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 Jan 03 2025 23:59:59

洪 蘭

現任中央大學講座教授、台灣聯合大學系統講座教授、台北醫學大學講座教授。1969年台灣大學畢業後,即赴美留學,取得加州大學實驗心理學博士學位。曾在耶魯大學哈斯金實驗室及加州大學爾灣醫學院神經科接受博士後訓練,之後進入聖地牙哥沙克生物研究所任研究員,並於加州大學河濱校區擔任研究教授。1992年回台任教於中正大學心理所,為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創所所長;

研究、講學之餘,致力科普書籍的譯作,已翻譯50多本生物科技及心理學方面的好書。近年來有感於教育是國家的根本,而閱讀是教育的根本,更致力於閱讀習慣的推廣,足跡遍及台灣近千所中小學。

退休不悲觀 人生65才開始
作者:洪 蘭2018-03-17
「活到老學到老」是有科學根據的!研究顯示,65歲是人生智慧的巔峰。帶著不老的心,必能活出有價值的退休生活。
以色列能,我們怎麼不能?
作者:洪 蘭2018-03-10
以色列在短短的幾十年間,成了國際不敢蔑視的國家,除了做事的態度,我們沒有差他們什麼,以色列能,我們怎麼不能呢?
預防失智症,心理因素大有關係
作者:洪 蘭2018-03-03
面對「失智症」這個世紀殺手,只有盡人事,聽天命:過去孝順父母是買大電視給老人家看,現在知道看電視是被動的接受資訊,對大腦沒好處。平日多用腦,維持神經細胞功能的「認知儲備」可能有幫助。
向因教育而均富的社會看齊
作者:洪 蘭2018-02-24
飢寒會起盜心,一旦最基本的溫飽不能滿足,社會便不安定,貧富差距拉大,戰爭就會起來。
生死關頭 你會搶救什麼
作者:洪 蘭2018-02-17
我也好奇,對現在的年輕人,什麼才是重要的?
年輕不睡,老年失智
作者:洪 蘭2018-02-10
年輕時,生活規律,有節制,盡量保護自己的大腦,不要老時後悔莫及。
發呆、放空,讓你更有創造力
作者:洪 蘭2018-02-03
大部份的老師和家長都不喜歡孩子發呆,只有芬蘭人例外。
小事,不可輕忽
作者:洪 蘭2018-01-27
一個公司的盛衰,員工是關鍵,萬一聘進一個品德不好的人,不但會拆散原來的團隊,還會「養老鼠咬布袋」。
曾經擁有,不如從來沒有
作者:洪 蘭2018-01-27
演化使人腦不喜歡「失去」的感覺,從未擁有過某事物所造成的心理不平衡,遠較得到之後再被剝奪還來得小。
別滑手機了!親子共讀能提升孩子的專注力
作者:洪 蘭2018-01-20
孩子在旁邊時,你經常滑手機嗎?研究發現,每天花一點時間與孩子練習閱讀,就能提升小孩的注意力、表達力和情緒控管。
留住人才,要禮遇不要防禦
作者:洪 蘭2018-01-13
連加薪也留不住好人才,問題可能出在把人「放錯位置」。工作若有機會發揮所長,自然不會想離開。
十一小時不夠睡,有害勞工身心
作者:洪 蘭2018-01-06
勞工輪班休息時間間隔多久才合理?大腦必須透過睡眠,才能調解日常壓力,睡不夠的勞工,情緒壓力恐成未爆彈。
沒有尊嚴,談什麼付出?
作者:洪 蘭2017-12-30
社會要進步,絕對不是靠否定他人的付出。因為,沒尊嚴又吃力不討好的工作,沒人要做。當你否定別人時,又怎能期待他甘心為你賣命?
打罵教育誤了孩子一生
作者:洪 蘭2017-12-16
我們打罵孩子都說是「為你好」,但即使立意良善,卻會嚴重打擊孩子的自尊心 ,導致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留下更大的隱憂。
培養文化自信讓孩子有「根」
作者:洪 蘭2017-12-09
國家的教育除了提升公民素質、孕育人才,重要的是讓人民認識歷史文化,找到自己的根,才能展現文化自信,建立國家的身分認同。
寧吃過頭飯,莫說過頭話
作者:洪 蘭2017-12-02
無心的惡作劇,能讓人莞爾,也能釀成大禍,從古代警世寓言,和現代社會新聞可見一斑。別讓自己因為一時戲言,成為悲劇主角。
教出高EQ孩子 要從幾歲教起?
作者:洪 蘭2017-11-25
震驚社會的台大潑酸案告訴我們,孩子的EQ應從小培養,不該忽略學前教育。但一切的前提,是先給老師一個好的教學環境。
求學時期的朋友 決定你的人生
作者:洪 蘭2017-11-18
人的社會化是和同儕完成的,年輕人尤其易受到朋友影響。在求學時期,團體生活正好學習與人相處,幸運的話更可能遇見一輩子的好夥伴。
提供政客騙選票的方法
作者:洪 蘭2017-11-11
富人要有快樂感,政府必須不停的一點一點減稅,而窮人只要三不五時,加一點薪水就能一直維持對政府的好感了。
毀譽如殺人,媒體吸睛更要良心
作者:洪 蘭2017-11-04
名譽是人的第二生命,名譽跟信用一樣,你要一直不停的堅持,才會累積出好名譽和信用,但只要一次不誠實,這個千辛萬苦築成的鷹架就倒下來了。
沒了董狐筆,誰來維持公義?
作者:洪 蘭2017-10-28
目前台灣的確沒人敢講真話,因為一出聲,便被圍剿,累及祖宗八代。
2年學會說話 卻要用一生學不說話
作者:洪 蘭2017-10-21
人只能做自己,不然就交不到真心的朋友,因為沒有人會跟虛偽的人交往。
文言文,先人的智慧遺產
作者:洪 蘭2017-10-14
國文的根基愈好,看古書的能力愈強,愈能體會到做一個中國人的驕傲。
恢復傳統文化,才能避免黑心食物
作者:洪 蘭2017-10-07
為什麼有人敢昧着良心去賺這種黑心錢?舉頭三尺不是有神明嗎?天打雷劈的老人教誨到哪裏去了?
烹飪藝術的極致
作者:洪 蘭2017-09-30
要吸引觀光客,我們得有文化,飲食是一個,戲劇是另一個。
閱讀是習慣不是本能 須從小培養
作者:洪 蘭2017-09-23
這些社會百態若沒有透過小說去濃縮,人一生哪有那麼多時間去體驗?
默默拉縴救大船 你不孤單
作者:洪 蘭2017-09-16
拉縴時一定要打號子,這號子便是使大家拉的力量集中,不會因為步調不同而被抵銷掉。
簡單就是美 文言文很潮的!
作者:洪 蘭2017-09-09
李光耀說:在講求效率的廿一世紀,新加坡的國民必須要有快速吸取訊息的能力和正確表達自己意思的能力。
激發孩子的身體韻律節奏
作者:洪 蘭2017-09-02
一開始小朋友會吵鬧,這位示範的年輕人並未大聲吼說:「安靜,不要吵」,他只持續的拍手,微笑不語。
心快樂 身才會健康
作者:洪 蘭2017-08-26
傷風感冒不是絕症,流幾天鼻涕不會怎樣,但被拋棄的恐懼卻是久久忘不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