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首頁 文化 醉心戲劇栽桃李  樂在舞台不言休——專訪戲劇大師鍾景輝(二之一)

醉心戲劇栽桃李  樂在舞台不言休——專訪戲劇大師鍾景輝(二之一)

「我在耶魯三年,所學的東西,一生受用無窮!」

馮珍今 作者: 馮珍今
2017-11-28
字旅相逢

標籤: King Sir浸會大學相約星期二耶魯大學鍾景輝香港理工大學
生於1937年的King Sir,今年已80歲,聽他細說戲劇人生,如同一道一道的流動風景,展現在眼前。(作者提供)
生於1937年的King Sir,今年已80歲,聽他細說戲劇人生,如同一道一道的流動風景,展現在眼前。(作者提供)
0
SHARES
2.3k
VIEWS
Share on FacebookShare on Twitter

去年12月,《相約星期二》又重演了,雖然已看過三次,但我決定再重看一次,票也買了。豈料,鍾景輝先生因病辭演。無法想像,沒有了King Sir的《相約星期二》會如何,但實在太喜歡這齣戲,我還是去看了。

更沒想過,幾個月後的今天,竟然有機會跟鍾景輝先生,相約在星期一。5月29日的下午,走進九龍塘會所的餐廳,我早到了,坐下來等候他。

三點正,King Sir在學生的陪同下準時到來。雖然清減了一點,但他的精神看來不錯,我們坐在餐廳外露台上一張角落的桌子,開始了這次訪談。

生於1937年的King Sir,今年已80歲,聽他細說戲劇人生,仿如一道一道的流動風景,展現在眼前。

演小綿羊,踏上戲劇之路

在香港唸幼稚園時,鍾景輝首次踏足舞台,在聖誕節的慶祝節目中扮演小綿羊。他清楚道出當時的情景:

「老師將紙張剪成一條條,然後捲起來,披在我的身上,當成羊毛……我還在想,小綿羊應該怎樣叫的呢?」

才不過幾歲,已懂得這樣構思,實在不簡單。也許,這就是鍾景輝對戲劇產生興趣的萌芽點。

抗戰期間,他們北上避難,一家遷到內地,輾轉到了上海,居住了四年,1947年才回到香港,進入培正小學唸五年班。他在培正中學唸至初中二時,學校有四位老師──關存英、陳翊諶、梅修偉和鄭煥時老師,對戲劇都很有興趣,在校內組織了「紅藍劇社」。這四位老師,為他開啟了戲劇之路的大門。

「紅藍劇社」成立之初,籌備演出莫里哀的《刻薄成家》,鍾景輝雀躍萬分,報名參加面試,結果被選中飾演孤寒財主的兒子。隨後的幾年,他在劇社演出多齣話劇,如翻譯劇《巡按史》、《月亮上升》、《君子好逑》,以及袁俊的《萬世師表》等。在「教育司署」舉辦的全港校際戲劇比賽中,鍾景輝曾經憑藉《史嘉木的詭計》、《丟落的禮帽》的優秀表現,取得1953及1954兩屆最佳男演員獎。這些演出經驗,令他愈來愈醉心戲劇。

當時,著名的電影導演秦劍,看過他的演出後,大為欣賞,想引薦他加入電影圈,曾兩次找他拍電影。可是,他的四位老師卻反對,理由是他「年紀太小,最好多讀書,待唸完書後,如果還有興趣在這方面發展,到時才決定也未遲。」

「父親反而無意見,任由我自行決定。」鍾景輝的父親在嶺南大學畢業,唸的是「政治經濟」,其實他亦熱愛表演藝術,但上一代的人很想兒子「做官」,父命難違,只好無奈協妥。正因如此,父親給予自己兒子極大自由度,鍾景輝很感謝父親的鼓勵和支持。

唸至高中三,他開始思考將來的出路。「人生在世,選擇自己喜歡走的路,會活得比較快樂,我最喜歡的是戲劇……」在這個轉捩點,他找到了戲劇!

幼稚園在聖誕節扮演小綿羊。(余俊峰先生提供)

耶魯三年,一生受用無窮

那時候,香港沒有一所學院設有戲劇課程,鍾景輝只有期望出國唸書,但培正是中文學校,所以他決定先要提高英文水平,待打好基礎後,再到外國進修。結果,他考進崇基學院英文系。

皇天不負有心人,兩年半後,機會來了。就在1958年的一月,他終於遠赴美國奧克拉荷馬浸會大學(Oklahoma Baptist University),唸三年級下學期,主修演講及戲劇,副修英文。

美國推行的是通識教育,縱使唸完大學,基礎尚淺,專科學識仍有不足,所以他決定畢業後繼續進修戲劇。

「當時在美國,以戲劇著名的大學,北有耶魯(Yale University),南有貝勒(Baylor University),我寫了兩封申請信……」培正的林子豐校長、關存英老師,還有崇基英文系、OBU的教授都主動為他撰寫推薦信,加上他的成績優異,所以耶魯很快便取錄了他。

