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 Aug 16 2025 18:43:11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
政局
香港
中國
台灣
國際
教育
親子
幼兒教育
小學
中學
高等教育
國際教育
文化
文學
歷史
藝術
語言
影視
音樂
財經
投資
地產
金融
生活
心靈
潮流
飲食
旅遊
健康
中醫
西醫
保健
運動
商業
企管
創業
領袖
科技
科研
科普
影片
名家榜
灼見活動
關於我們
政局
香港
中國
台灣
國際
教育
親子
幼兒教育
小學
中學
高等教育
國際教育
文化
文學
歷史
藝術
語言
影視
音樂
財經
投資
地產
金融
生活
心靈
潮流
飲食
旅遊
健康
中醫
西醫
保健
運動
商業
企管
創業
領袖
科技
科研
科普
影片
名家榜
灼見活動
關於我們
首頁
名家榜
編輯精選
編輯精選
灼見報道
中大醫學院證實改善腸道微生態 有效紓緩新冠後遺症
作者:
編輯精選
2023-05-23
中大醫學院研究團隊最新完成一項大型的三盲、隨機、安慰劑對照臨床研究,證實新冠後遺症患者透過服用中大研發的口服微膠囊活菌配方(SIM01)改善腸道微生態後,能夠紓緩不同系統及器官的後遺症徵狀。
灼見報道
溫港聯動,共謀發展!
作者:
編輯精選
2023-05-23
本屆大會以「溫港聯動·共謀發展」為主題,旨在秉承溫州賴以為本的「走遍千山萬水,想盡千方百計,說盡千言萬語,吃盡千辛萬苦」的「四千精神」,融合香港不屈不撓、自強不息的「獅子山精神」。
書海尋珍
新下層階級的出現
作者:
編輯精選
2023-05-21
美國與英國的大都會中聚集着大量的失業者、就業不穩定的人以及少數族裔的貧困階層。與其不同的是,日本直到最近都未出現這種現象。不過,在階級落差逐漸擴大的趨勢中,日本也出現了與典型勞工有顯著差異的底層階級。
書海尋珍
治癒歷史的創傷──從今日中國的視覺看清末
作者:
編輯精選
2023-05-20
與其為清末的屈辱而悲哀,倒不如為今天和當年的對比而自豪,這就是「復興史觀」的精神所在。
灼見健康
前十字韌帶撕裂 對運動有什麼影響?
作者:
編輯精選
2023-05-19
有醫學研究指出,只有小部分的韌帶受傷是由碰撞造成,大概70%的個案均屬於非接觸性扭傷。到底跳躍動作和自己的「無情力」能否足已扭傷韌帶?
灼見教育
香港學生閱讀能力 全球排名第二
作者:
編輯精選
2023-05-19
香港學生、家長和教育工作者表現出強大的閱讀韌性,讓香港成為全球少數沒有受新冠大流行影響而退步的地區之一。
灼見教育
城大第五任校長梅彥昌教授就職 冀重新定義大學角色
作者:
編輯精選
2023-05-19
梅彥昌教授在就職典禮中表示,希望讓城大能引領風潮、不隨波逐流,在未來世界中重新定義大學的角色。「凡此種種,只有一個目的,就是為香港的年輕人和他們區內的夥伴帶來希望,一起實踐理想和創造更美好的社會。」
人物志
共悟人間:朱銘博士的藝術修行
作者:
編輯精選
2023-05-18
生命苦短,藝術永存。朱博士登峰造極的藝術修為,仍在其雕刻作品和我們的回憶裏綻放光芒。
射鵰解謎
金庸用一生來寫一部偵探小說
作者:
編輯精選
2023-05-17
首先,金庸認為楊過需要有福爾摩斯的偵探頭腦,而這其實是在暗示讀者也同樣需要。當大家明白金庸的這個指引,便自然要去深入調查,連結線索,設想關係。
灼見創科
中大大豆研究項目隨天舟六號升空 香港首個於太空進行農業實驗
作者:
編輯精選
2023-05-16
中大團隊所研究的大豆固氮菌菌株「根瘤菌」已於日前(5月10日)由「天舟六號」貨運飛船搭載升空,並順利到達中國空間站。是次為本港首個於太空進行空間搭載實驗的農業研究項目。
灼見醫療
港大醫學院內科學系成立100周年 李家超:向抗疫英雄致謝
作者:
編輯精選
2023-05-16
今年是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臨床醫學學院內科學系成立100周年誌慶,為隆重其事,內科學系於5月13日(周六)舉行百周年慶祝活動啟動禮。
灼見創科
任詠華教授成亞洲首位學者獲頒授Bailar Medal
作者:
編輯精選
2023-05-16
香港大學化學學者任詠華教授獲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University of Illinois Urbana-Champaign, UIUC)頒授2023-24年度Bailar Medal殊榮。
灼見教育
全球高等教育有何值得相互借鑑之處?全球化下的大學面臨哪些困境與危機?──郭位教授大問於市與全球頂尖校長對話系列總結
作者:
編輯精選
2023-05-16
郭位教授擔任城大校長期間訪談了全球30位著名高等學府和6位中學的校長。在這一集,郭位教授將從大學的社會職能、全球化、教研合一和政教分離這4個範疇,總結並分享他對高等教育的理念。
文章摘萃
陶傑:查理斯登基大典後,世界又如何?
