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 May 18 2025 15:56:16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習近平首論新型政商關係

北京經濟界人士指出,最值得注視的是,習近平特別突出強調依法重整政商關係。
中國改革開放以來,在高層鼓勵、支持和引導的大政方針下,非公有制經濟亦即民營經濟得到空前發展,對國家和社會方面作出重大貢獻,有些民營企業家還登上國際富豪榜。
 
但有些地方在政策執行中存在「玻璃門」、 「彈簧門」和「旋轉門」等現象,令一些民營企業家受到市場冰山、融資高山、轉型火山這「三座大山」的壓力;加以十八大以來,高層高壓反腐,上百名省部級或以上高官落馬,一個個官商勾結、利益輸送的堡壘土崩瓦解,曾獲權力庇護的商界大佬、民營老闆轟然倒下,為曾震驚中南海的權錢交易的政商關係畫上句號,但都使社會尤其民營企業擔心高層對非公有制經濟的政策有變。
 
在這種背景下,中共總書記習近平3月4日在全國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民建、工商聯界委員聯組討論會上發表講話,首次專門系統地、全面地闡述執政黨和國家對非公有制經濟的方針、政策,提出許多新觀點、新論斷,首次以「親」、「清」二字界定新型政商關係,為民營企業指明了依法經營的發展正道。
 
北京經濟界人士指出,習近平講話,回應社會的重大關切,重申執政黨對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一貫立場,有助於推動民營企業在新常態下實現新作為。
 

三個沒變 定心之丸

 
習近平在闡述對非公有制經濟的立場時,明示「實行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並鄭重重申,非公有制經濟在中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沒有變,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方針政策沒有變,致力於為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營造良好環境和提供更多機會的方針和政策沒有變。
 
事實上,在高層大政方針指引下,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目前,中國非公經濟數量已佔市場主體總數的90%以上,並創造超過60%的國內生產總值、超過80%的社會就業、超過65%的固定資產投資、超過67%的對外直接投資。面對如此驕人成績,沒有任何理由改變現行政策。要把經濟社會發展搞上去,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更須支持非公有制經濟發展。
 
正如習近平所說:「任何想把公有制經濟否定掉或者想把非公有制經濟否定掉的觀點,都是不符合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都是不符合中國改革發展要求的,因此也都是錯誤的。」習近平擲地有聲的「三個沒有變」的政策訊號,給了非公有制經濟人士一顆定心丸。
 
北京經濟界人士指出,在「十三五」時期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下,「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三大戰略,以及「十三五規劃」提出的50項重大舉措和300多項具體措施,都為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提供重大機遇,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空間廣闊。
 

五大部署 破三大山

 
十八大以來,新高層進一步提出支持非公有制經濟發展,保證各種所有制經濟依法平等受到法律保護;目前,中國已經形成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政策體系,但由於種種原因,政策落實還存在一些問題,主要是:
 
一、市場准入限制仍然較多;
二、政策執行中的「玻璃門」、「彈簧門」、「旋轉門」現象大量存在,一些政府部門為民營企業辦事效率仍然不高;
三、民營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小微企業融資渠道狹窄,民營企業資金鏈緊張等等。
 
對此,有的民營企業家形容民企發展遇到「三座大山」:市場的冰山、融資的高山、轉型的火山。
 
出乎意料的是,對民營企業遇到的「三座大山」, 習近平不僅敢於正視,還提出要求,更進行針對性的部署:一是健全完善金融體系,為中小企業融資提供可靠、高效、便捷的服務;二是開放市場准入,凡是法律法規未明確禁入的行業和領域都應鼓勵民間資本進入,凡是已向外資開放的領域都應向國內民間資本開放;三是加快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為民營企業自主創新提供技術支持;四是引導民企利用產權市場組合民間資本,開展跨行業兼併重組,培育一批特色突出、市場競爭力強的大企業集團;五是進一步精簡涉及民間投資管理的行政審批事項和涉企收費,降低企業成本。
 
北京經濟界人士指出,習近平為民企解憂排難的五大部署,令民企感受到高層支持民營經濟的真誠實意,無疑將激勵民營經濟更好發揮作用。
 

政商親清 關係重整

 
高層高壓反腐,打擊官商勾結,廣受讚賞,但如何重塑政商關係,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呢?習近平首次提出新型政商關係應該是「親」、「清」兩個字。
 
習近平釋道:對領導幹部而言,所謂『親』,就是同民營企業接觸,交往要坦蕩真誠,積極作為、靠前服務,多關心、多談心、多引導,真實支持民營經濟發展;所謂『清』,就是同民營企業家的關係要清白、純潔,不能有貪心私心,不能以權謀私,不能搞權錢交易。
 
對民營企業家而言,所謂「親」,就是要積極主動同各級黨委和政府部門多溝通、多交流、講真話、說實情、建諍言,滿腔熱情支持地方發展。所謂「清」,就是要潔身自好、走正道,做到遵紀守法辦企業,光明正大搞經營。企業經營遇到困難和問題時,要通過正常渠道反映和解決,如果遇到政府工作人員故意刁難和不作為,可以向有關部門舉報,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合法權益,作為掌管黨政軍大權的最高領導人,習近平如此細緻地界定政商「親」「清」關係,誠可謂用心良苦!
 
北京經濟界人士指出,最值得注視的是,習近平特別突出強調依法重整政商關係。他說:「守法經營,這是任何企業都必須遵守的一個大原則。公有制企業也好,非公有制企業也好,各類企業都要把守法誠信作為安身立命之本,依法經營、依法治企、依法維權。法律底線不能破。」這些金玉良言,應該成為商界人士的座右銘。
 
原文刊於《信報》,獲作者授權發表。
 
(封面圖片:Pixabay)

任慧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