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近三成的小學生認為自己有中等程度或以上心理壓力,意味着每十個小學生中就有三位受到抑鬱、焦慮、壓力的困擾。同時,超過50%的中學生認為自己的精神問題達到中等至嚴重程度。青少年的精神健康問題得不到解決,後果會延續到成年期,並限制成年後過上充實生活的機會。因此,UNICEF推動落實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三(SDG3)「良好健康與福祉」,在全球範圍幫助兒童緩解精神壓力、提高強韌性。

每個孩子生命中的首7000日,就像一顆顆珍珠,需要時間細心孕育。UNICEF有關兒童的工作和活動,從每年的年初至年末,並不缺席。我們共同的努力,以至每一位的支持,不論多寡,都是將這些珍珠串成美麗項鏈的重要一環。

心如工畫師,能畫諸世。每個人的心都是世界的主宰,可以畫世界上任何風景。願我們能用心去美化這個世間,為兒童畫花鳥、畫山水、畫出一個充滿希望的未來。

俠客們大多也都是平凡普通人,只是都有一顆匡扶正義、救困助弱的心。

要有效應對氣候危機,不僅僅需要國家層面的推動改善,更需要社會各方的認同,自發地行動。

我們期望社會各方更關注全世界兒童的權利和福祉。原因之一,下一代的發展關乎社會的未來,關心小朋友的成長是我們每一個人的責任。

我們期待香港能夠變成一個為所有市民提供溫馨、安全和包容環境的家──一個從每個孩子的眼睛看過去,都是充滿奇妙和可能性的地方。

健康是最基本的人權,不論年齡、亦無分背景。跑動起來,守護你和身邊人的健康和福祉,也讓生活更多彩和富有意義、為有需要的小朋友送上快樂與祝福。

Arkki兒童和青年建築學院於1993年在芬蘭成立。Arkki計劃代表了芬蘭的核心價值觀:教育、平等、參與、創造力和創新。

我們同為大千世界裏的芸芸眾生,亦是多元社會裏鮮活跳動的思想和生命。勿讓偏見蒙蔽了我們清澈的雙眼,勿讓流言侵蝕我們善良的本心。

在經歷了長達三年多的疫情後,我們終於攜手重逢在病疫蕩盡的世界。為了給下一代創造最佳的學習環境,幫助他們應對疫後教育新常態下的挑戰,UNICEF將繼續致力為有需要兒童提供優質的學習機會。

2022年世界各地對人道救援的需求達到二戰以來的最高峰。非洲之角、巴基斯坦等地區除了受到疫情影響外,更經歷了歷史性的乾旱、洪災等氣候災害。期盼有更多的朋友與我們攜手,為世界各地的兒童帶來一個美好春天。

作者:
楊必興 P H Yang2021-07-24
香港與來自95個國家924個城市的3,426位攝影師,參與全球最大型的街頭攝影活動「24小時項目」,支持兒童權利。每位參與者在24小時內每一小時在社交媒體分享一張照片。

英國《衛報》報道,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在英國啟動了「國內應急反應」機制,援助受新冠病毒疫情影響而陷入食物缺乏困境的英國兒童。這是逾70年來,UNICEF首次在英國援助陷入饑謹的兒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