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 Jan 03 2025 23:59:59

Tag: 人性

全球正義的三種進路
作者:中大出版社編輯部2019-04-23
今時今日,經濟全球化是個不斷被提及的現象,社會與社會之間、人與人之間愈來愈互相依存(interdependent),而這種跨國的互相依存對無數人的生活產生極為深遠的影響。
國際政治的道德與政治現實主義
作者:中大出版社編輯部2019-04-20
國力的強弱是相對的,因此每個國家都要考慮自己在國際上的相對地位,而對國家安全的顧慮亦影響國家之間合作的可能性,因為如果其他國家在合作之中得到更大的利益,變得比自己更加強大,就無疑是削弱自己的國家安全。
人生的大智慧 該如何教呢?
作者:洪 蘭2019-02-23
父親憑著他的斷案經驗洞悉了人生,給自己減少了許多煩惱,真是大智慧,只是這種智慧要怎麼教呢?
做好份工!
作者:吳志軒2018-10-04
為何工作雖然是生活的一部分,近年大家仍然要强調工作和生活平衡(work–life balance)?
中大、教大怎麼辦?
作者:洪清田2017-09-22
毛澤東說世界是年輕人的、打大學生沒好下場,教育就是「拔尖補底」,不善用年輕人的長處、社會國家民族不會有前途。
人類的良知究竟有還是沒有?
作者:鄭楚雄2016-08-03
如果你相信人是有良知的,只是被外界事物影響,因而行惡。這近乎孟子的看法,也就是黎智英所說的「被權力和利益蒙閉了思想,麻木了良知」。孟子處理事情的方法比較主動,就是千方百計要「養」其夜氣,也就是培養與生俱來的浩然之氣,抗拒邪惡。而黎智英則比較被動:「良知會喚醒他們」。
「兼足」的「富國論」與「獨富」的「國富論」
作者:古兆申2015-11-17
共存共榮的「富國」論,是荀子留給我們的珍貴遺產,不但中國人自己要重視,也值得全人類好好參考。「中國夢」不應在「小康社會」中止步,必須向「大同社會」邁進才不辜負老祖宗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