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 Jan 03 2025 23:59:59

譚新強

中環資產投資基金(CAI)創辦人、行政總裁兼投資總監,他於2005年4月創立CAI,這是一家從事不同資產和多策略配置的投資公司。此前他已在多家國際大行從事衍生工具及程式買賣工作,迄今從事金融工作逾30年,被公認為亞洲股票衍生工具領域內的先驅。此外,工餘時間的他也是一位粵曲愛好者和業餘唱歌家。從1989年到1994年,譚新強任職於AT&T貝爾實驗室,負責系統開發與集成,在1994年到2002年間,他在里昂信貸擔任亞洲衍生工具銷售、結構化及市場推廣主管。他於1993年獲得耶魯大學管理學院公共與私營管理碩士學位,是耶魯大學管理學院大中華顧問委員會成員,2010年10月被《亞洲投資者》選為亞洲對沖基金25位最具影響力的人士之一。

中美競賽 可長達過百年
作者:譚新強2024-09-30
在這個中美長期鬥爭的年代,我的建議是毋須太過執着猜測誰勝誰負,更不可浪費時間等待結果。應做的事是積極裝備自己,增加個人競爭力。
美國CEO峰會民調 80%認為賀錦麗將勝出
作者:譚新強2024-09-23
大部分CEO認為美國經濟雖在放緩,但仍非常健康和將做到「軟着陸」, 80% 以上認為美聯儲只需減息25點子,但結果減了50點子,馬上遭特朗普指控鮑威爾偏幫賀錦麗。
每個美籍華人包括黃仁勳都要醒定!
作者:譚新強2024-09-09
暫時 Nvidia和Jensen應仍然安全,但拿着Supermicro來開刀,「殺雞儆猴」是避不了的。但今非昔比,未來中美關係只會愈來愈緊張,每個美籍華人都要醒定啲!
聽馬凱碩一席話 勝讀十年西方偏頗宣傳
作者:譚新強2024-09-02
作者十分認同馬凱碩所言,現在地球因科技而「縮小」了,發現很多必須全人類共同合作才可化解的危機,所以全球193個國家,只可當作同一條船上的193個不同船艙,全人類的命運都是聯繫在一起的。
《粵劇特朗普》長做長有
作者:譚新強2024-08-26
過去1個月,美國以至全球市場出現波動,共和黨當然把矛頭指向賀錦麗和民主黨,如他們得勢,美國經濟必遭殃,股災也無可避免。政治不是不重要,但未必是影響市場的最重要因素。
古代奧林匹克精神何在?
作者:譚新強2024-08-19
香港和中國隊在今屆巴黎奧運均取得佳績,唯中國運動員在奧運中飽受歧視,外媒報道也幾乎看不到中國運動員的身影。並且,有外媒文章形容金牌榜上,除中國外的其他頭15名國家,全都是所謂高收入民主國家。
美國選情比荷李活劇本 更離奇曲折
作者:譚新強2024-07-29
有位聰明朋友提出一個有趣疑問,如出現奇怪結果,共和黨竟贏普選票,但反而輸掉選舉人票,特朗普因而未能重返白宮,他會否接受再次選舉落敗結果?如不接受,又將發生什麼事情?
存在性風險正在疊加 人類必輸給恐龍
作者:譚新強2024-07-15
人類正面臨四大存在性風險:地緣政治失控、全球碳排失控導致氣候變化、疫情失控,以及 AI 超越人類智慧。這些風險並非單一獨立,而是相互關聯的複雜問題。
PPP GDP與名義GDP 哪一個更重要?
作者:譚新強2024-07-08
在和平時間,名義GDP較重要,因為貿易是以實時匯率作準的,亦跟某國家的經濟影響力有關係。但如不幸出現戰爭,就可能PPP GDP更重要,因為這決定一個國家的工業生產能力,包括武器如坦克、飛彈和無人機等。
西方政治邁向極右 對中國非好事
作者:譚新強2024-07-03
今年是歷史上最多選舉的一年,每個地區有各自不同的社會、政治和經濟狀况,而受到一些全球因素影響,例如難民問題,和氣候變化亦是多國的重要政治議題。
Nvidia市值「登極」 提早實現7年前黑馬預測
作者:譚新強2024-06-25
本來我的預測是Nvidia可在10年內打進世界市值頭十名的黑馬,連我都意料不到可提前這麼多達標,且直飈上榜首。
莫迪政府失去大多數 可能反而是好事
作者:譚新強2024-06-17
印度選舉結果有點出人意表,選舉期間,Modi多次預測執政聯盟「全國民主聯盟」(NDA)可拿下400席,即超過三分之二的超級大多數,到時甚至可修憲,把印度變成一個印度教國家主義國家。
黃仁勳明白企業賺錢最重要
作者:譚新強2024-06-10
黃仁勳影響力已經不小,Nvidia晶片更是整個AI革命的核心,但他無意成為一個政治人物,今次在台灣完全避開與任何政客見面。
羅奇下周來訪 將勸他搬回香港
作者:譚新強2024-06-03
Gavekal 認為只要日圓止跌回升,內地和香港股市反而將是最大受惠者,估值便宜,未來前景愈來愈好。如若日圓真的跌至170、180 ,不止對日股不好,甚或將引發一場貨幣戰,連亞洲金融風暴都有可能!
