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強核心肌群對日常活生活有著很多的好處,例如減少腰酸背痛症狀;增加身體在負重或跑跳時的平衡力和穩定性不容易跌倒,防止因大動作或勞損而受傷。(shutterstock)

什麼是核心肌肉運動?

核心肌群由腹腔內數個深層肌肉組成,作用是協助穩定腰椎和骨盆活動;強壯的核心肌群可以抵受由四肢回送的反作用力,和承受身體本身的重量,減低脊柱和腰椎負擔,維持身體的穩定性;最後附有鍛鍊核心肌群的方法。

代償只是暫時性的,假如傷害長久沒有解決,代償的肌肉會出現疲勞和酸痛。(Shutterstock)

何為代償?

代償是生物力學和物理治療科中一個常見的名詞,它直接從英語「Compensation patterns」翻譯過來,Compensation就有補償的意思。我們時常強調身體各部位的肌肉並非獨立行動的。

大嶼山愉景灣大白灣沙灘舉辦夏日祭活動。

夏日運動家庭樂

疫情持續數年,市民大眾都要保持社交距離,運動場所關閉,令運動量減少,肥胖更見普遍,確然是無可避免的事,但亦卻是我們重新出發,多做運動,保持「work-life balance」的好時機。

物理治療師會以自己的手和身體輔助,帶領和牽引病者的關節進行一些無法主動完成的動作,使到關節回復到正常的活動水平。(Shutterstock)

什麼是物理療法關節鬆動手法?

關節內部的活動過程比眼見的複雜,以肩膊的盂肱關節為例,能夠做到內外和前後伸展的大動作。過程中肱骨(上臂的主骨)的球窩關節會做出一些輔助動作,這些細小活動的暢順度,能直接影響到手臂最終可達到的活動範圍。

第10屆運動博覽開幕儀式。

普及運動

南非前總統曼德拉嘗言:「運動擁有改變世界的力量,它可啟迪心靈,它團結民眾的力量非其他活動可比,亦是年輕人都能理解的共同語言。」盼望香港的運動發展再創高峰,團結港人,令香港在國際體壇再放異彩。

今年,拿度已先後拿下兩個大滿貫冠軍:澳網及法網冠軍。在溫布頓,他有機會麼?(Shutterstock)

與拿度爭奪冠軍雖敗猶榮

在任何的大滿貫比賽,球手想脫穎而出,談何容易。用「過五關斬六將」來形容球手晉級之路,不算誇張。來到決賽,拿度對魯迪,是反高潮之戰。魯迪憑着一身好本領,打到決賽。然而,面對拿度,他的凌厲攻勢不見了。

只要有高球可打,什麼時候起床,不是問題。(Pixabay)

高爾夫球的二三事

高球沒有完美這回事。連職業球手都會犯錯,何況是我們這等業餘高球愛好者?職業球手比賽期間偶爾犯錯,可能輸掉那場比賽;我們偶然打得好球,可能就贏了那場「牙骹戰」。

跑友施性概定下「一公里儲一元」計劃,至今已完成超過70000公里,在這計劃下已捐款7次。

長跑10萬里

到底數以萬里,甚至跑達100000英里會否跑得「過龍」?曾向Aurora物理治療中心的創辧人楊慧博士請教「長跑長有」的絕招,她為跑友提供了3個訓練錦囊。

在限聚令未收緊前,「富貴跑友」隊長麥報根(Fergus)經常為隊友們籌辦慶跑聚餐。

疫下腳不停

在疫情下進行虛擬跑,確實需要更大決心與毅力,因為沒有補給,亦無觀眾夾道歡呼,憑的只是一點信念。為提升訓練強度和熱情,一些跑友甚至特別設計「主題跑」過「跑步癮」,繼續練兵。

「足球流氓」這種風氣,在歐洲大陸,歷史源遠流長,幅員遼闊。(電影Ultras劇照)

意式狂迷的浪漫和血腥

足球極端主義之風由1950年代初成,60/70年代冒起,到了80年代,已發展到由下一個世代接棒並主導的「新派極端主義者」。Ultras的種子,本來是全球球場上各處可見,只是在意國被昇華至最激版。

首次登上雞公嶺,上山一遊確是開懷樂事!

