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 Aug 14 2025 00:05:31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陳家偉

新界婦孺會梁省德學校校長。陳校長深信卓越的教育可以成就每一個孩子,每一位孩子都有自己成長的天空和人生的舞台。陳博士為資深教育行政人員,曾任優才(楊殷有娣)書院小學部校長,德萃教育機搆幼、小、中教育總監專責全人發展。他對資優教育、品德教育、中國文化及照顧學習差異有豐富的經驗。不單樂於學習,不斷進修,更筆耕不輟,先後出版各類書籍共12種,也在不同媒體發表專欄文章及主持文教節目。

多姿多采的閱讀
作者:陳家偉2018-11-30
我和書友每月都看一本書,讀書會前前後後也出席了30餘次,可以說每次都滿載而歸。以書為友,實在是件賞心樂事。
香港邁向新階段
作者:陳家偉2018-10-30
香港已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特首林鄭月娥也發表了新的《施政報告》,特首在教育方面也積極有為,撥了83億額外的資源給教育去進行各類的發展或改進。
漢字是中國文化的載體
作者:陳家偉2018-10-10
漢字演變是漫長而複雜的,可以由原始的圖案開始,到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隸書……不同的書體代表一個時代,也代表一種價值。
勿讓水覆掉孩子的舟
作者:陳家偉2018-09-20
無論家長或老師都要指導孩子適當使用電腦、手機和互聯網,勿讓水覆了孩子的舟啊!
逛大館 學歷史
作者:陳家偉2018-08-13
前中區警署(大館)在今年5月29日已經開始對外開放。暑假期間的一個星期三下午,我和家人也去了一趟。
心繫教育的田家炳先生
作者:陳家偉2018-08-09
田家炳先生家族給我們的印象是非常良好的父慈子孝,兄弟和睦,群策群力,確實是現今富貴人家,名門望族要多仿效的對象。
修身齊家的田家炳先生
作者:陳家偉2018-08-08
田家炳是一位仁者儒商,發揮了中國傳統優良的美德。雖然他年少時沒有機會學習儒家的「四書五經」,但也以明末清初朱柏盧所寫的啟蒙讀本《朱子治家格言》作為做人做事的準則。
田家炳先生的營商之道
作者:陳家偉2018-08-07
田家炳先生白手興家,實非偶然的事,並非幸運之神的眷戀,而是因為他的信念、價值觀、眼光和勇氣而產生的,值得後人學習。
中國傳統文化的守護者──霍韜晦
作者:陳家偉2018-06-20
我覺得自己非常幸運能受教於霍韜晦教授,更有機會訪問這位學者,讓更多人認識他,大師已逝,但他的精神長存,我們都會很懷念他。
感恩教育
作者:陳家偉2018-05-16
在眾多的價值觀當中,我認為「感恩」最為基本和核心的,我們要懂得知恩、感恩和報恩。
下廚之樂 齊來吃素
作者:陳家偉2018-04-12
我覺得煮食是很有樂趣的,有不少人用烹飪來減壓,享受「煮」的過程,無論大人和小孩都可以嘗試。只要肯花多點心思,素食也可以非常美味。我知道世界各地都有吃素的趨勢,目的是為地球出一分力,減少碳排放。
杜鵑花開 改良評估
作者:陳家偉2018-03-23
對這個評估採取「低關注、零操練」的態度,學校相信只要把日常的教學工作做好,學生的TSA表現自然會過關。操練試題,是本末倒置的做法。
一元復始
作者:陳家偉2018-03-08
學校需要不斷發展,與時並進,除了學校的教職員的努力外,還需要外界的支持和協助。
移船就磡 推廣生物科技
作者:陳家偉2018-02-21
「流動學習車」的概念可以進一步發展,設計不同短課程給中小學校。學生只要在自己的學校裏,就可以接觸到許多新奇有趣的事物。
卓越的教學 學生的福氣
作者:陳家偉2018-02-02
卓越不只是少數人士的專利,而是整體的卓越才算是真正的卓越,人人都可以不斷追求和邁向卓越。
樂於服務
作者:陳家偉2018-01-18
香港的教育以傳授學課知識為主,老師大部分時間都用在教學上。學校與機構合辦服務學習活動,是一個培育學生品格美德的機會。
綠色美食日
作者:陳家偉2018-01-03
今年學校綠色學會的重頭戲是綠色美食日,希望吸引同學吃更多的蔬菜和養成多菜少肉的飲食習慣。學校將舉辦綠色的烹飪比賽,打破一般人認為吃素很沉悶,味道不太好和不夠營養的想法。
重回起跑線
作者:陳家偉2017-12-21
成功的運動員每每要懂得思考,面對不同的對手時使用不同的策略。鄭家豪是個很愛思考,分析力強的運動員,難怪多次在世界賽都能獲得冠軍的寶座。
營造愉快的校園生活
作者:陳家偉2017-12-14
全日制每天有8至9堂課,學生要聆聽、答問、討論、參與,都要求一定的精神和體力。回家還要做功課、温習和閱讀,十分疲累。有不少學校會安排一節課讓學生在校先做點功課。
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作者:陳家偉2017-11-29
孔子說益友有三,「友直、友諒,友多聞」朋友要正直,不會口是心非,實話實說,發現朋友有做得不對的地方,他不會視而不見,而是會善意提點,希望朋友進步。
觀課之得着
作者:陳家偉2017-11-14
從校長的角度,觀課一方面了解老師的優點和不足之處,並可即時給予讚賞或建議,而且亦可以比較不同的教學方法,可把好的向其他同事推廣。
全校的耕種計劃
作者:陳家偉2017-10-30
雖然每位學生只分得到幾顆很小的菜,但他們都非常開心和滿足。畢竟,他們的努力獲得了回報,可以給媽媽煮來吃,也許會覺得特別美味。
照顧不同的挑戰
作者:陳家偉2017-10-13
小四或小五的時侯實行按學習成績分班,分成「精英班」和「普通班」,但這個方法頗富爭議性。
世界環境,你我關心
作者:陳家偉2017-09-26
於2017年6月11日世界環境日由環境運動委員會舉辦的「零碳FUN墟」,陳家偉校長參加了活動,度過了一個愉快的周日,更學習到許多有用的環保知識。
有為與無為
作者:陳家偉2017-09-24
在傳統的中國文化當中儒家是較「有為」的,積極入世,移風易俗,要建設小康大同社會;道家則是「無為而治」,崇尚自然而然。
管領與達芬奇
作者:陳家偉2017-09-13
筆者認為管領多看看文學,可豐富我們的情,也更了解人性,活生生的人和他們的故事,看多了心會較細較柔軟。
小說、歷史中的智慧策略領導
作者:陳家偉2017-09-04
要談到策略管領,筆者認為最經典的可算是卧龍先生諸葛亮的《隆中對》。
群龍無首,吉?
作者:陳家偉2017-08-24
一般人都認為群龍無首必定天下大亂,互相撕殺,血流成河,一定是凶,但《易經》的用九的判定反而是吉。
誰搬走了我的乳酪?
作者:陳家偉2017-08-17
面對科技的大潮,我們做隻抱殘守缺的老鼠,還是做積極求變的那一隻呢?
管與領──中、港、台的二三事
作者:陳家偉2017-08-10
無論香港、台灣、內地以至世界各地都加強校長的培訓,希望「有一位好校長便有一所好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