日本努力改革的真正原因──恐懼中國崛起
作者:譚新強2024-05-27
明顯在所有這些日本改革背後原因,都來自對中國崛起的恐懼。中國人口是日本的十一倍有多,GDP也是日本的四倍多,中國不斷投資,在EV、電池和不少電子零件業,都已追近甚至超越日本。
為何美學生沒要求政府 在以色列「人道軍事干預」?
作者:譚新強2024-05-13
一般人的自然心態,都是喜歡鋤強扶弱的,尤其如果事情發生在遙遠地方,根本沒有深入了解,本能地就會支持「手無寸鐵」的學生,反對手執槍桿的政府和警察。無知的美國人會犯這個錯,我們亦一樣會。
AGI的夢想是「造神」!
作者:譚新強2024-05-06
現在AI 發展的最重要瓶頸不在錢,甚至不是Nvidia GPU 產能,而是能源!每個AI 數據中心耗電量近1GW ,比傳統數據中心多6 倍以上,更以高速增長。
偷襲伊朗大使館 內塔尼亞胡一石四鳥
作者:譚新強2024-04-22
內塔尼亞胡已知事態嚴重,必須想方法把美國拉回到以方一邊。內塔尼亞胡不愧為麻省理工加哈佛畢業生,聰明絕頂,竟想到此絕橋,藝高人膽大,攻擊伊朗大使館,引他們出手還擊,精準估到美國必被迫出手保衛以色列。
如要振興經濟 香港須政治和經濟改革
作者:譚新強2024-04-08
有些人誤以為難得剛通過了23條,所以應所謂專注搞好經濟,絕不可重提政改。事實是如政制不獲改進,經濟前景亦極難改善。
全球電動車產能過剩 中國應減投資
作者:譚新強2024-04-02
請不要天真地以為即使與西方交惡,中國仍可改為大量出口到全球南方。中印關係差是事實,較令人意外是最近竟然巴西和土耳其都突然宣布針對中國鋼鐵和化學品等產品的反傾銷調查,正應驗我早前預期。
為何特朗普反對禁TikTok?
作者:譚新強2024-03-25
美國狡辯他們並不想禁制TikTok,只是認為TikTok不應由中國企業擁有,只需易手到美國人手中,就什麼問題都解決了!說得好聽,但事實仍是強盜行為,企圖搶走TikTok這塊肥肉。
好書推介:<I>Chip War</I> 從多角度看芯片戰
作者:譚新強2024-03-18
Nvidia的表現仍遠勝台積電,但若從中美鬥爭的地緣政治角度來看,無疑台積電的戰略重要性,猶高於Nvidia。
Mar-a-Lago野生捕獲特朗普
作者:譚新強2024-03-11
今周是美國初選的「Super Tuesday」,結果毫不意外,拜登和特朗普各在黨內大勝,Nikki Haley雖在Vermont勝出,但已宣布退出,只是尚未正式表態支持特朗普。
不止日韓企業需要改革 中國更需要
作者:譚新強2024-03-04
日本內部人口和經濟結構問題嚴重,對外又面對中國崛起的巨大競爭壓力,再加上美國政府和投資者催促改革,所以最保守的日本企業文化也必須政革。
普京大計三部曲?
作者:譚新強2024-02-26
Tucker Carlson為何沒有問普京有關反對派領袖Alexei Navalny和戰爭罪行等硬問題,他說此程目的是聽取普京想法,並非令他尷尬,更說所有國家領袖都殺人,所以毋須問及戰爭罪行和暗殺。
羅奇擔心香港有理 唯盼仍有希望
作者:譚新強2024-02-19
美國人很現實,"Business of America is business",其實所有人包括中國人也現實,如要恢復香港昔日光彩,很簡單,投資者,不論中外,都必須得到合理的長期回報。
香港不需要美斯 亦毋須強求「盛事經濟」
作者:譚新強2024-02-14
如果香港經濟好,各種國際盛事自會被香港魅力吸引,到此舉行。欲速則不達,根本毋須過度強求,委屈接受各種無理苛刻條件,和付出超昂貴的不值價錢,才勉強「懇求」到一兩位所謂國際巨星閃電式訪港。
如要香港資管業龍騰飛躍 必須享有國民待遇
作者:譚新強2024-02-05
香港資產管理行業已是香港金融業的最核心服務,老實講,重要性已遠遠超過股票經紀業,發展潛能甚至超過傳統銀行業,但資管業完全不受政府重視。
中樂團音樂會上 與汪阿姐的一段「有趣」對話
作者:譚新強2024-01-29
中國過去40多年的成功,有目共睹,8億人脫貧,達到全面小康,人均收入剛踏入約1.2萬美元的中等收入國家水平,人均壽命超越美國,不是一切都很好嗎?但我們不能活在過去。
對不起,Down並不是Up
作者:譚新強2024-01-15
最重要一點,是首先承認危機的存在,如繼續否認,一切痛苦都是必須和意料之內,災難反而是好事,那麼就更沒有希望了!對不起,Down並不是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