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文哲當選2020年台灣總統的機會
如果藍綠的生態沒有太大的改變,如果2020年的總統大選是三組人馬競爭:蔡英文、國民黨(不管吳敦義⋯⋯… Continue reading
如果藍綠的生態沒有太大的改變,如果2020年的總統大選是三組人馬競爭:蔡英文、國民黨(不管吳敦義⋯⋯… Continue reading
西方霸權心態再復活,催生了有識之士對東方文化中:治國、仁義、倫理、世界大同等觀念的推廣。近年來劉⋯⋯… Continue reading
回顧這30年風雨在香江,慶幸當年勇敢踏出這一步,讓人生充滿了挑戰與意義。也是因為香港為我創造了機⋯⋯… Continue reading
面對兩岸情勢的惡化,民主政治中唯一可以敲醒迷惑權力的政客,就是選票,尤其年輕人的選票。年輕人已逐⋯⋯… Continue reading
在資訊開放之下,台人了解香港一國兩制走樣的真相。這幾年,阿爺繞過《基本法》,干預香港司法獨立、選⋯⋯… Continue reading
習近平這些表面上懇切、謙卑、寬大、柔軟的語言面紗之下,卻包裝了重大的政策轉變。這些變化,都是值得⋯⋯… Continue reading
過去40年的兩岸關係變局,不能不承認一定程度上是因中美關係的變局而來,或者說受到中美關係的重要影⋯⋯… Continue reading
在美國外交政策享譽50年的頂尖學者指出,中美之間爆發全面衝突,有兩個比較大的可能,其中之一的關鍵⋯⋯… Continue reading
「一路走來,始終如一」,是我從政以來的堅持。我可以不心虛的說,走這一路,清廉勤政愛民,我始終如一。… Continue reading
不論內地、港澳、台灣,我們都應拼經濟、拼民生。反觀西方,在美國,美國優先、排他風氣等正蔓延,在歐⋯⋯… Continue reading
選民的理性,淡化了半世紀以來統獨與藍綠對立,降溫了反中抗中的意識形態。代之而起的是,選民強烈地要⋯⋯… Continue reading
這次韓國瑜「拼經濟、不講政治」的選舉主軸之所以奏奇效,是他由下而上替國民黨補「黨內民主自由」課,⋯⋯… Continue reading
如無意外,也無外力強勢干預,兩年後的總統選舉應該是民進黨落敗,韓國瑜帶領新國民黨取勝。但韓國瑜還⋯⋯… Continue reading
民主走向成熟的標誌,在於首重選人而非盲從政黨。選民的選人具有「試用」的價值觀。「試用」的意涵,是⋯⋯… Continue reading
國民黨韓國瑜被形容為一人救了全黨,他在深綠大本營高雄市的對手民進黨的陳其邁,卻是需要全黨救他一人⋯⋯… Continue reading
今次選高雄市長,民進黨應該搵一個叫阿亮的人去選,「既生瑜,何生亮」,一定可以擊敗韓國瑜。… Continue reading
台灣的民主確實跌跌撞撞,但是如果「自己的前途自己作主」是一個值得追求的理想,我們現階段需要努力的⋯⋯… Continue reading
國民黨訴諸經濟議題在九合一選舉大翻身,相信兩岸關係尤其經貿發展將會因此而得改善。然而大家也許還記⋯⋯… Continue reading
韓國瑜帶領流散的國民黨人爬起來,泛藍幾個月內回潮,民進黨卻如當年國民黨對民進黨崛起時的無知無覺。… Continue reading
韓國瑜的魅力與人民對他的期待,已從高雄出發。如果能成功地輻射到全台灣、大陸及華人社會,那麼他的成⋯⋯… Continue reading
爭取連任台北市長的無黨籍候選人柯文哲,以580820票比577566票,憑3254票之差擊敗國民⋯⋯… Continue reading
國民黨在九合一選舉中大勝民進黨,分別贏得新北市、台中市及高雄市三市市長寶座,民進黨僅贏得桃園及台⋯⋯… Continue reading
如果韓國瑜當選,意味着民進黨全面翻盤,可能出現骨牌效應,民進黨當今領導人要鞠躬下台。… Continue reading
如果製造業不能維持榮景,我們只有發展服務業,但服務業在台灣的規模不大,因此要強調輸出,才能克服製⋯⋯… Continue reading
近年台灣經濟增長趨緩,人們對經濟發展有一定程度的焦慮,許多台灣民眾,尤其是年輕人,他們最擔心的是⋯⋯… Continue reading
中研院首位政治學院士胡佛辭世。這位自由主義知識分子,往來、影響的對象,從雷震到馬英九,涵蓋大半台⋯⋯… Continue reading
