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 Jan 03 2025 23:59:59

免費早餐

我們負擔不起漠視成本效益的衛生政策
作者:徐家健2025-07-08
政府增加煙稅,又全面禁止電子煙及另類吸煙產品的進口轉口,帶來數千萬至數億港元的收入損失。無奈再無奈,香港每年還有幾多個十億去蝕?
當才子不是好投資
作者:徐家健2025-07-05
半個世紀過後,香港再培養不出新四大才子,可以怪誰?從市場角度看,我們要問這是供應、還是需求問題?
六十而耳順?
作者:陳家偉2025-06-30
「六十而耳順」不易解,我曾看過不少古今的注疏,或問過幾位前輩,都得不到理想的答案。我覺得,人到60歲,性格上應愈來愈頑固和執着。
從香巴拉到AI佛陀
作者:徐家健2025-06-29
《尋夫記》,其實是尋找世俗諦中的自我認知,這是一個女性自我發現的故事。
占美的抉擇 小寶的神功
作者:徐家健2025-06-22
蘇菲的抉擇(Sophie's Choice)比喻任何需要在兩個同樣不理想、或同樣理想的選項之間抉擇的情況,且沒有明顯的最佳結果。
給任爸爸的信
作者:徐家健2025-06-15
電影《慧童》裏,慧童的丈夫是個怎樣的爸爸?
北上加油的競爭含意
作者:徐家健2025-06-08
隨着港車北上在過去兩年愈來愈普及,北上時帶動的消費還可能有北上加油,令香港油公司面對前所未有的競爭。
兩個離苦失樂之謎
作者:徐家健2025-06-01
快樂,佛教的出世間法,有所謂的「離苦得樂」。我們從對談中,探討兩個離苦卻失樂之謎,答案應該比沒有心力的人工智能提出的更有啟發性。
治癌神器 發揮千萬醫療經濟
作者:徐家健2025-05-25
立法會議員對「治癌神器」被閒置及轉至私營醫院而感到不解。醫務衛生局長盧寵茂對新醫療科技在公營醫療系統的運用上取保守態度,或有加快新醫療科技轉至私營醫院發展醫療經濟的意想不到效果。
大想頭?中美第二階段經貿協議的關鍵
作者:徐家健2025-05-18
美中貿易戰第一階段協議雖達成,但執行成效不彰。新一輪談判重點在於,美方應明確目標,而非好高騖遠,才能達成有效協議。
市場無因果?當印度文化部煞停香港蘇富比
作者:徐家健2025-05-11
佛教人士與其只批評買賣這批釋迦牟尼遺骨合葬的聖物是「有辱佛陀」,不如先解釋凡夫在一切皆空的世界應如何看待這批非「聖人遺體」的身外之物。
反關稅聯署信發起人:投資要趁早
作者:徐家健2025-05-03
兒童教育的真正價值在於建立關係,而不僅是傳授知識。而健康的關係建立,對參與者在教育、就業、健康和減少犯罪等方面都有長期效益。
人工智能答得蠢的小學生問題
作者:徐家健2025-04-27
踏進人工智能新世代,問題比答案重要。孩子們試想想,假如第一家提供網約共乘服務的企業百分百地遵循規則和法規,今天網約共乘服務的發展會是怎樣?
別讓特朗普跑了
作者:徐家健2025-04-13
假如特朗普家族有興趣參與港澳博彩業,情況就如美烏簽訂礦產協議提供了誘因,促使特朗普家族從商業角度出發,放棄針對港澳的投資環境。
蓋茨錯了 人工智能不會取代教師
作者:徐家健2025-04-06
除非未來10年人工智能將比人類更可靠更有感染力,否則AI不會取代教師成為灌輸意識形態的政治工具。
愛國投資有愛有好報
作者:徐家健2025-03-30
探索最佳工作定義:致富?滿足感?熱情?本文對比AI與作者觀點,以經濟學「效用極大化」及「分離定理」剖析「賺到盡」思維,並探討熱情、愛國等非金錢因素如何影響職涯選擇。
啟德被揼波鐘的深層次矛盾
作者:徐家健2025-03-23
啟德體育園的「趕客風波」揭示承辦商KTSPL與營運商ASM Global權責不清。政府雖有監察KTSPL表現的機制,但缺乏直接追究ASM Global的途徑。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回應此事,僅強調觀察及行動,未能釋除公眾疑慮。
中美關稅戰背後的鴉片戰爭
作者:徐家健2025-03-16
芬太尼貿易因中美關稅戰再次引起關注。針對芬太尼危機的歷史源頭,進一步收緊奧施康定等處方止痛藥的監管有其合理性,但不能視為萬能解藥。美國需打破非法芬太尼的供應鏈,並從根本上降低毒品需求。
從清潔租賃車到美烏礦產協議
作者:徐家健2025-03-07
AI聊天機器人不會告訴你,讀新聞的時事評論KOL更不會明白,只要產權清楚界定,導致租值消散的戰爭是可以避免的。寧為玉碎,以國家利益換取和平穩定,未必是每個烏克蘭人都願見的。
特區政府瘦身要靠港版DOGE?
