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城市大學早前公布2022年LIVAC京港台新聞人物榜及20年綜合榜大數據回顧,共有18人在三地均上榜,其中16人是政治人物,中美兩國政治人物照舊高踞榜首。
隨着三年疫情過去,各國迎來開放的新氣象,希望新一年政治回穩,經濟加快復甦。經歷了這許多不平凡事件,本社特別選出「2022年十大國際新聞」,讓我們一同回顧如此跌宕起伏的一年!
美國早已是世界霸主,憑着無可比擬的軍事力量,不斷在全世界製造紛亂,如今仍想繼續擴軍,因而必須不斷尋找,甚至製造敵人。崛起的中國,自然而然成為他們的假想敵,是以中美博弈絕無法善終。
在美國推動下,最近台積電工程師包機直達美國亞利桑那州,被視為製造業回流美國的標誌性一步。喻示一個新的競爭時代已經開始,其中最根本的競爭,是各國圍繞科技創新所展開的競爭。
台灣「九合一」選舉結束,香港科技大學經濟學系榮休教授雷鼎鳴認為,國民黨未有大勝。那麼這個如果對中美博弈和兩岸關係又有什麼影響?一起聽聽他的分析。
在執政民進黨與大陸的緊張關係中,國民黨顯然是選舉的受惠者。但是,由於政治常常充滿了複雜性和不確定性,因此,國民黨是否能夠在2024年重奪總統權力,仍有待觀察。
如今形勢已經出現顛覆性的基本變化,兩岸就和平統一問題,兩岸政黨之間有機會坐下來談起來。當前是最佳的環境,最好的機會,和平統一出現曙光。要避免稍縱即逝,關鍵是要因勢利導,及時對話。
台灣周六(11月26日)舉行「九合一」選舉,選出縣市長、縣市議員等9種地方公職人員,據「中時新聞網」統計,截至晚上7時,國民黨候選人蔣萬安得票逾40萬,當選台北市長。
過去五年中美關係緊張,此次兩國元首會晤氣氛友好,雙方都強調確立中美關係指導原則的重要性。習主席在會晤中多次提及台灣。強調台灣問題是中國核心利益中的核心。兩元首在台灣問題上究竟具體談了什麼?
《紐約時報》分析文章認為,拜登和習近平似乎都急於淡化華盛頓和北京正在走向對抗的看法,尤其是在台灣問題上,拜登告訴記者,他認為中國大陸對台灣的軍事行動並非「迫在眉睫」。
如果一國兩制模式的設計和實施不僅有利於港澳台,也有利於不同社會經濟和政治制度的人民和平共處,那麼它的進一步完善,更寬容和更大膽的實施,或許是未來幾年,一國兩制在港澳台地區取得成功的先決條件。
台灣頻繁進行選舉的政治制度自從26年前建立以來,現已不容易改變,非要等到其極端地不斷製造分裂對立的弊端最終影響到經濟民生,社會穩定和家庭倫理之後,才有機會回過頭來有所反省然後進行變革。
海外及台灣地區來港由機場入境檢疫安排將由現時的「3+4」改為「0+3」,即取消酒店檢疫,改為3日家居醫學監察,9月26日(下周一)起生效。
台灣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統計,周日6.8主震發生後,截至周一早上8時許,已累計發生73次餘震,估計未來5日或1星期左右,餘震頻率會顯著下降。
台灣台東周六(9月17日)晚發生6.4級地震後,不斷再有地震發生,周日(18日)下午2時44分又發生一次地震,強度達到6.8級。氣象局表示,這次才是主震。
我認為,就中國的完全統一來說,最佳的選擇和辦法,是首先把和平統一台灣的立場、方針和政策予以具體化,因為只有這樣才有可能有效粉碎「台獨」分裂國家的圖謀。
陸軍持續在台海演練,主練圍島項目。台軍則有反登陸的操演,測試化解封鎖能力;預定9月5日在屏東的操演,會出動超級眼鏡蛇直升機。演練或操演加劇兩岸緊張,但短期內不致有武攻戰爭,各方的兵棋推演倒熱起來。
