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事,盡付笑談中──《末戀.無愛合約》觀後記
《末戀.無愛合約》的英文是"Loveless Romance",Romance往往與愛掛鈎,沒有愛Loveless,又怎麼可以叫Romance呢?
《末戀.無愛合約》的英文是"Loveless Romance",Romance往往與愛掛鈎,沒有愛Loveless,又怎麼可以叫Romance呢?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發現一種名為「巨噬細胞向神經元樣細胞轉化」(MNT)的新現象,會在肺癌微環境中產生痛覺神經元,導致癌痛出現,意味MNT或可成為原發性癌痛的精準治療靶點。
中大醫學院研究突顯良好糖尿病管治的重要性,定期監測以避免血糖水平的波動和肥胖,以及早期使用器官保護藥物,如RASi,以降低包括癌症在內的致命風險。這對於年輕、面臨長期病程的糖尿病患者尤其重要。
對於有興趣進一步了解自然界的人來說,mRNA一直是令人着迷的研究對象,但它幾乎不受臨床研究人員的重視。它是如何被發現?又為什麼成為了對抗新冠病毒的重要疫苗成分?
亞洲兩大癌症基因檢測龍頭「行動基因」(ACT Genomics)及「善覓」(Sanomics)日前正式宣布合併,兩家公司均落戶香港科學園內,合併後將為亞洲、大灣區增添一個綜合腫瘤診斷基地。
乳癌是三大殺手之一,大家應該如何及早應對?今集《妙手仁心》湯偉聰醫生請來多年老友柳漢榮醫生為大家剖析,萬勿錯過。
郭亨基可算是音樂的癮君子,無論身在何處,只要看到有手風琴演奏,必然駐足靜觀。桃花潭水,只有真正把音樂融入生命的音樂家才會散發出如此醉人的情懷。
世界權威科學期刊《自然生物科技》選出2019年全球20位頂尖轉化研究科學家,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盧煜明教授及江培勇教授是名單上唯一來自亞洲學府的學者,盧教授更是連續第四年獲此殊榮。
城大研究團隊開發嶄新檢測方法,能夠檢測活細胞內與非編碼RNA(核糖核酸)結合的蛋白質。這項新技術有望應用於癌症診斷與幹細胞研究,甚至有助找出治療新型冠狀病毒的潛在藥物靶點。
一個健康細胞為何會突然癌變?原來發炎最容易引致癌症?《小培解百病》一連四集會為你分析癌症成因、化療、電療、鏢靴藥等等與癌症相關的題目。關心健康的你,一定不能錯過﹗
理大醫療科技及資訊學系助理教授馬進恒博士及其團隊一項最新研究發現,為自噬研究的指引及正在進行的自噬及血液學研究帶來啟迪,研究人員或需重新審視與現有癌症治療藥物相關的研究。
盧煜明教授和趙慧君教授憑藉癌症及胎兒診斷範疇的技術,獲選「2018年全球20位頂尖轉化研究科學家」。他們是名單上僅有來自香港的學者,盧教授更是連續第三年獲此殊榮。
Maria說科研的樂趣,無窮無盡:「一走進實驗室,空間看來細小,裏面的學問可大,夠我忙一輩子了。」Maria是第一位成功提出修復哺乳類動物基因組(genome)具可能性的學者。
在抗癌戰爭中,他唯一生存的機會是與他的醫生合作。但對付他的新陳代謝,他必須靠自己。癌症是人體的蛋白質新陳代謝出了問題,就如糖尿病是人體的澱粉質新陳代謝出了問題一樣。
看着琳琳的重生之路雖然不容易,但有我們醫療團隊為她披荊斬棘,有志工當她的後盾,最重要的是她勇敢接受所有治療,都讓我很佩服,也很感謝,她忍受一般人所不能承受的兩次長時間手術,是位堅強的母親。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email protected]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