發了機械人廚房並在香港面世。
燧記廚房的開發團隊表示,機械人只是幫助炒菜的工具,食材管理仍需廚師調校和監控。機械人並不能取代廚師,旨在減輕炒菜和拋鑊過程中造成的勞損,省卻的時間和精力可以讓他們創作和改進菜式,最終將烹飪由體力勞動的技藝變為腦力勞動的藝術。餐廳中文名中的「燧」字源自中國古代的神話傳說,即發明鑽木取火的燧人氏,而英文Hestia則是希臘神話的女灶神。創始人藉由兩個傳說中的神祇希望通過結合人手和機械,帶來中餐革命。陳教授的目標是發展中餐連鎖店,之後是瞄準全球市場,長遠更會進入家庭。他說公司業務包含食材的供應和配送,從香港出發,進軍大中華和世界,抱負不凡。
原刊於《明報月刊》,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