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 May 15 2025 19:29:55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無志由於識低

「品卑由於無志,無志由於識低。」人為什麽會品格低下?就是因為沒有遠大的志向和奮鬥目標:又為什麽會無志,就是因為沒知識,所以,振興教育是第一步。
「品卑由於無志,無志由於識低。」人為什麽會品格低下?就是因為沒有遠大的志向和奮斗目標:又為什麽會無志,就是因為沒知識,所以,振興教育是第一步。
 
說起教育,人們便會想到學校,內地有《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指引,分為五大範疇,可作教育成效的對比參考:
 

一、「要自尊自愛,注重儀表。」

 
儀表不正,標奇立異,亂扔垃圾,當街吸煙,蒲吧喝酒,情趣低下,愛看愛唱不良書刋影視和歌曲,卻是受歪風影響下的時下中港許多青少年的表現。
 

二、「要維護國家榮譽,尊敬國旗、國徽。」

 
事實是,在多年的殖民地教育之下,加上國際學校的普遍,中國歷史科和國情教育舉步維艱,中國歷史科是沒用沒趣的代名詞,國情教育是左派洗腦的滑稽劇。電視在奏國歌時,多少人能肅立、脫帽、專注、尊敬?
 

三、「要真誠友愛,禮貌待人,團結互助,真誠相待,多做自我批評。」

 
學校教育要取得成功,尤其對教師,見面要行禮。回答問題要起立,接受遞送物品要起立並用雙手。可惜潮流興做朋友,老師為接近學生,不惜用他們的說話方式和潮語:父母也以和子女做朋友自傲,尊重子女私隱,不敢也不能過問。青少年沒有行為典範,也更不分尊卑,沒有規矩,自以為是,既不會把生活、學習、思想情況告訴父母,也不會尊重父母意見,當然也不會尊敬幫助父母,更甚者在面書中使用言語暴力,欺凌同學,侮辱教師長,調笑父母。凡事都是自己對,別人錯。
 

「要惜時守信,遵規守紀,勤奮學習。參加集會要準時。」

 
許多青少年愛遲到,至於集會,課外活動罷了,為的是取個身份寫好自己的履歷,遲到理由更多的是。香港大學生上課遲到十分普遍,為了騰出空檔,不惜將課堂擠在同一天或半天,編得密密麻麻,造成趕不及從一個建築物走到另一個建築物,準時上課,弄得自己身心疲累,情緒欠佳。最可嘆是做作業走「精」面,左抄右凑成風,中港學生考試作弊也時有所聞。
 

四、「要愛護公物,愛惜糧食,節省水電:借用公物要按時歸還,損壞東西要賠償。」

 
現實是許多青少年在酒樓吃飯點菜,總要超過肚皮容得下的,剩菜不會帶走,以免表現小家:還有,一些國內人,老愛在公眾場所大聲談話;女人和小孩尤愛隨便採摘花朶,完全不知道自己正在「破壞公物,破壞環境」,這方面,內地十分普遍,香港人做得好一點。
 

五、「要見義勇為,勸阻違反公德行為,舉報犯罪行為。」

 
當貪官當道,惡霸橫行,動輒牢獄拳頭,誰還敢挺身而出?加上社會道德沒落,什麼是公德?什麼算犯罪?大家都意識模糊了。不過,香港人在「遵守交通規則,乘公共車船時主動購票,愛護公共設施、文物古迹和生態環境,参觀遊覽守秩序」等各方面,做得還是比較好的。
 
其實,三歲定八十,學校教育以外,還有家庭教育、社會教育、朋輩教育。家教最重要,家長宜認真教育子女,給與行為典範,教其立志選友;社會企業應重視員工的誠信,建立社會道德要求;傳媒,更應以建立良好風氣為已任,共創文明。
 
如果知道怎樣教,參考一下內地《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指引吧,能做到,算是做人的起碼要求,要孩子立志,還得親子齊增廣見聞。
 

 

孫慧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