作者:
編輯精選
2023-05-15
英國年輕一代反王室的態度,與美國工農支持特朗普反白宮和東岸精英一樣,本質上都是一種民粹主義。英國左派認為王室是最腐朽的建制,美國中西部選民一樣認為,華爾街和民主黨也是壟斷國家利益的建制。
書海尋珍
伍桂麟:疫下的死亡與殯葬
作者:
編輯精選
2023-05-14
在世紀疫症下的無常和生離死別,需要有人作出紀念及一直反思,藉此機會從死亡和黑暗中找到生命的光輝。
書海尋珍
自成一派──只此一家,別無分號
作者:
編輯精選
2023-05-13
不再患得患失,不必結黨結派,說自己想說的話,成為自己的主人。不再懼怕與眾不同,也能甘於平凡知足,只此一家,別無分號。
灼見商業
大灣區低碳建築Top 100大獎圖鑑發布 冀推動綠色低碳發展
作者:
編輯精選
2023-05-13
大灣區低碳建築Top 100大獎圖鑑跟大灣區低碳建築Top 100大獎一樣以「碳中和」為主題,冀望推動社會及經濟改革,順應全球生態治理變革趨勢。
灼見教育
從「兩會」看國家發展:李慧琼議員與李子建教授對談
作者:
編輯精選
2023-05-12
「毋懼挑戰,把握機遇」──李慧琼議員和李子建教授在「從『兩會』看國家發展」分享會中,以此番寄語作結,勉勵年輕人。
灼見創科
趙汝恒、梅國威:校園通風系統智能化 有助實現碳中和
作者:
編輯精選
2023-05-12
樓宇建築佔全港碳排放超過50%,當中空調系統佔三分之一,因此建築節能減碳對落實碳中和目標至關重要。
灼見文化
教師,父親終身的職業
作者:
編輯精選
2023-05-11
父親已去,我唯希望在文字裏「留住」他。我把父親彌留之際我對他說的一些話收錄於此:思想者的生命是思想,這一代一代的學生中,一定會有些人將您的經濟學理論和思想傳承下去,這就是您生命的延續。
灼見金融
陳浩濂:本港外儲4300億美元 可保市場穩健發展
作者:
編輯精選
2023-05-11
中華總商會(中總)會員服務委員會5月5日(周五)舉辦專題講座,邀請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副局長陳浩濂擔任主題演講嘉賓,財庫局將致力與所有持分者合作,確保市場穩健有序發展和保障投資者利益。
灼見教育
《泰晤士高等教育》與城大合辦晚宴 向郭位校長致敬
作者:
編輯精選
2023-05-11
香港城巿大學校董會與《泰晤士高等教育》5月8日在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聯合舉辦晚宴,向即將卸任的郭位校長表示致敬。出席吉隆坡晚宴的嘉賓約有 120 人,其中包括城大校董會成員、顧問委員會成員、傑出校友等。
灼見文化
恒基辦多媒體互動展 AR 觀賞結合 NFT收藏
作者:
編輯精選
2023-05-11
恒基兆業地產集團於去年12月舉辦「築動你想像多媒體創作大賽」鼓勵大眾發揮想像。大賽成功徵集了數以百計創作,參加者來自不同背景,參賽作品均展現對未來的期盼,以及無遠弗屆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人物志
郭富城快樂童年 對明華「愛愛愛不完」
作者:
編輯精選
2023-05-10
郭富城從出生到長大,在明華大廈居住20年。他坦言當時生活上物質上都絕對不富有,一家七口,住在一個400呎單位,是有點擠,但卻是成長歲月中,最開心的一段時光。
灼見教育
遵理集團在貴州舉行DSE模擬試 1500考生參加
作者:
編輯精選
2023-05-10
疫情三年,內地優質大學對港籍學生的收生優惠政策,以及香港考評局宣布2024年開始在國內設DSE考點等種種利好消息,霎時間DSE課程在內地迅速發展,遵理集團4月在內地舉行的模擬試,規模為有史以來最大。
灼見教育
教研合一如何拓展知識傳遞 建立公平社會?大學科研成果如何轉化成商業應用推動創新?──郭位教授與澳洲昆士蘭大學校長對話
作者:
編輯精選
2023-05-09
本周節目,郭位校長會訪問澳洲的昆士蘭大學。大學始建於1909年,是昆士蘭州第一所大學。在100多年的歷史之中,昆士蘭大學為澳洲培養了眾多傑出人才,著名畢業生包括澳洲首位女總督昆廷.布賴斯等。
灼見政治
張炳良:區議會改制 模糊政治已去?
