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實行的獨立外交政策與中國實行的外交政策有很多共通之處。人們普遍預計,馬克龍政府將加強與中國的經濟合作和戰略夥伴關係。菲律賓亦可能與中國建立更友好的關係,同時與美國保持軍事同盟。
李家超和他的新政府將肩負解決香港特區社會經濟矛盾和問題,一旦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局穩定、社會穩定、經濟發展回升,台灣的前途問題將成為中國中央領導層的政策重點。
李家超的政綱有遠見而且準確地應對了2019年動盪的社會經濟根源。他任命的司長、副司長和政治助理將如何與現有公務員合作,實現四大政綱,這從客觀的角度來看是必要的和可取的,但成效仍有待觀察。
西方近期對中所安全協議的反應,不僅是西方對所羅門群島傳統的殖民主義和霸權主義的產物,也是對「中國威脅論」認知的結果。
李家超及其競選辦面臨的挑戰,是通過具體的政綱贏得更多選委的心。那些輕視這次特首選舉重要性的批評者,忽略了中國式民主的「民主集中制」成分,香港也不會例外。
李家超參加香港特別行政區第6屆行政長官選舉,標誌着北京在其對香港政策上,採取以國家和制度安全為重中之重。但在重組香港分散的派系精英的統戰工作過程中,李家超挑選司局長和行政會議成員絕非易事。
習近平主席、李克強總理和王毅外長最近的一系列外交活動,顯示了中國外交政策的特點:對俄烏衝突採取更加政治中立的立場,呼籲歐盟尋求和平對話和解決烏克蘭問題,以及拒絕以「新冷戰」思維來處理國際關係等。
國家主席習近平3月18日與美國總統拜登視像通話,此前楊潔篪亦與沙利文會談。雙方會後報道反映兩國的側重點明顯不同:中國更重視美國如何處理台灣問題,而美國更重視中國如何處理俄烏衝突。
基本上,中國對烏克蘭危機採取了相對中立的立場,強調對話、談判及和平解決的必要性 ,並重申防止大規模人道危機的重要性,目的只是希望俄烏衝突能夠而且將會得到控制。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3月5日發表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內容表明中共以黨治國的體制,在國家發展策略上仍然非常強大、有效、堅定和具戰略性。香港和澳門都必須學習中央政府的處理方法,台灣問題明顯是下個目標。
在疫情尚未見頂的困難時期──據一些公共衛生專家預計,3月將達到疫情高峰期──《財政預算案》對本港產生了積極影響。
針對第5波疫情的戰爭已經在香港打響。儘管香港在檢測能力、隔離措施和住院方面存在嚴重不足,但前景仍然謹慎樂觀,主要是由於中央政府的堅定和綜合支持,以及全力動員廣東省和深圳市有關部門。
國家主席習近平2月6日在北京會見阿根廷總統費爾南德斯,雙方簽署關於深化未來50年全面戰略夥伴關係聯合聲明及共建「一帶一路」諒解備忘錄,顯示中阿兩國未來將在眾多領域深化合作,對兩國關係具有重大影響。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俄羅斯總統普京2月4日在北京會晤,簽署了一系列合作協議,包括減貧、糧食安全、抗疫和疫苗、發展籌資、氣候變化、綠色和可持續發展、工業化、數字經濟、互聯互通等重點合作領域。
習近平1月18日在北京召開的十九屆中央紀委六次全會上強調,黨的幹部和領導必須堅持廉政原則,以使中國共產黨能夠並繼續享有高度合法性,從而能夠在中國長期執政。
據報道,大灣區的城市將吸引香港和澳門的體育協會參與廣東省的體育發展。如果是這樣,香港、澳門、台灣的足球協會應該把握這個黃金機會,與內地城市組成一個新的足球聯盟,定能受惠於多贏的局面。
RCEP被形容為最大的貿易集團,佔全球GDP的30%,預料推動地區內的貿易額升高約420億美元。所有參與RCEP的國家總人口為22.7億,最終目標是所有成員國實現90%以上貨物貿易零關稅。
12 月 19 日舉行的香港立法會選舉,建制派贏得壓倒性勝利。儘管提名、協調和動員的自上而下性質,說明了中國式民主的成功,但之後會對香港的民主及台灣2024年總統大選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俄羅斯總統普京12月15日再度舉行今年第二次視像會晤,就六大主要合作領域達成共識,包括:共同對抗新冠疫情、能源供應、區域合作、強化金磚國家合作及國際和平安全等領域的合作。
如果澳門能將賭場特許經營「貴賓廳」的危機轉化為激發澳門優勢和潛力的大好機會,當地「經濟適度多元化」可能會取得重大突破,從而最大限度地減少傳統上對賭場資本主義的過分依賴,獲得更健康、更均衡的經濟發展。
11 月 29 日中非合作論壇開幕,中國宣布將在公共衛生、扶貧、貿易促進、投資、數字經濟、綠色發展、基建設施、人文交流,以及維護和平與安全,為非洲國家發展作出貢獻。
廣東、福建和海南自貿區的深化,對港澳台地區的經濟和地緣政治具有重要意義。 經濟上,港澳更緊密、更快地融入大灣區,有利於廣東自貿區的加速深化進程。
11月19日資審會宣布選委會成員提名的154人中,153人被裁定符合資格,獲准參加將於12月19日舉行的立法會選舉。同時是全國人大代表或政協委員的候選人,以及30歲上下者是否更有機會當選?
