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 Jan 03 2025 23:59:59

陳家偉

新界婦孺會梁省德學校校長。陳校長深信卓越的教育可以成就每一個孩子,每一位孩子都有自己成長的天空和人生的舞台。陳博士為資深教育行政人員,曾任優才(楊殷有娣)書院小學部校長,德萃教育機搆幼、小、中教育總監專責全人發展。他對資優教育、品德教育、中國文化及照顧學習差異有豐富的經驗。不單樂於學習,不斷進修,更筆耕不輟,先後出版各類書籍共12種,也在不同媒體發表專欄文章及主持文教節目。

蘇軾和辛棄疾的代表作
作者:陳家偉2024-10-11
宋詞應始於隋唐,發展於晚唐和五代,盛於兩宋。隋唐時期,西域的音樂和中原的民間音樂匯合,形成了「燕樂」。最初是民間創作,後來文人也加入,形成一種新詩體,並漸漸踏進文學的殿堂。
我的母校
作者:陳家偉2024-10-06
東華是個大家庭,香港的大型辦學機構。這幾十年來的畢業生已超過10萬計,東華畢業生已遍布香港而至全世界。
鬧市中的洞天福地──黃大仙
作者:陳家偉2024-10-01
赤松子黃大仙,這位深受香港人熟悉與敬仰的神祇,不僅是東晉時期的歷史人物,更是香港文化的重要象徵。隨着黃大仙信仰的擴展,該區已發展成為一個人口稠密的社區,並以其獨特的文化魅力吸引了大量內地遊客。
中國的親善大使
作者:陳家偉2024-09-26
由大熊貓安安、佳佳開始,香港一直擁有熊貓,現在更有熊貓家族,和新熊貓移居,可謂添福添樂呢!
珍惜太平,遠離戰爭
作者:陳家偉2024-09-23
九一八事變、14年抗戰、香港淪陷,並不是太久之前發生的事。中國在苦難中挺得過,也變得更堅強。只有民族強大,國強才可以民安。
由唐至清最值得讀的詩
作者:陳家偉2024-09-18
詩言志、詩言情、詩說理,懂得欣賞詩是一件賞心樂事,能背一首半首詩更可樂在其中,選一兩句名句為座右銘更能指導人生,大家又豈能不愛詩?
STEAM教育,從西瓜波說起
作者:陳家偉2024-09-13
西瓜波的名字來自於它的招牌顏色,紅白相間,但許多人都會問,為什麼不是純色的,為什麼是紅和白,不是綠和黑呢?
《柏克萊的日子》──蕩氣迴腸的故事
作者:陳家偉2024-09-10
《柏克萊的日子》這劇不單是一個為了理想而私奔的愛情故事,而是一個大時代的寫照。
《柏克萊的日子》──蕩氣迴腸的故事
作者:陳家偉2024-09-10
《柏克萊的日子》這劇不單是一個為了理想而私奔的愛情故事,而是一個大時代的寫照。
己欲達而達人
作者:陳家偉2024-09-07
孔憲中教授的簡介寫「少時道在耶穌,中年心重西方哲學,晚年則嚮往孔丘」。孔教授的專長是數學、物理、邏輯、哲學,但終極回歸東方的儒家思想。現在的他,人生走了80多歲月,並決定要以復興中華傳統文化為職志!
以推廣《論語》為己任
作者:陳家偉2024-09-04
不同年紀的學生都有能力看懂《論語》,也會有不同的感悟!大道至簡,正是《論語》的魅力所在!
穿越堅離地教育
作者:陳家偉2024-09-01
願將會有更多不計較名利得失的教育工作者接張勇邦校長的捧,薪火相傳,發熱發光。
Excellence, Respect, Friendship
作者:陳家偉2024-08-26
何詩蓓確能做到運動員的最高境界,即享受過程、感謝對手和勝不驕、敗不餒的體育精神。其實無論獲獎或今屆未能獲奬的運動員,都很值得同學們學習!
管領之難 在於修己
作者:陳家偉2024-08-15