沈君山教授20餘年來最費心費神思考,而衷心盼望能有突破的,就是兩岸關係。高希均讚譽沈教授:在峻嶺⋯⋯… Continue reading
管治台灣,說易不易,但說難也不是什麼大難題,尤其是中國正在上升軌中,國勢蒸蒸日上,有志之士,應該⋯⋯… Continue reading
國家要強健,不僅要硬體建設,還要軟體人才。政府經費應該花在哪,才有最大投資報酬率?執政者的遠見,⋯⋯… Continue reading
我看過不少有關台灣戰略重要性的文章,很遺憾,這些文章,絕大部分都是台灣的視角,有些屁股還坐在美國⋯⋯… Continue reading
從台獨運動的歷史,比較香港獨立運動的歷史,香港港獨不過屬於「孩提的時期」而已。從各種條件而言,台⋯⋯… Continue reading
台獨運動雖然綿延甚長,但真正以台灣人為主體的獨立運動實溯源於2.28事件。民進黨執政期間,慢慢邁⋯⋯… Continue reading
民族建國運動的興起,首先是住在一定土地上的人民自主意識的甦醒,認為有必要組織一個自己民族所構成的⋯⋯… Continue reading
金耀基在這次訪問中明確指出,一個民主社會能不斷借鏡別人,是成長的關鍵。一種關閉自己、自我成長、甚⋯⋯… Continue reading
改革開放這40年來,大陸真正走出過往混亂、意識形態為主的政治,慢慢走向理性的主義。「作為研究中國⋯⋯… Continue reading
政府或許可以用捐贈給世界衛生組織的一百萬美元來改善國內的自殺防範設施,用我們自己的納稅錢來幫助我⋯⋯… Continue reading
希望大家同時扮演三個成功的、自願的角色:經濟人、社會人與文化人。在我想像中,這是做一個現代人的理⋯⋯… Continue reading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說,政府愛唱三首歌,第三首是《明天你是否依然愛我?》;台灣政府卻愛唱:千錯萬錯都⋯⋯… Continue reading
在北京的高速公路上,處處可見「初心」這兩個字的看板,我問為什麼,接機的老師說,這是十九大留下來的⋯⋯… Continue reading
看到不同族群的馬來西亞人大聲地唱國歌,而同文同種的我們,反而不認同自己的國家,真是憂心。… Continue reading
台灣青年困在低薪的工作環境,而惠台政策給予台灣人在大陸創業、就業、生活等同等待遇,是台灣青年施展⋯⋯… Continue reading
政府不要把時間和精力放在破壞性的事物上,除弊不如興利。… Continue reading
只要當政者有速度感,公部門的決策就不會慢;只要當政者有氣度,兩岸的交流就不會拖。… Continue reading
在商場上,挑剔的顧客常是進步的動力;也許民主體制下,經過多次選舉的淘汰,真正的好人出頭,逐漸變成⋯⋯… Continue reading
地區之間之所以需要經貿往來,就是存在雙方互利的機會。台灣佛光山免費入場,看起來在讓利,實際上整個⋯⋯… Continue reading
如果50萬以上在上海發展的台商,部分回到台北投資經營,該是何等熱鬧景象!關鍵是:台北有這樣的吸引⋯⋯… Continue reading
面對這樣低的分數,內閣會在春節前後改組,正是媒體合理的推測。… Continue reading
蔣經國的施政有三個重要的優先次序:經濟起飛、政治開放、機會公平。他曾獲國內外輿論的稱讚,如《紐約⋯⋯… Continue reading
余光中比馬英九幸運,可以換場域,香港之後進入大陸這個更大的「建制世界」,備受更大尊崇榮光,馬英九⋯⋯… Continue reading
個別事件加起來造成的實際影響,以及台灣及國際社會因此對香港改變觀感,總不可能是正面吧。… Continue reading
富人要有快樂感,政府必須不停的一點一點減稅,而窮人只要三不五時,加一點薪水就能一直維持對政府的好⋯⋯… Continue reading
何明修:「台灣人普遍認為一國兩制在香港實行是失敗的,香港民主未來是悲觀,兼且反對在台灣實行一國兩⋯⋯… Continue reading
我並不是說國家安全不重要,但我認為應該要更加客觀去看事件,或許問題並不在於國家安全,值得我們再深思。… Continue reading
政治學和政治行為在人類文化中,從第一天開始已經是十分重要。…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