賞山樂事

現在疫情肆虐,由於未能外遊,不少人轉攻行山,排遣鬱悶。今年年初,我亦湊趣首次登上位於元朗與上水之間的雞公嶺,當日晴空萬里,上山一遊確是開懷樂事!

慶祝跑馬20年,感謝香港太古可口可樂贈送逾100支「水動樂」,祝大家也能在運動中找到快樂!

「跑馬」20年

回望過去的20年,從跑馬而來的得着甚豐,其中一件意外收穫,竟是「逆齡成長」。若然宏觀看看過去20年來,香港馬拉松的參加人數,亦可見其「成長」不少。

跑「馬」恩師楊子江贈我2002年的法國香檳Louis Roederer。

醉人馬拉松

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於令人享受的氣氛。小弟並非職業跑手,42公里的全馬確實既漫長又煎熬,所以在跑後不時與跑友小酌幾杯,無論是紅酒、香檳,抑或威士忌 (尤其山崎、響、Macallan)我都like。

在海邊的中山紀念公園,面積廣闊又開揚。(Shutterstock)

疫情下的淨土

我早已全力響應政府呼籲減少外出。但為了保持自己的身體狀況,挑選兩處空矌、平坦、廣種遮蔭大樹、面對大自然的大草坪,每天前往其中一處,步行大約45分鐘。

2020年,Eliza(中)聯同兩位律師的泳隊成功戰勝橫渡英倫海峽。

律界女飛魚

日復一日面對堆積如山的法律文件,只有游泳才能為Eliza帶來喘息的空間。她自大學畢業後多年來不斷在本港及海外參加先進分齡賽,亦曾在香港律師會屬下康體會擔任主席及其泳隊榮譽隊長,積極推廣運動精神。

老年人鍛鍊可以強壯肌肉,減少因肌肉力量不足而跌倒的風險。(Shutterstock)

長者操肌:四大理由

體力好的長者,就算80歲仍然行得走得,可以跟朋友享受戶外活動如行山。要能夠延續行得走得的活動能力,長者必須要積極做些肌肉力量的鍛鍊,也就是一般所說的負重或力量鍛鍊。

排汗量也受到外在環境因素影響,例如在冬天運動,因為溫度較低,讓身體較易散熱降溫,因此,流汗並不能作為運動量的單一指標,更不能以爆汗來做減肥指標。(Shutterstock)

爆汗運動

隨着數據科技迅速發展,一些手戴式配置工具便可以透過運動時排汗的乳酸鹽含量來估算運動量,就像心跳率、步數、血含氧量等等,給運動參與者多些即時參考數據。

Martin(左一)與跑友參與黃金海岸馬拉松。

老「馬」有火

隨着馬拉松愈趨普及,馬拉松旅遊由配菜變成美和的招牌菜。美和陪伴跑者38載,雖然Martin不斷「燒銀紙」,卻從未打算放棄旅行社,盡力開源節流,全因背後有一班跑友鼓勵。

要為精英運動員制訂一個合理的薪酬水平的確不容易,像這般棘手的工作,還是留給體院去做吧。(Shutterstock)

全職訓練,你願意嗎?

如果跟一位大學畢業,初入職做老師比較,精英運動員的收入相對不算吸引,因為大學畢業新入職老師平均月薪是31676元。話雖如此,如果扣除每月的衣食住行的開支,相信這筆收入剩下可以儲存的部分也不會太多。

日本人把堅忍、刻苦、韌力等國民特質,成功轉化為耐力跑的正能量。(Shutterstock)

日本的馬拉松風氣

日本人跑馬拉松的實力和傳統,絕不可小覷。單看60年代,1965年,世界11個馬拉松最佳成績,有10個都由日本跑手締造。日本領先歐美、東非等國家,接近半個世紀!

第1頁,共6頁 1 2 6

按類別瀏覽

Currently Playing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