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樂,佛教的出世間法,有所謂的「離苦得樂」。我們從對談中,探討兩個離苦卻失樂之謎,答案應該比沒有心力的人工智能提出的更有啟發性。

想要徹底解脫,離苦得樂,就必須明心見性,開悟成佛,然後再去幫助其他眾生成佛,這就是學佛最重要的正知正見。

不少人常以「共業」二字來解釋人間悲劇:遭遇不幸的人在無始劫以來造下了許多的惡業,才有今世的惡報。如果這種觀點成立,那麼地震、海嘯中受害的人豈不是罪有應得?

佛教認為:在任何善行之中,授與受兩方是平等的,缺一方亦成就不了善業。善行能為我們帶來一種油然而生的欣喜心情,比物質慾望所帶來的滿足感還要持久和深刻。

世間許多苦惱都在一念之間,退一步海闊天空;佛家也鼓勵人積極向善、創造好因好緣,離苦得樂。

諦即真理;苦即苦惱。在日常生活中,「苦、集、滅、道」這四諦其實是從問題的發生到解決的四個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