無論是古代或現代,管理不能只靠制度、利益、手段、武力……管領之難,在於修己,先能以身作則,才能以德服人。
元代有個趙孟頫
作者:陳家偉2024-04-22
有元一代,政治可謂乏善足陳。幸有元朝也有趙孟頫,成為一朝藝術的代表。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作者:陳家偉2024-04-15
《詩經》是儒學核心,故其第一篇必定是開宗明義,至為重要!孔子選了〈關雎〉,自有其原因!
八大山人的無奈
作者:陳家偉2024-04-08
八大山人和石濤都影響深遠,對清代、民國以至當代的畫壇都有一定程度的貢獻!
魯迅的家學淵源
作者:陳家偉2024-04-01
魯迅的國學根基深厚,除著力唐詩外,還讀《詩經》、《楚辭》、陶潛等詩。祖父算很開通,鼓勵孫輩看小說,魯迅愛讀《西遊記》、《聊齋誌異》、《儒林外史》等。
談寬恕
作者:陳家偉2024-03-25
耶穌教我們要愛你們的敵人。另外,要我們多寬恕別人,不單七次,而是七個七次,總是願意給得罪或冒犯了我們的人機會。但有時,耶穌之教實在太偉大了,「以愛報怨」確是難說更難行的。
小豬的智慧
作者:陳家偉2024-03-18
小豬雖然像笨像蠢,很是聰明的動物。大笨豬和大笨象都是誤導的,牠們都不笨,另外,老鼠和老虎也不一定是老呢!
誰是江南第一才子?
作者:陳家偉2024-03-11
我從事資優教育20多年,喜歡閱讀偉人的故事,天才、神童、多才多藝的藝術家最吸引我呢!
只羨鴛鴦不羨仙的誤導
作者:陳家偉2024-03-04
中國的騷人墨客、文人雅士都不是主修生物科,他們一句「只羨鴛鴦不羨仙」,可謂誤導了世人千多年,皆因他們錯認了鴛鴦的關係。
「夕陽無限好」與「此情可待成追憶」
作者:陳家偉2024-02-26
盛唐有李白,晚唐有李商隱,二李的風格大異,李白豪放,商隱沉鬱,不就正是唐朝不同時期的寫照嗎?
投桃報李迎新春
作者:陳家偉2024-02-19
生命是共同體,人類命運也是共同體,為師或從政,也要懂得投桃報李和擇善而行呢!
十二生肖點解無貓?
作者:陳家偉2024-02-14
十二生肖中,有馬、有狗、有兔,為什麼沒有貓呢?
談麒麟 說孔子
作者:陳家偉2024-02-05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魯國雖不及齊國強,但出了一位大聖人,「巍巍乎」、「盪盪乎」的,大哉孔子!他就是人中的麒麟, 孔夫子體現了仁獸的能力, 以天下為己任!
港島四環知多少
作者:陳家偉2024-01-29
19世紀中葉,香港正式開埠,開展了貨品的進出口、貨倉物流、商業賣買。香港島初期曾被劃分為四環,即上環、中環、下環(現在的灣仔)和西環。
再說王維
作者:陳家偉2024-01-22
筆者相信有不少成人和學生,都學習過或懂得背誦一首王維的詩,王維才華洋溢,甚至和同期的孟浩然合稱「王孟」,孟浩然的《春曉》,可謂人皆盡曉!大家又覺得哪首詩是王維的代表作呢?
何紫的灣仔情懷
作者:陳家偉2024-01-15
何紫生於憂患的歲月,生活匱乏,戰時要吃麵包碎和稀奶水來維持生活。戰後的香港百廢待興,很多人三餐不繼,溫飽不易。但何紫沒怨天尤人,樂天知命,更樂在其中,成了「野孩子」。
鼎鼎大名的王羲之竟輸了給王維!
作者:陳家偉2024-01-08
雖然王維有「詩佛」的雅號,但詩壇的地位和成就遠遠未及「詩仙」李白和「詩聖」杜甫二人。今次勝出,實在是可吐氣揚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