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種類紛繁,選擇就多,選擇多,學生就有更多的機會尋得就自己性格、喜好、能力等等更為合適的學校。
博雅大學以教導本科生為主體,其中心點在於學生的德智教育;綜合大學則往往把重心放在高層次的、專門的學術研究上。
環看今天綜合大學眾多的院校組成部分,往往是文理學院(arts and science)規模最大,學生最多。文理就是大學內博雅的課程。有些大學更刻意建立模仿博雅學院的建制組織,在校內成立不同的院舍。
時至今日,博雅學院的課程和設計,跟十九世紀或以前的傳統博雅,已很不一樣。譬如說,現在很多博雅學院都開辦了一些研究院課程,有些甚至設有商學院、法學院、教育學院等的專業學院,頒授碩士、博士學位…
綜合大學的出現,確是給傳統博雅學院一種前所未有的競爭和挑戰,博雅學院從此不再是學生們獨一無二的主流選擇了。
今天美國人日常用語中說上大學,都是說 going to college 而不說 going to university(例如:「我的女兒明年上大學了!」美國人會說:“My daughter is going to college next year!”),可見博雅學院傳統在美國社會文化的根深蒂固。
在美國,有超過1,800萬在讀的大專學生,其中就讀於博雅學院的學生人數,在35萬以下,即不到百分之二。然而,根據無數不同資料顯示,在美國,無論是政界、商業、學術、科技、藝術等各界行業裏的領袖人才,出身博雅學院的,卻是不成比例的多。
在談話中才發覺,原來他們是看到 liberal arts 裏 liberal 一字,作出了一種望文生義的詮釋:打起大旗鼓吹自由的學校,學生當然就容易養成自由放縱的風氣和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