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 Jan 03 2025 23:59:59

馬國川

財經雜誌主筆、財經評論刊執行主編、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秘書長。1971年生,河北威縣人,曾供職於中國改革雜誌社、經濟觀察報社。多年關注和研究中國改革進程,採訪國內外知名人物。香港中文大學前校長、著名社會學家金耀基先生評價說:「馬國川有媒體的專業修養,對時代性的課題有敏銳的觸悟與捕捉。」(見《沒有皇帝的中國》序言,牛津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出版《大碰撞》(新華出版社,2006年)、《風雨兼程》(三聯書店,2008年)、《我與八十年代》(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9年)、《沒有皇帝的中國》(牛津大學出版社,2011年)、《重啟改革議程》(與著名經濟學家吳敬璉先生合著,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3年)、《看中國》(中信出版社,2015年)等作品。

田村直臣:說自己國家壞話的日本人
作者:馬國川2022-06-30
「不許說自己國家的壞話」,沒有能夠維護所謂的「國家形象」,反而使得國家形象更顯得野蠻,而且遲滯了問題的解決,造成數不盡的人間悲劇。
追尋歷史的河床──日文版《明治維新的教導》序言
作者:馬國川2020-12-10
由筆者編寫的《明治維新的教導》日前在日本正式出版。這本書站在一個外國人的角度講述了日本明治維新時期的歷史,並為應如何看待如今的中國提供了一些參考。
讀日本,問國運
作者:馬國川2020-05-10
每當我閱讀日本之時,有句話總時時迴蕩在耳邊:日本是中國的鏡子,也是中國的鞭子。以日本為鏡子,中國可以知道自己的進退得失;以日本為鞭子,中國可以讓自己保持警醒。
梁錦松:教育要適應變革,教給年輕人應對挑戰的本領
作者:馬國川2017-03-03
未來充滿不確定性。教育要適應變革,教給年輕人應對挑戰的本領
中國經濟要避免日本的覆轍——專訪日本經濟學家津上俊哉
作者:馬國川2016-08-21
30年以來日本經濟走過的道路,中國需要汲取的教訓很多。中國經濟不要追着日本走,不要重複日本走過的路。「日本的一個教訓就是,對不良債權絕不能假裝處理好了。在沒有真正解決不良債權之前,經濟是不可能真正好轉的。」
中國經濟要避免日本的覆轍——專訪日本經濟學家津上俊哉
作者:馬國川2016-08-21
30年以來日本經濟走過的道路,中國需要汲取的教訓很多。中國經濟不要追着日本走,不要重複日本走過的路。「日本的一個教訓就是,對不良債權絕不能假裝處理好了。在沒有真正解決不良債權之前,經濟是不可能真正好轉的。」
中證監首席「外腦」梁定邦:股災一年後的反思
作者:馬國川2016-06-21
梁定邦目前仍然擔任中國證監會國際諮詢委員會委員。這位中國證監會的首席「外腦」建議,監管機構應該相對獨立,擴大調查權和執法權,同時完善基礎信息問題,和世界接軌,「這樣,中國的證券市場才可能健康發展。」
中證監首席「外腦」梁定邦:股災一年後的反思
作者:馬國川2016-06-21
梁定邦目前仍然擔任中國證監會國際諮詢委員會委員。這位中國證監會的首席「外腦」建議,監管機構應該相對獨立,擴大調查權和執法權,同時完善基礎信息問題,和世界接軌,「這樣,中國的證券市場才可能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