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的職業經理人骨子裏是希望擴大業務版圖,而不是縮減業務,此無他,餅乾大小和報酬多少是直接掛鈎的,而報酬的數量級,又以認股權證為大頭,現金工資為零頭。 而對權證最敏感的,多數是併購時的刺激。
金融投資與產業投資有重疊的地方,也有不可照版煮碗的地方。競爭的環境不一樣,昔日的汗馬將士,不一定能適應新的戰事,改弦易轍,其實也是恆常態的一種。
有併購出身的職業經理人的收購型企業,最能挖掘具有協同效應的收購机會、最能識別被購企業的潛質、最能以「較」低或合理的價錢買到心頭好。所以他們作為併購型企業的總舵主,至少履歷上是沒有錯配的。
最合適做公司一把手的,是由熟識收購合併、對投資項目有高敏感度的併購專家;反而,由紅褲子出身、在企業內由低做起的産品專家、天才程式員、營銷能手、財會掌櫃等,不一定最能勝任今日着重外延拓展的企業新常態。
諾貝爾經濟學人邁倫·斯科爾斯(Myron Scholes)早前來港,現借此分享教授早前為一本關於9位知名對沖基金的著作所寫的後記(Afterword)。
米奇在2005年鯨吞彼思,2009年買入漫威,再在2012年收購盧卡斯影業,一氣呵成,7年下來,把多個標誌性的電影IP盡收麾下。三者當中,又以盧卡斯一役,風險最高。
迪士尼收購漫威後,本着尊重對家的心態,不干預管理,反而把漫威傳説中的5000名人物庫,發展成後來的7000個,增幅達四成!但後來出現了什麼事,令艾格強行架空漫威紐約總部?
從倒後鏡看事態永遠是最清楚的,但那些身歷其境的總裁主角,卻從來都是思前想後,每一步都如履薄冰,所以,漫威英雄殺入樂園,原來也有段歷奇。
2005年在風雨中走馬上任的羅拔·艾格臨危受命,從東方之珠得到啟發,在上任第一個董事會就提出要鯨吞彼思,更大膽的是,他明目張膽地告訴大家,對買來的業務,他將撒手不管。
儘管願景基金的大膽策略在矽谷面臨挑戰和非議,仍然有不少國際投資者相信其願景,並願意支持它投資於使用新興技術來破壞傳統行業的公司身上,而行業的定義可能包括創投業。
這屆世盃之中,35歲的美斯,在阿根廷隊有作賽的每一分鐘都在比賽; 更明顯的是,他觸球少了,他是旁觀者,在比賽中好像總是「心不在焉」,但幾乎每次觸球都為球隊帶來巨大的動力。
孫正義一向被矽谷中人和華爾街描述成只懂得撒錢,但在這最賺錢的一票中,卻現了一手砍價的談判技巧。也許很少人真有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的能耐,但這幾下過招,如果純粹用銀紙論輸贏的話,掌聲的方向理應相當明確。
陳奕迅主唱、詞人唐恬和曲者錢雷的《孤勇者》為何在內地深受小學生的喜歡?歌曲配合遊戲的設定,以未來「烏托邦」城裡最底層的少年人的歷奇為主軸,唐恬把抗癌的心路歷程寫進歌詞,像要把絕望的怒吼捶進聽衆的心臟。
獨角獸之所以令人興奮,因為它有許多未被開發的潛力、有讓設資人想像的空間,而假想的其中的一個維度,就是它們雖然羽毛未豐,但卻有作為收購合併的載體的潛能。
創投家有時會高談自己做創投的決策過程,是本能驅動,不是科學──即使是投資於科技科學的一門生意,歷來在決策的過程之中,原來也很有「反科學」的一面。
美国矽谷的創業投資作為一個生態系統,有兩個大流派。如果前面的一派是自由派,第二派就是實務派,他們實施財務控制,頭腦清醒,有接地氣,是現實主義者。
收購合併是企業外延發展或起死重生的手段,千禧年初由於大數據開始普及,憑藉多組數據庫和統計程式,提出了嬴家詛咒的説法。只是,當局者和旁觀者各有各忙,似未有同識。
追源遡古,美國的併購業或可從19世紀的約翰.摩根在銀行業、鋼鐵業和鐵路業的合縱連橫始,一浪接一浪,到2020年代,起碼有6、7次的潮漲潮退。
電影”White Tiger”以窮小子的發達路為故事大綱,富二代作襯托。兩人在貧窮和富裕、初心和隨波等二元之間抉擇,各師各法,並在生存和死亡這個終極結局中各走各路。
新書How to Win the World Cup近日出版。作為21世紀的工具書或手冊,其最大的問題是沒有引用大數據。但當中仍有奇趣見聞,如不時把國家隊領隊與球會領隊作比較。
巴拉姆「七夜成亨」的故事,不是一般的商業典範,而是叫「社會企業家」────一個反轉社會倫理、一手做成家破人亡、帶多少血腥而又不失黑色幽默的反社會商業奇跡的故事。
巴拉姆就以自己創業的成功和中國的發展為證據,自信心滿滿地宣布21世紀是「黃皮膚和棕色皮膚的世紀」,在這個「亞洲世紀」中,原殖民帝國,將退而成為宇內一眾的權力中心之一,而不是唯一權力中心。
電影《白老虎》(The White Tiger),雖然主線是講在印度的貧窮中平凡人向上爬的一些光怪陸離的經歷,但在一些細微之處,卻也帶出印度和中國大陸在經濟發展的道路上的不同之處。
今年的世界盃「搬龍門」,為今年的運動日曆提出了一些獨特的問題:當最大的單項體育賽事與傳統上最旺的聖誕節前夕的購物潮擦肩而過時,企業將如何適應?
坦夏格透過主動參與危機下儼如火鳳凰重生的試煉而贏得尊重,用行動證明自己不是個坐在大班椅上侃侃而談的謀士,而是隨時能上陣指揮的悍將,並強調團隊的使命,那怕是天皇老子也得其號令。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email protected]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