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2023年的《施政報告》特首李家超提出要將香港打造為國際專上教育樞紐,2014年10月22日灼見名家傳媒於中環恒生銀行總行博愛堂舉行十大校長論壇及創社開幕典禮後,香港高等教育在過去10年歷經風起雲湧,在世界高等教育舞台已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今年適逢灼見名家傳媒成立10周年,本社將於10月9日再度舉辦十大校長論壇,多位校長已同意出席擔任分享嘉賓。本社自9月23日起陸續刊出2024年參與十大校長論壇的大學校長專訪精華版,足本將於現場特刊刊出,影片亦將陸續於灼見名家YouTube頻道播出,敬希垂注。
衞炳江教授2021年2月就任香港浸會大學(浸大)校長職位之前,曾在香港理工大學(理大)服務過25年,先後擔任過不同的行政及領導職務。他接受專訪時笑言「在理大的工作經歷,好像是為當下在浸大的工作做準備。」由着重理科的香港理工大學轉任着重博雅教育的香港浸會大學,他說,「兩校着重的學科固然不同,但行政管理方面相距不遠,我在理大25年碰到過的種種問題在浸大同樣遇到。」
浸大近兩年學術架構變化頗大,例如整合電影學院、音樂學院、視覺藝術學院,成立了創意藝術學院,希望藉此發揮協同效應。「我們很強調跨學科發展,是trans-disciplinary而非inter-disciplinary,有橫向、縱向兩個維度,不同學科的principles(原理)可以重疊,但研究領域就時常演變。」比如近10年腦神經研究非常火熱,於是浸大成立生命科學成像中心,「浸大購買了一些先進的腦電圖儀等儀器,用於藝術、商科和心理學研究,將技術帶進這些學科,幫助人文領域發展。」
AI發展樂觀 輔助因材施教
這兩年人工智能(AI)成為熱門話題,也為香港的高等教育帶來挑戰與機遇,「我當學生時,人類對物理世界的認知與現在人類對物理世界的認知已大不相同。尤其是ChatGPT面世之後,世界被人工智能技術改變得又急又快,幾乎人人都已把Generative AI(生成式人工智能)掛在口邊。」衞教授認為,「目前AI的能力還有很多的不足,不過我相信再過3至5年AI的能力會變得更加厲害,應用範圍會更加廣泛。AI對傳統教學的影響更大,要比70年代計算機普及對我們的影響大得多。我相信AI一樣會對我們帶來很多的好處。AI將會取代簡單、重複性工作,讓我們可以專注於只有人類才可以的創意、創新的工作。」
「我相信AI對教育最大的益處,就是真正能夠實踐普及教育。」他提出一個不同角度的觀察,「理想的教學方法,是找出學生的錯處並提供足夠指引,讓學生找到Eureka/ Aha! moment(尤里卡效應,指突然理解一個以前無法理解的問題或概念的時刻)。我們常説的『教學』,其實應該改為『學教』,因學生想學,老師才能教導學生。前人常說學生不受教,其實可能只是學生一時不專注,或給某些東西卡住了,好的老師會引導這些學生去學習。」
「再者人是有情緒的,但AI沒有情緒,可以按照學生的學習速度教授,如果將來做到的話,就真的是有教無類了,當然這是烏托邦的想法。很多事情要從好處去看,做得好的話,AI對整體教育的幫助很大。」衞教授說。「現在的教育基本上是工業革命留下的mass production(大規模生產)做法。40、50年前,因為學位有限,能夠升讀大學的學生大都是很有drive(動力)的,但現在的學生,即使無法進入資助院校,也可以升讀私立學校,人人有書讀,但未必人人想讀書,最大的問題是如何令學生真正想去讀書,不是只為了一張文憑而入讀大學。」
結合視覺科技 說好中國故事
衞教授曾提出利用香港大專院校的科研實力,緊密聯繫內地及全球合作夥伴,在香港設立一個科技促進中外文化藝術交流研究院,他表示,國家「十四五」規劃給了香港八大中心的任務,但較少人討論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他認為,要讓外國人了解中國文化,最好的方法是將中國文化藝術視覺化,才能讓國人甚至外國人容易接觸理解。「講故事的手法是很重要,如果現在仍然用傳統方式去講故事,這一代的年輕人是不會接受的;但若結合AI和視覺效果等新技術,相信會容易接受很多。」
