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學校友會聯會主辦 《摯愛》(My Love)舞台劇即將舉行環球巡演,向來以執導電影見稱的冼杞然擔任總導演一職,他笑言自己本已準備退休,但母校打一通電話來讓他幫手,作為中大校友有情懷,自然義不容辭。
《摯愛》的劇本改編自中大校友梁鳯儀博士撰寫的同名小說《摯愛》,講述一段纏綿緋惻的愛情及刀光劍影的金融故事,表達香港及中大人永不言倦的奮鬥精神。
那麼,何謂「中大人精神」?冼杞然說一時之間也很難道出,他與原創編劇、總策劃梁鳳儀博士在溫哥華家中工作,常常會談到凌晨兩三點,花時間和心機過程中一起不斷摸索什麼是中大精神,最後有了答案。
《摯愛》宣傳短片:https://bit.ly/2zuN8gh
在他看來,中大的校訓及校徽正正體現了中大人精神。「校訓是博文約禮」,他徐徐解釋,「我不是文學出身,不打算查證文字的來源」,而按他的理解,「博文」指的是中大人在大學裏所學到的知識,但不可以忽視「約禮」,用社會學的說法就是norm(規範),「約禮」提供了中大人一種生活方式的指示──是一種文化,互相尊重的價值觀,「文化優化我們的生活」,讓我們成為「完整的人」。而中大校徽中的鳳凰代表了浴火重生,重生後能量更好,象徵中大人面對香港風風雨雨所展現的生命力。
獨當一面 擦出火花
他說與梁鳳儀博士並不是第一次合作了。「我在大一那年,曾經做過一個話劇《專程拜訪》,梁博士和殷巧兒是該劇的AB角。算是三十多年前合作過了。」三十年後再會,梁鳳儀博士創作的《摯愛》以香港作為背景,描述中大人作為香港的知識分子,面對各種風風雨雨仍能屹立不倒,冼導演直言是「40年影視製作生涯裏難得一遇的好劇本」。
他說這次全球巡迴演出,既代表中文大學,也代表香港,劇本自然不能馬虎。剛開始時,梁鳳儀尚未定劇本,本來是想寫國內情況,但經商討後,不斷修改劇本,劇本猶如鳳凰般不斷變化。「梁鳳儀博士很謙厚,思想開放,聽取我們意見後不斷豐富內容及修訂」,兩人都是獨當一面的人物,在藝術上各有建機,這次合作,會否有爭拗?冼杞然謙稱自己談不上「藝術家」,但從事四十多年藝術的工作,對藝術有一定想法,坦言「有火花是必然的」,他會以自己的知識、經驗、藝術觸覺,演繹好這個劇本。「所謂劇本,乃是一劇之本,這次《摯愛》並不是冼杞然的作品,開宗明義是中文大學和梁博士的作品」,他斬釘截鐵地說,不過面對必然的火花,他們訂下界線:由監製陳健彬先生拍板最終決定。
導新手演出 任重道遠
劇本以外,演員也是挑戰。冼杞然直言當中不乏戲劇新手,幾十多名演劇初歌站在台上演出,對他而言是既是任重道遠、也頗有壓力;加上劇中除了有很多校友出演,還邀請了四位校長在嘉賓場演出。門票7月10日正式開售,7月7日才第一次正式排練,壓力之大可想而知。
導演要發掘到演員潛力,他坦言這次的表演是注重「多點中大人參與」,雖然不是要做到十分專業,但也重視演出的水準,確保是「好睇」、是具可觀性(showmanship),同時亦透過舞台劇發揮中大人的參與精神。「畢竟很少大學會弄這麼大的一齣戲。」
不同年代、各行各業的中大校友難得聚頭,想必相當有趣。冼杞然聽後哈哈大笑,說與其說一起工作,倒不如說是一起「懷舊」。他憶述遇到了一位舊人,剛重逢時記不起來,但覺得眼熟,兩人才聊起曾經一起在菲律賓馬尼拉街頭喝啤酒。
社會學視野 審視劇本