作者:徐家健2025-02-28
審計署主導全面檢視政府效率,刻不容緩!財赤嚴峻,預算案挨批,學者指違《基本法》量入為出原則。瘦身政府,港版DOGE難產,利益衝突難解。開源節流,規範博彩可行。社福開支飆升才是結構性問題,醫療行政人員增長驚人。
適應極端天氣  城市要抗老化
作者:徐家健2025-02-23
極端天氣頻繁,城市抗老化刻不容緩。香港面對氣候災害,應以「適應」策略為重,並以去中心化的市場投資策略,強化城市。
不斷上升的美債利息支出
作者:曾國平2025-02-16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冀望透過解除監管和預算案降低長期利率,而非干預聯準會控制的短期利率,目標是降低10年期國債利率。CNN卻以聳動標題誤導讀者,突顯其經營困境。然而,美國政府支出高企,尤其利息支出占比攀升,才是真正隱憂,而特朗普的政策能否有效控制支出,仍待觀察。
DeepSeek「股災」?
作者:梁天卓2025-02-09
DeepSeek推出,科技股卻下跌,反映市場對新技術的短期不確定性。DeepSeek旨在降低AI應用成本,長遠利好AI驅動型企業,如同Palantir的成功案例。DeepSeek降低技術門檻,為產業帶來新機遇,使AI企業更具競爭力。
執着的成本
作者:梁天卓2025-01-26
戰術靈活性的哲學不僅適用於足球,也同樣適用於生活中的各個層面。無論是職場、學術還是日常生活,過於堅持某一種方式,往往會陷入僵局。反之,當我們能根據情況調整策略,甚至暫時採用「相反的做法」,往往能打破困局,找到新的機會。
行政膨脹與服務質素
作者:梁天卓2025-01-19
大學和政府機構一樣,在沒有市場的競爭壓力下經常有「向上管理」的傾向,亦即行政決策者更關注內部利益分配,而非長期效率提升。
退休基金投資加密貨幣?
作者:曾國平2025-01-12
美國退休金投資加密貨幣的現況複雜。勞工部對界定供款退休金投資加密貨幣發出警告,阻礙其發展。界定利益退休金則較少監管,更早少量涉足加密貨幣。未來監管若放寬,龐大資金或將湧入加密貨幣市場,帶來巨大影響。
尿片搣正貨貼紙之謎
作者:曾國平2025-01-05
藥房尿片「搣貼紙」減價之謎?藥房憑貼紙向供應商換錢,正貨減價吸引顧客,同時或可杜絕水貨,保障供應商利益。機制成效及市場影響如何,仍待行內人解答。
YouTuber廣告過剩的經濟邏輯
作者:梁天卓2024-12-29
大網紅依靠規模效應獲益,但過多廣告帶來粉絲信任度下降的風險。微型網紅憑藉真實性和高參與度,在市場中逐漸崛起。
一簽多行鼓勵南下消費
作者:徐家健2024-12-22
北上消費成風,中港兩地價格嚴重脫節當然是主因,港人北上愈來愈方便亦起一定作用。一國兩制下,法治制度和金融制度是兩制最重要的體現。人才和資金往來,一國之內是交易費用是愈低愈好的。
平權政策弄巧成拙
作者:梁天卓2024-12-15
未來的政策應該更多關注教育資源的均等化,從源頭上改變少數族裔面臨的挑戰,而非單純地以優惠方式試圖彌補結果的不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