「我在耶魯三年,所學的東西,一生受用無窮!」

在耶魯大學唸戲劇碩士,他選了表演系,「什麼都要學,包括戲劇史、演技、導演、燈光、服裝、布景設計……一個學期18個星期,每六個星期,被分配到燈光、服裝、布景和道具等不同的組別實習。」

他嘗試過縫製裙子、補衣,甚至做羅馬盔甲。有一回,他負責布景設計,那齣舞臺劇是有關鞋店的,他只好跑到附近的鞋店,向人索取空鞋盒,將千多個鞋盒,分成一半,黏在布景板上。「耶魯在New Haven,這個小鎮,鞋店並不多,找尋鞋盒,可以說是一種考驗,也是難得的經歷。」

鍾景輝強調「這種體驗很重要,除了學習到不同的戲劇知識,更重要是學習到如何與別人合作,學會了如何尊重別人。例如演出或排戲時,不會將衣物隨便亂放,加重別人的負擔。」

在演戲方面,由於膚色及說話口音的問題,他演出的機會比其他同學少。遠赴美國求學之前,他已有心理準備,亦明白到人家的難處,「試想想,在一班中國演員之中,哪有可能找一個外國女孩演四鳳?」他以《雷雨》為例,道出自己的心聲。

「因為懂得,所以寬容」──這就是胸懷寬廣的鍾景輝。

《丟落的禮帽》劇照。(余俊峰先生提供)

浸會四年,引進劇場新體驗

「在耶魯唸至二年級學期末,竟收到浸會學院副校長Dr. Anderson的來信,問我可有興趣回港後到浸會教書,我當然答允。」

香港大會堂成立的那一年,即是1962年,他回到香港,任教於浸會英文系,其後,還開辦了一些與戲劇相關的選修科目,包括表演 、導演及戲劇史。同時,他亦擔任了浸會劇社的顧問,排演了好幾個戲,如《推銷員之死》(當時譯作《淘金夢》)、《小城風光》、《橋頭遠眺》……甚至引入荒誕劇《動物園的故事》。

這一系列的演出,全屬美國近代的著名戲劇,不單只擴闊了浸會同學對西方舞台的眼界,亦為香港觀眾帶來頗大衝擊。

其中最特別的是劇作家懷爾德經典名劇《小城風光》,鍾景輝很喜歡這個戲。「懷爾德的父親是駐上海的外交官,他自小看了不少京劇,因而受到這種表演藝術的影響,全劇不設像真的布景,亦無道具的指示,主要靠演員的肢體語言進行表演。」對觀眾來說,這確是一種風格新穎的劇場體驗。

此外,他亦開闢了三面觀眾的舞台,演區與觀眾非常接近,演員可近距離接觸觀眾,類似現時的「小劇場」,也是創新的嘗試。

鍾景輝在浸會任教了三年,至1965年,他覺得無線電視在香港應有發展空間,決定前往紐約大學進修電視、電影、廣播及舞台課程。這次進修的機會,為他日後在電視圈的發展埋下了種子。

當時,香港的無線電視正籌備開台,黃錫照寫了一封信給他,請他多讀一年,然後回來加入無線工作。「我答允了浸會,出外進修一年後,便會回來任教一年,才完成合約。」他信守承諾,回港後繼續執教一年。

King Sir培正中學高中三年級的照片。(余俊峰先生提供)

投身電視,不忘推廣戲劇

1967年六月中,他進入無線當高級編導,不久便被派到日本TBS電視台進行考察,學習電視的製作技巧。六星期回來後,開始為無線開台作準備,聘請幕後工作人員,如攝影師、化妝師等,至10月便晉升為節目部經理,他認為這完全是運氣使然。

藉着電視,鍾景輝將戲劇介紹給香港觀眾。

他負責編導的第一個長篇電視劇,就是《夢斷情天》,當時還找到了電影編劇家馮鳳謌協助籌備,最初一周播兩晚,每晚半小時,不單大受觀眾的歡迎,而且得到廣告商的贊助,總共播放了一年多,這是一個很好的開始。為了推廣戲劇,他再開創「電視劇場」,演出的劇目,包括有翻譯劇《小城風光》、《佳期近》、《玻璃動物園》、《少奶奶的扇子》、《巡按史》……還有姚克的《清宮怨》、曹禺的《雷雨》等,都是名家名作。隨後他又策畫了「一、三、五劇場」,然後是「翡翠劇場」,一周播五晚,收視率比「觀樂今宵」還要高。