冼杞然1975年畢業於中大社會學系,在學期間創辦中大劇社及編導《日出日落》、《尋》等舞台劇。冼杞然自豪地道,當天自己是第一屆中大劇社主席,為中大贏很多獎項。主修社會學,與電影、戲劇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細問之下,原來息息相關。
「讀社會學能融合不同視角、豐富人生,當年我師從李沛良、吳伯弢,讀方法學(methodology),這門學問讓人學會從不同角度思考、剖析問題。社會學的訓練影響了我整個事業與人生。」他續道,「我當年最喜歡做研究(research),從事導演事業四十年來,還是用這一套方法論工作。儘管社會日新月異地變化,掌握這門學問,幫助人分析問題、發掘問題,如何應用知道。看劇本的時候,運用批判性思考去看待戲劇結構,必有斬獲。」
師從戲劇大師鍾景輝
冼杞然過去雖說專注影視製作,但也曾與香港話劇團合作,導過《鄭和與成祖》,有一定的經驗。不說不知,原來他師承戲劇界殿堂級人物鍾景輝,中大讀書時期,當過鍾景輝的助理;也經他推薦,幫TVB寫劇本,鍾景輝不只是負責《摯愛》演員遴選工作,其實還是這齣舞台劇的「藝術總指導」。
遴選消息一出,許多校友都主動表示感興趣,雖然當中具經驗者寡,其中有不少從未見過的校友,當中也有未做過話劇的。有些是校友的子女,不在中大念書或工作,但都有興趣參與。King Sir擔任遴選演員委員會主席,冼杞然憶述在遴選當天,很多不同校友參與,有人專程駕車、乘坐長途飛機前來溫哥華,反應極為踴躍。也體現了中大精神。「話劇將許多人聚在一起」,冼杞然笑言已達到目的。
在策劃整個舞台劇過程中,冼杞然目睹中大人的合作和團結,尤其整個舞台劇得到校友、校長、校董的支持,表演首日有四位校長(段崇智、沈祖堯、劉遵義、李國章)一起唱歌,「中大人傳遞一種正能量的精神,舞台劇是對中大精神的一種肯定」。據他印象,這是在全香港,甚至全世界從未做過的。「當中既達到傳承,又為社會貢獻正面力量,是一件有意義之事,精神值得支持。」
全球巡迴表演 中大人齊參與
《摯愛》舞台劇將作環球巡迴演出,今年8月31日至9月2日先在香港演出3場,分別為一場嘉賓場及兩場公開場。香港首演嘉賓場中,中大校董、四屆校長、教職員、校友、學生皆有份參與演出。其後,《摯愛》團隊更會在溫哥華、北京、深圳及倫敦展開演出。相信演出當天,台前幕後以及台下觀眾都會為中大人,為香港人的奮鬥精神喝采。
冼杞然簡介
1951年於澳門出生。1968年畢業於慈幼英文學校中學,其後就讀於香港浸會學院(現易名為香港浸會大學)。1975年在香港中文大學社會系畢業,在學期間創辦中大劇社及編導《日出日落》、《尋》等舞台劇,並為電視台編劇。畢業後加入無綫電視及香港電台,出任節目總監及編導。
他在1979年執導第一部電影《冤家》,為當時新浪潮導演之一。作品《又見冤家》獲提名1985年第二十二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原著劇本。
2004年冼杞然出任北京星美傳媒集團副總裁,並兼任香港總裁、《成報》執行董事及陽光衛視行政總裁。其後在國內成立創作工作室,先後完成《西施》、《年龍傳說》、《鄭和與成祖》、《笑傲江湖》、《創始皇帝》及《李小龍》等劇本。冼杞然於2005年為香港話劇團執導舞台劇《鄭和與成祖》、2006及2007年為香港舞蹈團執導舞劇《笑傲江湖》、2008年為真証傳播監製音樂劇《燃燒國度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