11月8日至10日,中共十九屆六中全會在北京召開,並通過第三份歷史決議,總結了中共過去的奮鬥歷程和取得的成就,使黨的現任領導人及其政策措施具認受性,同時勾勒了中共未來政策方向的基調。
《廣東省教育發展「十四五」規劃》旨在提高高等教育競爭力、提升國際地位、省內人才素質、加強知識基礎和科研產出、建設部分省內高校成為一流大學的高等教育發展規劃。充分利用港澳兩地的研究優勢,實現長遠雙贏。
香港海關透露,2021年初至10月底共破獲81宗走私案件,涉案金額高達21億港元,較2020年1至10月同期增加兩倍。港澳海關和內地海關與走私集團的「貓捉老鼠」遊戲顯然在繼續。
高級督察林婉儀的不幸殉職,促使香港警方與內地和澳門警方加強合作,共同打擊跨境走私活動和犯罪團伙。通過情報共享活動和聯合反走私行動,海上走私活動得以暫時遏制。
中共總書記習近平9月26日給新當選的國民黨主席朱立倫發賀電,這是繼2015年1月17日朱立倫當選國民黨主席之後的慣例。表明中方期待海峽兩岸兩黨短期內應該並將會加強合作。
台北尋求加入CPTPP,但不接受「九二共識」。然而,加入CPTPP有隱藏的經濟成本,因為台灣農業界可能會受嚴重影響。
如果粵港澳大灣區規劃以融合港澳的方式來塑造、構建和發展,那麼橫琴─澳門和前海─香港的一體化,很可能分別在2049年和2047年發展成可能的邊界合併。
儘管拜登在與習近平的通話中提到,美國無意改變一個中國政策,但美國將如何處理台灣問題仍有待觀察。9月19日,有消息指美國政府可能允許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更名為台灣代表處。此舉是否會惡化美中關係仍有待觀察。
中國政府「共同富裕」的目標要求政府對社會和經濟的關鍵領域進行有效干預,現在應否以更積極的方式檢討香港的稅制,以實現共同富裕的最終目標,但又不真正損害富人的利益?
有人擔心,如果《反外國制裁法》納入港澳《基本法》嚴格執行,可能會削弱部分外國投資者,尤其是銀行家的信心。對此,《反外國制裁法》仍然有很多細節問題尚未討論,延遲表決可能是好事。
未來幾年,政治不確定性將繼續籠罩着北京與台北的關係,9月即將來臨的國民黨黨主席選舉是首場考驗,將直接影響短期內的兩岸關係。
儘管港澳警方經常呼籲市民警惕網絡詐騙,但仍有不少受害人上當──證據顯示,很多受害人落入愛情騙子的網絡詐騙陷阱時,情感遠勝於理智。
與毒品相關的犯罪活動最近在香港變得更加突出,犯罪集團正在使用更加隱蔽和複雜的生產、販運和交易方法。 鑑於吸毒和販運毒品現象普遍存在,內地、香港和澳門執法部門必須加強跨境合作,共同執法,打擊毒品犯罪。
習近平表示,中國共產黨將推動建設新型國際關係,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以中國的新發展為世界提供新機遇。
愛國主義教育的正式啟動,是2020年6月下旬《港區國安法》頒布後本港恢復穩定的顯著特徵。10年後,香港年輕人無疑會比他們的上一代更愛國。
10月1日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7月1日是香港特別行政區回歸祖國24周年、12月20日是澳門回歸22周年,在這個情況下,三地警方聯合執法維護粵港澳治安具有特殊意義。
缺乏可以豐富年輕球員經驗的國際和地區比賽,是港澳台三地足球隊最突出的問題。成功之路沒有捷徑可走,但足球水準的提升,仍然是港澳台地區體育發展、社會凝聚力和治理能力的可靠指標。
內地對高價食物、奢侈品、瀕危物種的需求持續存在。正值全球許多地方都仍在苦苦對抗新冠病毒之時,這種新的跨境走私模式似乎無法避免,但也說明利潤厚、風險高的跨境走私活動有很高的適應力。
香港的教育改革者認為,只是培養學生「批判性思考」而沒有領會中國文化傳統和國民身份的通識科,是一種相對「不愛國」的課程設計,必須在新課程中予以糾正。
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國民身份認同和國家安全教育,已成為近日香港教育改革重點。在中國歷史科中分初中和高中兩個層次進行,課程改革旨在提升香港學生的國家認同、愛國主義情懷,以及對香港與中華民族歷史淵源的了解。
終審法院首席法官張舉能5月18日至21日率團訪問北京,香港特別行政區的高級司法官員與負責香港《基本法》的內地高官交換了意見,這是一種罕見的,但未來也許是一種嶄新而重要的交流方式。
香港有望繼續發揮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獨特性,從而提升大灣區在國家發展和開放政策中的作用。澳門在區域合作的政治經濟中也是一樣。因此,澳門與大灣區之間更緊密的合作,未來將優先考慮如何最大地發揮澳門的潛力。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contact@master-insight.com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