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 May 19 2025 13:49:57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
政局
香港
中國
台灣
國際
教育
親子
幼兒教育
小學
中學
高等教育
國際教育
文化
文學
歷史
藝術
語言
影視
音樂
財經
投資
地產
金融
生活
心靈
潮流
飲食
旅遊
健康
中醫
西醫
保健
運動
商業
企管
創業
領袖
科技
科研
科普
影片
名家榜
灼見活動
關於我們
政局
香港
中國
台灣
國際
教育
親子
幼兒教育
小學
中學
高等教育
國際教育
文化
文學
歷史
藝術
語言
影視
音樂
財經
投資
地產
金融
生活
心靈
潮流
飲食
旅遊
健康
中醫
西醫
保健
運動
商業
企管
創業
領袖
科技
科研
科普
影片
名家榜
灼見活動
關於我們
首頁
名家榜
顏雋
顏雋
攜手扶弱基金委員、慈善機構董事、智庫研究員及社企創辦人,多年來致力於社會創新項目,推動跨界合作,解決學界難題。
香港教育3.0
教育齊改革 跨界同發展
作者:
顏雋
2024-10-25
截至2023年7月31日,共有30183人通過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來港工作。在人才數字回升的情況下,筆者認為現時正是計劃、穩固本地人才庫的最佳時機。
香港教育3.0
怎樣有效實踐校本管理制度?
作者:
顏雋
2024-08-01
筆者認為校本管理要有效實踐,辦學團體必須擔任一個積極進取、務實有為的角色,而教育局應為此訂立行政準則,令辦學團體及法團校董會能領導學校推展優良教育。
香港教育3.0
淺談教育局對教師的職涯規劃
作者:
顏雋
2024-03-28
筆者認為香港教育界肩負起培訓愛國愛港人才的主體責任,因此對教師的遴選、培訓及晉升之主體責任理應由官方主導,校內人員則負責恆常監察,香港的教育界才可恆久、穩定地發展。
香港教育3.0
香港教師培訓3.0如何提升專業效能?
作者:
顏雋
2023-11-23
筆者認為教育局應訂立明確指引,讓學校、辦學團體,以至社會各界也可參照官方標準,從而多方面提升教師專業能量,讓教育界更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香港教育3.0
人工智能發展勢頭下 香港教育工作者使命轉變
作者:
顏雋
2023-10-26
我們對教育從認識到實踐都存在一種系統性的偏差,這個偏差就是我們把教育等同於知識,並局限在知識上。因此我們必須面對一個重要的方向性問題:在人工智能的發展勢頭下,我們應當如何重新定義未來人才?
香港教育3.0
新時代下的價值觀教育發展模式
作者:
顏雋
2023-10-06
筆者認為跨學科的專題研習,是價值觀教育的具體實踐方案。跨學科的專題研習不但可作為學科學習的延伸,更可培養學生協作、分析判斷及實踐的能力。
香港教育3.0
青年人才如何融入香港在國家新發展格局的戰略定位?
作者:
顏雋
2023-08-17
青年宜放眼大灣區的區域協作可能,及早融入大灣區建設,從而提升自身的競爭力與經濟實力。
香港教育3.0
塑造香港的未來學校
作者:
顏雋
2023-07-20
香港作為國際城市所面對的機遇及挑戰日益增加,本地的人才培育刻不容緩。香港學校明確的正規教育框架已不能滿足未來教育的需要。
香港教育3.0
在完善地區治理下,靈活運用區議會的教育資源
作者:
顏雋
2023-05-25
學校應運用現有教育資源結合地區實力,大力推動學生參與由區議會協調的中外藝術文化、康樂及體育活動、環境優化活動,讓學生參與社區,成為積極學習者,進而成為優秀人才。
香港教育3.0
培養學生智慧 活用人工智能 應對新時代
作者:
顏雋
2023-03-30
從統一化及通俗化,走到新時代的人才培訓,教育工作者需要善用時代性的工具,優化教學重點,才可踏入新里程。
香港教育3.0
大統戰工作格局之下 香港教育的創新需求
作者:
顏雋
2023-01-19
後疫情時代正是聯繫地區建制組織與學校的最佳時刻。地區建制組織具有足夠的社區網絡,跟商會、鄉事、政界、民生組織亦有緊密聯繫,加上不少學校具有社區所欠缺的實驗空間與創科設施,兩者互補不足。
香港教育3.0
提升青年資訊素養 推動國家安全教育
作者:
顏雋
2022-11-03
在香港的統戰工作,除了聚焦於香港市民外,還需要善用香港一國兩制的優勢,對外輸出國家軟實力,擴大知華友華的群體。
香港教育3.0
以閒置校舍建構青年創業及置業台階
作者:
顏雋
2022-10-06
筆者建議把近期閒置校舍改建成孵化基地及人才公寓,以最低的成本、最快的速度、最高的效益協助青年創業,以務實有為的支援推動香港產業多元化。
香港教育3.0
如何結合學界資源及優勢推廣國安教育
作者:
顏雋
2022-09-08
筆者認為由教育局主動提供正確的硬性資料,作為學界進行高質量國安教育的養份,能有效減省學界憂慮,同時提升教學效能。
熱門文章
國際優才狙擊手 上天下地唯我獨尊
何劍輝
美商務部祭出霸王條款 打壓中國AI科技發展
本社編輯部
中國最終對手是美元霸權
陳景祥
第五屆腹有詩書比賽第二回合次輪 油天(海泓道)、培正、奉基千禧、英皇成功晉級
本社編輯部
女強人、好醫生是怎樣煉成的?
張灼祥
緬懷時代的智者──奈伊教授
黃賢
從2025大阪世界博覽會 看科技創新與教育
何劍輝
蘭遊世界──神州系列之廣西篇
朱劍虹
媽媽的味道 成為跨國水餃事業
陳家偉
道聽塗說的故事:性感小三「金多寶」絕情分手大陰謀
李偉民
俄烏和談
蔣匡文
特朗普對亡國之兆無感
張建雄
修行在紅塵 善經濟是企業領袖的道場──訪新加坡船王第四代曹慰德
本社編輯部
初五和牠的夥伴們
陳家偉
香港女飛人陳佩琦
陳家偉
進入AI世代須經歷的三個學習轉化──是時候重塑學習的定義
徐俊祥
休戰90日!中美互劈關稅 對華由145%降到30% 對美大劈至10%
本社編輯部
反思視光師在《輔助醫療業條例》的地位
編輯精選
東江水的一個家
廖書蘭
印巴空戰改變世界軍火格局
張建雄
提示訊息
您已成功加入電子報名單.
Launch mod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