隨着戲劇節目受到廣大市民的熱捧,為了製作更多的劇集,解決演員不足的問題,鍾景輝向無線提議開辦藝員訓練班,課程為期一年,有幕前知識、幕後理論,也有實習的部份,中間亦需經多次考試,成功畢業的便可成為無綫的電視藝員。

無線電視藝員訓練班始於1971年,培育了很多人才,除了演員,有編劇,也有導演。例如甘國亮,周潤發、林嶺東、杜琪峰……一連串響噹噹的名字。「他們得以成功,主要是憑藉自己的能力、努力和運氣,我們只提供了基礎的訓練。」King Sir不忘補充。

他在無線工作了八年半,然後跳槽往麗的電視(1982年易名為亞洲電視),接受新的挑戰,一幹便是七年半,位至副總經理,於1983年1月離開亞視。

在電視這一行業,King Sir前後工作了16年,在亞視時,他曾三次遞上辭職信,可謂去意已決──「我感到有點厭倦,希望嘗試別的挑戰。」事實上,他最愛的,莫過於演戲,全心全力投身舞台,正是他的心願。

1967年鍾景輝攝於無線電視辦公室。(余俊峰先生提供)

醉心戲劇栽桃李  樂在舞台不言休——專訪戲劇大師鍾景輝(二之一)

縱橫劇壇數十載  豐富香港戲劇史——專訪戲劇大師鍾景輝(二之二)

原刊於2017年7月《大頭菜文藝月刊》第23期,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鍾景輝簡介

香港資深舞台劇演員及導演、戲劇教育家、電視製作人、電視劇演員及電視節目主持。曾於香港浸會大學全職及兼職任教23年,於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麗的電視及亞洲電視參與節目製作、演出以至行政等工作達16年,並為香港演藝學院戲劇學院創院院長18年。舞台劇演出無數,曾八度獲香港舞台劇獎最佳男主角及四度獲最佳導演獎。

曾獲香港戲劇協會十年傑出成就獎,香港藝術家年獎舞台導演獎,香港藝術發展局戲劇成就獎,香港演藝學院榮譽院士,香港特區政府銅紫荊星章,明報周刊頒發最突出電視男藝員獎,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萬千光輝演藝大獎,世界傑出華人獎,香港演藝人協會第一屆金棒獎之「2006年度電視最傑出表現藝人」獎,2009年傑出領袖(教育/文化組)獎,2010香港藝術發展局傑出藝術貢獻獎,美國哈姆斯頓大學(Armstrong University)榮譽哲學博士學位及香港公開大學榮譽文學博士。

更多精采文章

  • 縱橫劇壇數十載  豐富香港戲劇史——專訪戲劇大師鍾景輝(二之二)縱橫劇壇數十載  豐富香港戲劇史——專訪戲劇大師鍾景輝(二之二)
  • 向兩位「鍾 Sir」致敬向兩位「鍾 Sir」致敬
  • 不忘初心 漫長的創作路──毛俊輝專訪(二之一)不忘初心 漫長的創作路──毛俊輝專訪(二之一)
  • 談笑有鴻儒 往來無白丁──記《40對談》新書發佈會談笑有鴻儒 往來無白丁──記《40對談》新書發佈會
  • 毋忘初心:專訪知名編劇兼校友莊梅岩毋忘初心:專訪知名編劇兼校友莊梅岩

1+

馮珍今

早年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中文系,其後,獲中大教育學院教育碩士。一直致力推動文學教育,現為自由寫作人,兼及寫作教學。自小喜與書為伴,近年愛遊走四方,並樂於分享人生路上的見聞感受。著有散文集《見雪在巴黎》(1991)、《字裏風景》(2017)、《字旅人間》(2021),童書《奇幻泡泡與石頭貓》(2014)、《中國人的故事:詩人和小說家的才華》(2016),遊記《走進中亞三國──尋找絲路的故事》(2018),以及人物專訪《字旅相逢》(2019)、《字旅再相逢》(2020)、《字旅樂相逢》(2022);另編有《中學生文學精讀.劉以鬯》(2018)、《指空敲石看飛雲──小思散文集》(2019)等書。
View all posts
標籤: King Sir浸會大學相約星期二耶魯大學鍾景輝香港理工大學
申請成為灼見名家基本會員,免費收取電子報
同意灼見名家會員服務條款及細則
Please login to join discussion

編輯精選

8月2日晚,佩洛西抵達台北松山機場。(佩洛西Facebook圖片)
今天與時光隧道

圍而不戰困台島 懲罰佩洛西訪台

作者: 丁望
2022-08-12
白皮書指出,「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是解決台灣問題的基本方針。(Shutterstock)
國際觀

國台辦發表台灣問題白皮書   重申一國兩制 和平統一仍是首選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2-08-11
陳家亮教授(左)與中大醫科六年級生沈思彤(右)、 鄧童(中)一同分享新作。
2022書展檢閱