他舉例,「最近有位同事將香港抗日戰爭期間淪陷的歷史變成一個電子互動的地圖,深受歡迎。他最初是用傳統的方法表達,但大部分年輕人都興趣不大,所以不斷思考,嘗試用簡單、活潑的方法去表達,最終讓年輕人很感興趣。數碼就是未來,AR、VR技術會愈來愈厲害,文化也會因表達方式而改變,如果我們不擁抱數碼科技,最終只會失去年輕一代。」
成立國家研究中心 推動中醫國際化
今年兩會期間,衞校長提出成立國家中醫研究中心,希望結合國家和香港的力量,推動中醫的現代化、標準化和國際化。他表示,傳統中醫相較西醫最大問題在於「沒有一個所謂科學的統計方法,因中醫強調個人化治療,依病人體質個別施藥,醫師的用藥方法也十分個人化,在處方和藥量的增減上,不同的醫師差異有時會很大。西醫較系統化,獲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批准上市的藥品逾2萬種,但中醫藥方卻多達10萬條,兩者各有優劣之處。」
「若要讓中醫國際化,就要用世界其他地方接受的方法推動中醫研究,而香港是最適合開展這方面工作的地方。所以我提出這個方案,希望利用香港特殊的地位和先進科技,證明好的醫學沒有中西之分,中醫有助醫治和紓緩長期疾病癥狀,就像物理也沒有中西之分一樣。」同時,也建議在大灣區建立國際中醫藥研究現代研究試管中心、中醫臨床研究大灣區聯盟等機構,藉以培養擁有中西醫兩種訓練的人才。
吸引海內外人才 香港教育大有可為
香港多所院校表示有興趣在北部都會區設立新校園,對此衞校長表示,「目前浸大嚴重欠缺土地,已經窒礙了大學的發展,只要有地方即可,不一定要搬至北部都會區。若有良好的交通配套,我也願意搬遷整個校園,最好能提供5倍大的地方,希望新校園能做到4年4宿。」
對於特首欲打造香港成為國際專上教育樞紐,衞校長認為「其實香港每間大學都做得很好,教育產業大有可為,當然也要維持品質,不可以出現濫發學位等情況。八大院校的課程較傾向科技,醫學院最能吸引人才,浸大在非主流課程上做得較好,譬如電影、音樂、傳理,我們絕對可以吸引這方面的人來香港。」
因應目前世界地緣政治局勢緊張,在聘請海外人才及吸引學生方面,他認為,「或許有些人因為2019年的情況或新冠疫情而離開,但因為我們浸大並不是那麼強調技術,沒有研究晶片或量子計算等高端科技,所以請人或留人都不成問題。我反過來覺得現在國際的情況也是一個機遇,因為海外很多人都能看到,國家和香港是有很多發展機會的。」
香港浸會大學校長簡介
衞炳江教授,美國光學學會會士、香港工程師學會資深會員、國際電機與電子工程師學會會士及香港工程科學院院士,同年並獲國家科學技術部批准,獲選加入《國家科技計劃專家庫》。2022 年獲特區政府委任為太平紳士,2023年出任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四屆全國委員會委員。
衞教授在香港大學取得理學士學位,並於美國馬里蘭大學取得碩士及博士學位。曾於馬里蘭大學從事光纖通訊研究工作,並歷任美國科學應用國際公司物理研究員,以及香港理工大學系主任、工程學院院長、協理副校長、副校長(科研發展)、常務及學務副校長兼光通訊講座教授。
衞教授是光纖通訊研究的傑出學者,推展多項具影響力研究,致力開拓創新科技,推動研究的轉化應用。曾帶領理大與國際知名夥伴合作推行海外及國家高鐵項目、月球和火星探索,及與波音公司聯合設立航空服務研究中心,進一步發展香港作為世界級飛機維修工程樞紐。亦與英國皇家藝術學院合作,在香港成立人工智能設計實驗室。出任浸大校長後大力促進藝術科技的發展,其中一個項目獲特區政府創新科技署「創新及科技支援計劃」撥款支持,成為該計劃歷來最大資助金額的藝術科技項目,致力推動香港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
十大校長專訪系列之五
延伸閱讀:
打造恒大成為最佳博雅+專業大學──專訪香港恒生大學何順文校長(十大校長專訪系列之一)
推動職專教育聯盟 助力應用科學發展──專訪香港都會大學林群聲校長(十大校長專訪系列之二)
優秀師資培訓基地 發揮香港教育特色──專訪香港教育大學李子建校長(十大校長專訪系列之三)
博雅教育需與時俱進新舊融合──專訪嶺南大學秦泗釗校長(十大校長專訪系列之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