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加外交風波,令整個西方陣營及印度處於尷尬境地,這原本給予中國一個挑撥離間印度與西方關係的絕好機會,但可惜近日中國對印度的態度也日趨強硬,最新的中國標準地圖更引發出新的一輪外交風波。
香港珠海學院一帶一路研究所所長陳文鴻教授認為,美國承繼不少西歐列強歷史上遺留下來的影響,要推翻美國霸權,必然會碰到西方整體的反對、反抗。
西方警惕俄羅斯,是因為彼得大帝形成的沙皇霸權,只懂得向外擴張,不懂得內部價值觀的提升。現在遠東多了另外一個現代版的康熙大帝,聯手向沒有路易十四的英美歐洲發動進攻。
日本不理會鄰國反應,堅持排放核廢水。香港城市大學客席教授陳鳳翔與讀者回顧日本過去多年與中國的歷史。一起聽聽他的分析。
譚新強指出,如BRICS最大心願是去美元化,挑戰美元霸權,那麼中國和印度既為最大成員國,就責無旁貸,必須逐步開放資本帳,提高有效實際的美元替代貨幣,才真正有機會挑戰美元霸權。
二戰結束以來,世界從未經歷過像今天如此既深且廣的地緣政治動盪,以致各國的社會、經濟都受到重創。要找到走出困境之路,一條線索是弄清霸道與王道的分別。一起聽聽雷鼎鳴的說法。
術數名家文相濡以九星卦象看2023下半年世局,認為美國將步入衰退,中國前景則歌舞昇平,香港要依靠國家才大有可為。一起聽聽他的分析。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金磚元首峰會講話,國際規則要依據《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由大家共同書寫、共同維護,不能誰的胳膊粗、嗓門大,誰就說了算。更不能拉幫結夥,把自己的「家法幫規」包裝成國際規則。
2023年,中國人均GDP 11560美元,印度人均GDP 2085美元,兩者相差了5.5倍,但「印度崛起派」仍然大吹法螺。不錯印度以人口是增長快於中國,大家都14億人了,只是互相超越而已。
金磚國家創立之初,是考慮到美元在全球金融體系的主導地位對新興國家不利。正如奧尼爾所稱,無論(美聯儲)為了美國的利益決定做什麼,新興經濟體都受到這種周期性、且永無止境的扭曲,美元霸權窒礙它們發展模式。
中國將來的經濟會繼續高速增長,但我相信她對降低堅尼系數的影響力會慢慢下降,原因是中國已進入高收入階段,收入的繼續上升,不會拉近窮國與富國的差距,甚至有可能把堅尼系數再提高。
2023年4月,英國顧問公司發布的GDP比重(以PPP計),金磚國31.5%,G7 30.7% ,金磚五國首度超越G7。西方不要參加,只自蒙其損,世界只能「和而不同,和諧共生」,一個「和」字主導全球。
林毅夫相信,通過結合粵港澳大灣區各市的比較優勢,形成競爭優勢,提高區域生產及收入水平,在國內國際市場成為新的增長動力源,香港也望重新超越新加坡,在國家民族復興及中國式現代化征程中,起到引領作用。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邪不勝正。對於加拿大的政客如莊文浩的言論,我只能寄予可憐與同情。相對地,有些移民多年的下一代華裔,卻熱切地想多了解中國與中華文化,努力尋根!
美國近年在制裁中國的同時,也大大傷害了自己的利益?中國的高科技發展進步神速,哪些領域已經超越美國?香港科技大學經濟學系榮休教授雷鼎鳴分析背後原因,一起聽聽他的分析。
美國的銀行危機令美國商業銀行的總存款在2023年4月12日下跌至17.38萬億美元,即使中國GDP也許比不上美國,但中國商業銀行的存款卻老早超越美國,此次美國的銀行危機,是否會改變投資觀呢?
環球貿易數據,排名劇變震撼。「逆差」代表出口相對弱勢,美國及盟國竟多墜谷底,差額巨大。而看順差國,中國在極點再跳升,增加約50%至近9,000億,未來貿易市場會如何發展?
3月真是個不平凡的月份,在眾多事件中,無疑AUKUS協議及中俄會談最為重要。簡單來說,兩者都涉及深遠的地緣政治發展,對一個兩極世界(bipolar world)的成形及持續,有極巨大影響。
2023年4月,馬克龍訪華,在廣州松園上了一場文化盛宴,品茶聽曲。返回法國途中,就說出歐洲人要自主,不當美國附庸,更提台灣問題,不站邊美國。可見這一曲「高山流水」嘆知音,馬克龍聽進去了。
巴西總統盧拉周五(4月14日)繼續在中國的國事訪問行程,中午前往天安門廣場,向人民英雄紀念碑敬獻花圈。國家主席習近平同日下午與訪華的盧拉舉行會談。
巴西總統府表示,盧拉將於周五(4月14日)在北京與習近平會面,訪華期間亦會與總理李強會面,將簽署多份雙邊協議。此行是盧拉3屆巴西總統任期內,3度對中國進行的國事訪問。
國家主席習近平周四(4月6日)與訪華的法國總統馬克龍,以及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在人民大會堂舉行三方會談,談及中歐關係與俄烏局勢。
術數名家文相濡為讀者剖析2023年世界各地運程,他表示歐洲通脹加劇導致中基層的生活壓力愈來愈大,未來一年或會面臨反政府潮。一起聽聽他的分析。
北溪油管出事,中國輸入能源如何防範變數?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副院長黃錦輝教授認為,一旦中美鬧翻,能源供應國家未必幫中國,需要加以防範。一起聽聽他的分析。
碳排放出現正增長,要追溯到1750年,英國人瓦特發明了第一台蒸汽機,催生了工業革命,實現從手工勞動向動力機器生產轉變的重大飛躍。而美國、中國為何相繼成為碳排放大國?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email protected]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