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譜,意指記載家族世系及相關重要事跡之文獻,乃是中國特有的文化遺產。歷經數千年的歷史變遷,大中華地區現時僅有新界一地具備1000年以上不間斷的宗法制度發展史。因此,新界族譜可謂是珍貴的文化瑰寶。透過研究新界族譜的發展史,能夠對於過往的宗族社會有更深入的了解,更能進一步認識到香港傳統新界村落的發展足跡。那麼,到底族譜起源於何時?新界族譜在現代又面臨着什麼社會發展的衝擊與變遷呢?
源遠流長的歷史發展脈絡
早前,國史教育中心舉辦了「新界族譜的歷史意義與其現代應用」講座,邀請了嶺南大學協理副校長(學術及對外關係)、該校香港華南及歷史研究部主任劉智鵬教授擔任主講嘉賓,透過Zoom視訊向大家介紹新界族譜的歷史發展與意義,以及新界族譜在現代社會的體現與應用。
族譜的淵源最早可遠溯至商朝,至西周時代開始盛行,並逐漸成為宗法制度中不可或缺的其中一個元素。劉教授指出,宗法制度並非只是歷史,在現代社會同樣亦可尋得其蹤跡,只不過是存在的形式有所轉變。更指出現時宗法制度的體現是族譜及族譜背後所牽涉的宗族,例如新界族譜便是宗法制度的「現代版本」。魏晉南北朝時期,由於階級社會對譜牒的依賴與重視,族譜不但成為了世祖門第的憑證,更成為了朝廷選仕時的重要依據。直至隋唐,上層貴族仍相當推崇譜牒,因而無論官方或是私人皆形成了一股修族譜的風氣。明清時代的階級社會觀念已不如以往森嚴,然而由於宗族觀念仍相當濃厚,因此譜牒風氣依然大盛。民國時期的族譜體例大體上與明清相差無幾,只是大多轉為印刷。1960年代中國的「破四舊」運動是整個族譜發展史的轉捩點,由於族譜屬於當時的「四舊」之列,因此成千上萬的族譜被毀。他指出,族譜的大量銷毀對中國的宗族文化傳承造成了不可逆轉的影響,因為族譜的凋零,意味着宗族社會的逐漸衰落。
增光宗族 同姓顯貴編入家譜
在講座中,劉教授介紹族譜的主要功能是為宗族服務,亦是宗族的重要身份信息。對內,族譜能夠起到強調尊祖敬宗、勤儉治家、立品好學等道德價值的作用,成為對宗族子弟具有教育意義的信息庫;對外,族譜則能夠藉此展示高門大族的家風,從而提升社會地位。明代以來,修譜開始重視姓族源流,崇尙追尋遠代世系,因此族譜開始普遍出現攀援附會的敘述,譬如部分宗族為了家世增光,將沒有親緣關係的顯貴同姓家族編入自家族譜。然而儘管如此,由於傳統族譜有「同祖同族、同根同源、同譜同牒」的特點,因此仍有一定的客觀性及真確性。
與此同時,在男尊女卑的社會氛圍下,傳統族譜會詳細記載全族男子的譜名、名諱、字號、生辰八字、卒年、事業等,而女性則不能以個人身份族譜之中,只有族人的妻室能以姓氏載入族譜。對此,劉教授表示,新時代的族譜大多已不再採用這種做法,女性族人皆可載入族譜之中,同時族人的妻室亦能以全名記載在族譜之上,「族譜包含一些對應時代的訊息」。
往事越千年 大中華地區文化瑰寶
劉智鵬教授認為,新界是中國傳統宗族社會的最佳展示。因為1949年的土地改革改變了中國的社會面貌,即使現時中國南方仍可尋得些許宗族的痕跡,但絕大多數宗族卻已不復存在。因此,在當代大中華地區中,只有新界具備一千年以上綿延不斷的中國宗族發展歷史,而且正在面對社會發展的自然衝擊而進入新的發展階段。所以他認為,研究新界族譜不但有助認識中國傳統宗族社會的歷史,同時也能夠幫助認識新界村落的姓氏歷史,了解新界村落在香港或鄰近地區的源流與歷史足跡,對香港史的建構大有裨益。
香港的族譜研究資料庫正在逐步完善中,目前僅香港大學馮平山圖書館便有藏有400餘種族譜,當中廣東及香港新界各族姓者佔大半。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於2008年啟動「香港的足印:香港原居民姓氏族譜」計劃,收集中國及香港過百份族譜。而嶺南大學也於兩年前啟動「新界族譜」計劃,目的在於分階段分地域地收集新界族譜,同時整理新界族譜的發布及收藏狀況。未來,香港族譜研究資料庫仍會進一步完善,為研究廣東及香港史的人士提供更豐富的資料。
新界族譜記載史事 管窺香港歷史發展
講座中,劉智鵬教授展示並講解了一些新界族譜的部分內容,並舉例介紹了新界的傳統村落之一──屯門陶氏。屯門陶氏為屯門一大氏族,但並不位於新界五大氏族之列。據族譜所載,陶氏宗族屬於東晉着名詩人陶淵明後人,屯門陶氏一世祖陶文質於宋末元初來到香港,最後定居於屯門,距今約700年。由陶氏家族的族譜之中可窺見香港史發展的軌跡,當中亦記載了一些香港重要的歷史事件及時刻,例如遷界令。清朝政府為打壓明朝遺臣鄭成功在台灣的明鄭王朝,下令斷絕中國大陸沿海居民對其接濟,要求浙江至廣東沿海居民遷入內地,直到康熙八年(1669)復界後居民才得以陸續遷回。陶氏族譜中清晰記載了清初遷界令對屯門陶氏的影響,反映當時的遷界令使沿海居民的日常生活難以為繼。
除了政治大事外,從族譜中同樣能看到屯門陶氏的經濟情況,當中記載陶氏擁有屯門的鹽田,並種蔗製煉蔗糖。同時,裏面也記載到屯門陶氏以蔗糖與錦田鄧族鬥富的故事:「農業最盛時期,陶族與錦田鄧族預備比身家,陶族屯谷公以蔗糖五缸一棟,由屯門排至錦田,鄧族鄧連光,以白銀五元一同,由錦田排至屯門,此事係舊族相傳,成為佳話。」(屯門陶氏家譜)故從中可見蔗糖及鹽對於屯門陶族建立經濟力量的重要性。
電子族譜方興未艾 省人力續修更方便
近年來由於科技的進步,傳統族譜的面貌、形式與功能上皆出現了一定的轉變。劉教授表示,新興起的電子族譜便在載體上改變了傳統族譜的面貌,同時亦在相當程度上改變了族譜的功能。例如,過往傳統修譜動輒便會耗費大量人力物力,而電子族譜的續修則相對較為便捷。與此同時,新界族譜隨着時代的變遷,也開始出現了新的現代用途,譬如作為丁權的明證。香港自上世紀七十年代開始推行「新界小型屋宇政策」(丁屋政策),容許香港新界原居民的男性後人在私人土地興建房屋,族譜則是該政策的重要依據之一,也是證明「丁權」的重要身份證據。
由此可見,歷經上千年的變遷,新界族譜與新界傳統村落文化仍得以保存,乃是香港以至於整個大中華地區的幸事。未來,當針對新界族譜的研究及資料庫逐步完善後,相信能更好展現出過往宗法社會的面貌,建構出更為全面的香港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