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 Jan 03 2025 23:59:59

家國天下事

人生的意義是什麼?
作者:劉迺強2018-11-26
本社作者、《基本法》委員會港方委員劉迺強日前因病不幸去世,終年71歲。本社精選劉迺強先生的遺作,以示悼念。
終極持盈保泰之道
作者:劉迺強2018-10-30
保守,使我們不犯致命的錯誤。富裕,提高我們的抗災能力,以及存活時間和機會。分散,防止了沒頂之災。財富繁榮得以永續,這是終極的持盈保泰之道!
生兒育女不如養寵物?
作者:劉迺強2018-10-23
我們要在社會中提倡孝道,要求下一代尊老、敬親。西方向無孝順的傳統美德,這是我國的獨家秘密武器。
香港誰主浮沉
作者:劉迺強2018-10-16
特區政府承襲港英做法,靠顧問公司治港,房地產相關的顧問公司,充斥着前高官,而且都跟地產商千絲萬縷。連許多所謂環保組織、激進分子,背後都是地產商。
南海風雲變色
作者:劉迺強2018-10-10
美國中期選舉結果如何,將決定下一回合如何開展。要是共和黨輸了, 特朗普首要之務在於保命,顧不了中國這個外敵。 但如果共和黨贏了,南海便立馬風雲變色。
美國中期選舉臨近 中國宜高度戒備
作者:劉迺強2018-10-02
直到11月6日選舉日這不到40天的日子,什麼事情都有可能發生,我們國家安全的每一條戰線,都應該處於高度戒備狀態,隨時應付突發事件。
經營東盟國家市場 需要恢復雙重國籍
作者:劉迺強2018-09-25
自從國際上有了「國籍」這個概念以來,我國像世界上一些有大量外僑國家一樣,都是採取雙重國籍制的。所以直到今天,台灣還承認雙重國籍。
中美關係由春秋演變為戰國
作者:劉迺強2018-09-18
這個世界很快便會自然形成兩條統一戰線:一個是以美國為首,反自由貿易的陣營,另一個是以中國為首的自由貿易陣營。
人類共同體實質化
作者:劉迺強2018-09-11
自從美國發射了第一個人造衛星開始,我們便喪失了外太空控制權,整天都被各種人造衛星窺探,今天許多國家都各自發射了人造衛星,好像是沒有問題了。
管治台灣 說難不難
作者:劉迺強2018-09-04
管治台灣,說易不易,但說難也不是什麼大難題,尤其是中國正在上升軌中,國勢蒸蒸日上,有志之士,應該爭着做中國人,為祖國復興、為人類服務。
明年台灣一定多事,香港也一定多事
作者:劉迺強2018-08-28
我看過不少有關台灣戰略重要性的文章,很遺憾,這些文章,絕大部分都是台灣的視角,有些屁股還坐在美國這一邊。
特朗普把台灣推到火海之中
作者:劉迺強2018-08-21
我們跟特朗普對拆了大半年了,基本上還是「後發制人」和「堅持原則」的舊套路。結果是我們佔了國際道德高地,一條針對反全球化和保護主義的統一戰線已經陸續成形。
各國彼此相濡以沫
作者:劉迺強2018-07-24
在危機當中,世界各國更需要抱團取暖,只有通過互助合作,才可以盡快一起走出險境。
不斷壯大的特朗普主義
作者:劉迺強2018-07-17
現在特朗普不斷兇大家,旨在逼使各國改變態度。因為如不作震盪,各國是不會改變觀念和態度,感覺欠負了美國的。
太陽明天肯定還會從東方升起來
作者:劉迺強2018-07-10
兩個巨人對打,問題是誰先倒下,我跟你賭一毛錢,先倒下的不是中國。那就夠了。
香港回歸至今的政治鬥爭
作者:劉迺強2018-07-03
為了達致回後50年不變對美英有利的效果,港英於回歸前制度大變,造成既定事實,讓中方被逼接受。
美國兩次顛覆性錯誤
作者:劉迺強2018-06-26
特朗普不蠢,現在既已試探出我們的底線,糾纏無益,這回合的貿易戰將很快結束。
西方選舉民主不能救中國
作者:劉迺強2018-06-19
當年毛澤東對西方選舉民主還有一定的幻想,後慢慢弄明白了,知道選舉民主並不具備上述的能力,才選擇走上我們今天的體制。
實事求是看美國
作者:劉迺強2018-06-12
今天中美的新冷戰,是美國政界普遍認為中國已經嚴重損害其核心利益,特朗普為了保障自己的利益、和兩大利益集團、政黨等利益,都要跟中國過不去。
特朗普能怎麼樣?
作者:劉迺強2018-06-05
在國內,特朗普民意支持在上升,而且軍工綜合體和金融界兩大利益集團,也很給力,此外則是四面楚歌。
平衡人治與法治的矛盾
作者:劉迺強2018-05-29
我們相信制度,甚至到了迷信的地步。這樣做,我們大不了只能維持一個最低的行為準則,而事實上,這往往只能防君子,防不了真想作惡的小人。
對付美國的「超限止戰」策略
作者:劉迺強2018-05-21
一旦美國對我核心利益發起任何攻擊,我們將不作「對應回應」,而會作無情還擊,目標是要你於好一段時間內,再也不敢,和不能再次發動攻擊。
我們都愛特朗普
作者:劉迺強2018-05-15
長期受「娛樂至死」的愚民政策傳播學薰陶,標準美國人接收的,不外就是色情、暴力、飲食、運動比賽和購物,只關心身邊發生的事物。
狹路相逢勇者勝
作者:劉迺強2018-05-08
我說美國天不時,地不利,人不和,也有很多人不同意。
中國模式 不能複製
作者:劉迺強2018-05-01
改革開放的成功,是我們前30年的工業基礎,加上重商主義恰巧碰到全球化機遇的結果,同時大量農民工具有刻苦耐勞、冒險犯難的精神,這些都難以複製。
別做宋襄公,也千萬別欺凌弱小
作者:劉迺強2018-04-24
我們要時刻警惕自己,千萬別做書生氣的宋襄公,但也千萬別欺凌弱小,成為另外一個帝國主義者、霸權主義者。
特朗普為何忽然要打敘利亞
作者:劉迺強2018-04-17
如今開打了,特朗普高高舉起,輕輕放下,只放幾個導彈,讓自己和文翠珊、馬克龍都有個交代,便草草了事。
貿易戰宜速戰速決
作者:劉迺強2018-04-10
美國休養生息一回,還會再來犯我的,但受挫之後,氣力已經大不如前了。
日本如何應付當前危機
作者:劉迺強2018-04-03
以日本人畸型的心態,她願意屈從強者,然後狐假虎威,欺凌弱者,到她認定中國是強者時,自然會跑過來抱大腿。
香港這個自由港的價值
作者:劉迺強2018-03-27
對中國來說,第一個問題是我們還是否需要香港這個灰色模糊地區?如需要,我們願意付出多大代價去維護這戰略迷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