中大醫學院院長陳家亮:感謝失敗經驗,讓我擁有成功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2-08-11
8月4日起,解放軍東部戰區在台灣島周邊海空域進行重要軍事演訓行動。(亞新社)
大中華視野

佩洛西訪問台灣後,兩岸關係的風險評估

作者: 盧兆興
2022-08-10
政府公布最新「3+4」的檢疫安排。(李家超Facebook圖片)
灼見報道

周五起實施「3+4」檢疫安排 李家超:精準抗疫不躺平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2-08-08

影片

  • 雷鼎鳴:美國如何塑造中國是挑釁者角色?佩洛西訪台中了疑兵之計?解放軍可隨時封鎖台灣
  • 霍詠強:中國軍演五大軍種亮劍如何震驚世界?中美軍事信任機制遭破壞將有什麼後果?
  • 許永權X李偉民:香港有多少洗黑錢的方法?風險無處不在 小市民如何自保?
  • 曾鈺成:講科學、講規劃,郊野公園界線怎麼不能重劃?
  • 嶺南中醫世家羅頌慧博士:傳統名藥六味地黃丸怎樣改善腎虛、失眠、眼疾、糖尿病?
  • 雷鼎鳴:外匯基金為什麼虧損嚴重?大量儲備如何改善居住環境 藏富於民?
  • 曾鈺成:粉嶺高球場部分土地發展 政府已宣布決定 反對者未罷休 計劃仍有變數?
  • 黃錦輝教授:明知山有虎 為何偏向虎山行?佩洛西訪台有何盤算?
  • 霍詠強:佩洛西為何敢冒解放軍攔截風險訪台?美國軍方動作頻頻壓迫中國
  • 朱劍虹:種好蘭花的竅門 如何處理好通風、灑水、溫度及遮光?
Currently Playing

熱門文章

  • 「腹有詩書」準決賽及復活賽完成  啟基學校、英華小學、拔萃女小學及聖彼得小學晉級總決賽「腹有詩書」準決賽及復活賽完成 啟基學校、英華小學、拔萃女小學及聖彼得小學晉級總決賽 本社編輯部
  • 傷不了人反自傷傷不了人反自傷 劉銳紹
  • 內地印製新一代國民身份證:年輕人教育和文化的改進內地印製新一代國民身份證:年輕人教育和文化的改進 李偉民
  • 看內地經濟 不看美國加息看內地經濟 不看美國加息 陳景祥
  • 浮生若夢浮生若夢 常霖法師
  • 術數看佩洛西竄台後的變化術數看佩洛西竄台後的變化 文相濡
  • 誰是佩洛西訪台的大輸家?誰是佩洛西訪台的大輸家? 馮應標
  • 嶺南中醫世家羅頌慧博士:傳統名藥六味地黃丸怎樣改善腎虛、失眠、眼疾、糖尿病?嶺南中醫世家羅頌慧博士:傳統名藥六味地黃丸怎樣改善腎虛、失眠、眼疾、糖尿病? 本社編輯部
  • 盲扭精神盲扭精神 陳家偉
  • 歐洲制裁俄羅斯  輪輪皆漏氣歐洲制裁俄羅斯 輪輪皆漏氣 張建雄
  • 舞台禁忌舞台禁忌 蔣匡文
  • 除越過台島,中國導彈飛向有何特別?中國反制後,為何歐美反應較預期少?除越過台島,中國導彈飛向有何特別?中國反制後,為何歐美反應較預期少? 霍詠強
  • 由隋文帝平陳  看佩洛西竄台破局由隋文帝平陳 看佩洛西竄台破局 張建雄
  • 中大醫學院院長陳家亮:感謝失敗經驗,讓我擁有成功中大醫學院院長陳家亮:感謝失敗經驗,讓我擁有成功 本社編輯部
  • 米和米漿米和米漿 林綸詩
  • 因緣生:祭淨公導師因緣生:祭淨公導師 編輯精選
  • 大學三寶飯大學三寶飯 李志強
  • 問世間情是何物問世間情是何物 楊興安
  • 馮以浤的象棋人生馮以浤的象棋人生 張灼祥
  • 小畫家是這樣鍊成的──王翊瞳及她的畫作小畫家是這樣鍊成的──王翊瞳及她的畫作 嚴吳嬋霞

推薦作家

  • 盧兆興
  • 黃冬柏
  • 艾雲豪
  • 廖書蘭
  • 邵志堯
  • 孫明揚
  • 張灼祥
  • 陳妙霞
  • 張建雄
  • 梁賀琪
  • 鄧兆鴻
  • 胡孟青

承印人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聯絡我們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contact@master-insight.com

追蹤我們的社交平台

會員訂閱「灼見名家」電子報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orgotten Password?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All fields are required. Log In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