作者:
編輯精選
2023-05-08
張炳良表示區議會如何改制都好,總不能僵化視為政府地方管理上的依附/執行工具,官意主導一切,否則應乾脆廢除民選議席。保留部分民選議席,就擺脫不了「模糊政治」的色彩,這不以法定職能或長官意志決定。
司長隨筆
陳茂波:好玩好食 開心積極
作者:
編輯精選
2023-05-08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今年是擺脫疫情、經濟復蘇之年,積極樂觀的氛圍也有利消費和經濟,四月中發放的消費券和最近展開的「開心香港」系列活動,除了希望讓市民開心,也有助鞏固第二季度的經濟復蘇和市場的正面預期。
灼見醫療
新冠確診宗數反彈 孔繁毅:免疫屏障已建立 大型爆發機會微
作者:
編輯精選
2023-05-07
孔繁毅醫生表示,世界衛生組織宣布新冠疫情不再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衞生事件」,解除公共衛生緊急狀態,時間恰當,但他強調現時不代表疫情完結,需要繼續監察會否再有新變種病毒出現。
書海尋珍
馮唐:與自私的基因和平共處
作者:
編輯精選
2023-05-07
當我們意識到人都是帶着自私的基因,這個基因就是想繁殖,愛情、理想、神聖都是表象,從而感到這個世界的荒涼和冷酷時,怎麼辦?只能依靠智慧。
上一頁
32
33
34
35
36
37
38
下一頁
熱門文章
嶺南畫脈一代巨匠何永祥
益行
萬眾期待的GPT-5 對教育的四大結構性影響
馮穎匡
劉兆佳教授:高級公務員政治化計劃失敗 特首孤立無援? 中央決心重塑香港政治格局 如何培養新管治人才?
本社編輯部
專訪蔡若蓮:策略攻亞洲中東等地 建設國際教育樞紐
本社編輯部
阿咩正傳與鳳凰傳奇
陳家偉
從球場到未來 三人籃球賽塑造青年夢想
何劍輝
特朗普訪華背後突顯美國能源斷供戰略危機
何志平
例外論的崩潰乃必然
張建雄
中國國力的後發先至
張建雄
灼見名家十一周年論壇──國際新形勢下香港如何轉型
本社編輯部
舉報虐兒條例與推動長幼共融
陳家偉
紀念胡鴻烈博士與樹仁精神:改變命運的教育之路
來文
疫後經濟不似預期 公關王曾醒明助基層:勿以善小而不為
本社編輯部
逆市跨國合作 漫畫人張志偉:拓港漫重要一步 低成本維皮續新品
本社編輯部
規管網約私家車──最後一公里
羅祥國
世界不穩定之因
張建雄
世界運動會成都揭幕 規模最大 安檢極嚴 貝鈞奇:港全運會可參考接待管理
本社編輯部
從梁振英言論看香港路線
袁彌昌
活出敦仁博物 留政府資源給更需要的辦學人 孫天倫懷樹仁校監胡鴻烈、校長鍾期榮伉儷
本社編輯部
美國人眼中的特朗普、澤連斯基、馬斯克
張建雄
提示訊息
您已成功加入電子報名單.
Launch mod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