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 Jul 18 2025 12:41:17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
政局
香港
中國
台灣
國際
教育
親子
幼兒教育
小學
中學
高等教育
國際教育
文化
文學
歷史
藝術
語言
影視
音樂
財經
投資
地產
金融
生活
心靈
潮流
飲食
旅遊
健康
中醫
西醫
保健
運動
商業
企管
創業
領袖
科技
科研
科普
影片
名家榜
灼見活動
關於我們
政局
香港
中國
台灣
國際
教育
親子
幼兒教育
小學
中學
高等教育
國際教育
文化
文學
歷史
藝術
語言
影視
音樂
財經
投資
地產
金融
生活
心靈
潮流
飲食
旅遊
健康
中醫
西醫
保健
運動
商業
企管
創業
領袖
科技
科研
科普
影片
名家榜
灼見活動
關於我們
首頁
名家榜
顏雋
顏雋
攜手扶弱基金委員、慈善機構董事、智庫研究員及社企創辦人,多年來致力於社會創新項目,推動跨界合作,解決學界難題。
香港教育3.0
教育齊改革 跨界同發展
作者:
顏雋
2024-10-25
截至2023年7月31日,共有30183人通過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來港工作。在人才數字回升的情況下,筆者認為現時正是計劃、穩固本地人才庫的最佳時機。
香港教育3.0
怎樣有效實踐校本管理制度?
作者:
顏雋
2024-08-01
筆者認為校本管理要有效實踐,辦學團體必須擔任一個積極進取、務實有為的角色,而教育局應為此訂立行政準則,令辦學團體及法團校董會能領導學校推展優良教育。
香港教育3.0
淺談教育局對教師的職涯規劃
作者:
顏雋
2024-03-28
筆者認為香港教育界肩負起培訓愛國愛港人才的主體責任,因此對教師的遴選、培訓及晉升之主體責任理應由官方主導,校內人員則負責恆常監察,香港的教育界才可恆久、穩定地發展。
香港教育3.0
香港教師培訓3.0如何提升專業效能?
作者:
顏雋
2023-11-23
筆者認為教育局應訂立明確指引,讓學校、辦學團體,以至社會各界也可參照官方標準,從而多方面提升教師專業能量,讓教育界更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香港教育3.0
人工智能發展勢頭下 香港教育工作者使命轉變
作者:
顏雋
2023-10-26
我們對教育從認識到實踐都存在一種系統性的偏差,這個偏差就是我們把教育等同於知識,並局限在知識上。因此我們必須面對一個重要的方向性問題:在人工智能的發展勢頭下,我們應當如何重新定義未來人才?
香港教育3.0
新時代下的價值觀教育發展模式
作者:
顏雋
2023-10-06
筆者認為跨學科的專題研習,是價值觀教育的具體實踐方案。跨學科的專題研習不但可作為學科學習的延伸,更可培養學生協作、分析判斷及實踐的能力。
香港教育3.0
青年人才如何融入香港在國家新發展格局的戰略定位?
作者:
顏雋
2023-08-17
青年宜放眼大灣區的區域協作可能,及早融入大灣區建設,從而提升自身的競爭力與經濟實力。
香港教育3.0
塑造香港的未來學校
作者:
顏雋
2023-07-20
香港作為國際城市所面對的機遇及挑戰日益增加,本地的人才培育刻不容緩。香港學校明確的正規教育框架已不能滿足未來教育的需要。
香港教育3.0
在完善地區治理下,靈活運用區議會的教育資源
作者:
顏雋
2023-05-25
學校應運用現有教育資源結合地區實力,大力推動學生參與由區議會協調的中外藝術文化、康樂及體育活動、環境優化活動,讓學生參與社區,成為積極學習者,進而成為優秀人才。
香港教育3.0
培養學生智慧 活用人工智能 應對新時代
作者:
顏雋
2023-03-30
從統一化及通俗化,走到新時代的人才培訓,教育工作者需要善用時代性的工具,優化教學重點,才可踏入新里程。
香港教育3.0
大統戰工作格局之下 香港教育的創新需求
作者:
顏雋
2023-01-19
後疫情時代正是聯繫地區建制組織與學校的最佳時刻。地區建制組織具有足夠的社區網絡,跟商會、鄉事、政界、民生組織亦有緊密聯繫,加上不少學校具有社區所欠缺的實驗空間與創科設施,兩者互補不足。
香港教育3.0
提升青年資訊素養 推動國家安全教育
作者:
顏雋
2022-11-03
在香港的統戰工作,除了聚焦於香港市民外,還需要善用香港一國兩制的優勢,對外輸出國家軟實力,擴大知華友華的群體。
香港教育3.0
以閒置校舍建構青年創業及置業台階
作者:
顏雋
2022-10-06
筆者建議把近期閒置校舍改建成孵化基地及人才公寓,以最低的成本、最快的速度、最高的效益協助青年創業,以務實有為的支援推動香港產業多元化。
香港教育3.0
如何結合學界資源及優勢推廣國安教育
作者:
顏雋
2022-09-08
筆者認為由教育局主動提供正確的硬性資料,作為學界進行高質量國安教育的養份,能有效減省學界憂慮,同時提升教學效能。
熱門文章
林本利:及早理財規劃 人人都可退休無憂
本社編輯部
為香港、為國家辦好一所世界頂尖大學──專訪香港大學張翔校長
本社編輯部
碇泊香江歸夢遠 萍寄金山日月長──專訪吳瑞卿談歷史、說展覽、講故事
馮珍今
2025年IB放榜 港產逾30名狀元
本社編輯部
一場不一樣的畢業典禮
徐俊祥
大腦閒着沒事 煩惱就會找事
編輯精選
港童近視成公共衛生危機 視光師協會向政府建言 提首份近視防控建議書
本社編輯部
《職特隊:最終清算》:AI失控
艾雲豪
你想讀法律、當律師?法律行業將來面對哪兩大挑戰?
李偉民
關品方:特朗普幕後究竟有哪些暗黑勢力? 急欲訪華釋出什麼重要訊號?
本社編輯部
因應大而美法案 投資做好趨吉避凶
陸振球
勤而樂、儉而安
陳家偉
雀仔樓與真善美邨
陳家偉
擴大書院制度 推動研究及創新──專訪香港中文大學盧煜明校長
本社編輯部
生而何求:從豪俠人生觀談起
楊興安
我心目中的文人樹──白千層
陳家偉
香港都會大學林群聲校長:如何推動本港職專教育發展 更好為畢業生謀出路?
本社編輯部
6月尾風水輪流轉
張建雄
美元仍有特權?
張建雄
2025年不可缺的紀念日
張建雄
提示訊息
您已成功加入電子報名單.
Launch mod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