11月美國將進行中期選舉,術數名家文相濡為我們預測美國會否加入台海爭奪以及中期選舉結果。另外,在九運中,英國、中國的運程又會是如何?一起聽聽他的分析。
8月21日晚,新加坡紀念建國57周年,李顯龍總理發表演講,闡述俄侵烏後的全球變局、台海局勢緊張,新加坡作好應對戰爭的準備。在8月9 日的慶祝國慶獻詞,則提到加強防衛、自力救濟、新加坡人的歸屬感。
美國官員多次竄台所為何事?其中目的之一,是游說台灣晶片生產商(例如台積電)參與美國總統拜登剛於8月9日簽署的《美國晶片法案》,在美國開設更多晶片生產廠房,聯手遏制中國大陸電子產業發展。
踏入九運,出現東升西降的格局。術數名家文相濡認為,美國制裁俄羅斯失敗後,轉打台灣牌;而2026年中國收復台灣機會大增,為什麼?一起聽聽他的分析。
因應佩洛西訪台,中方制裁佩洛西家族。香港科技大學經濟學系榮休教授雷鼎鳴認為,中國對佩洛西制裁正中要害,形容美國是連坐法制裁始作俑者。而中國未來或以圍堵方式收復台灣。一起聽聽他的說法。
近年來,筆者留意到台灣有兩個突出的政壇女性,堅持愛國立場,堅持祖國統一,旗幟鮮明令人嘆服。一個是洪秀柱,一個是黃智賢。兩人齊名,是反獨促統的女將,有鑑湖女俠秋瑾之風。
回歸之初,台灣陸委會希望香港可以在兩岸交流中發揮重要中介作用;但到民進黨在2000年上台執政後,台灣就不斷攻擊一國兩制。到香港在2019年發生反修例風波,蔡英文政府更看準機會,稱一國兩制「徹底崩壞」。
兩岸和平地生活交流,合作以互動共贏,為什麼要去打仗?誰最樂意見到兩岸開戰?為什麼不接受大陸的善意?為什麼抗拒排斥相互努力建設以改進環境,讓兩岸的人民生活得更自由幸福?用更好的生活方式去互相吸引?
白皮書首次明確提出,大陸與台灣統一的問題不能無限期拖延給下一代。意味如果未能和平統一,中國大陸將考慮2005年制定的《反分裂國家法》第八條所提出的,以武力實現統一,阻止「台獨」勢力分裂國家。
8月4日至7日的中午,中方在台灣海峽有大規模聯合軍演。這是「圍島三日」的特別行動,試測「封控」能力,即封鎖、控制台島的作戰能力,以期達到震懾力。此舉引起全球關注。
蔡英文派蕭美琴這名中美混血兒去當華府代表,是花300多萬美元公關費就釣上佩洛西這位三號人物。至於安排美籍台人貢獻了多少的政治獻金,就不得而知,這是台灣的秘密帳戶,自老蔣父子時代就有。
北京在多日軍事威懾後,發布台灣問題白皮書,表明和平統一仍是第一選擇,以打消外界對北京將加速「以武促統」的擔憂,顯示北京目前對台政策重點不是「急統」,而是「防獨」。
如果國民黨重掌政權,預料兩岸關係將會好轉,但如果民進黨繼續執政,又沒有採納更理智的政策來處理與中國大陸的關係,解放軍以武力「收復」台灣實現統一的可能性只會愈來愈大,也是無可避免的。
習總教訓/警告拜總勿玩火自焚,似乎這只是新華社在習拜通話後的馬後砲,主要是講給國內人聽,但指責別人的手,有3隻手指是指向自己的。軍演應該是做給大陸人看,安慰小粉紅和網上憤青外,更重要的是安撫國內鷹派。
早前,解放軍擊落佩洛西飛機之說甚囂塵上。香港科技大學經濟學系榮休教授雷鼎鳴認為,這種看法其實極為不智,反而將中國塑造成挑釁者,正中美國盤算。一起聽聽他的分析。
解放軍台海演訓進入第三日,據台灣中央社引述國防部表示,周六上午偵測到多批解放軍戰機、船艦於台海周邊活動,部分逾越海峽中線,研判是模擬演練對台灣本島實施攻擊。
8月4日至7日,解放軍在台灣島周邊海空域進行重要軍事演訓行動,並組織實彈射擊。東盟發表聲明,警告一旦台海局勢出現誤判,將引致大國之間的嚴重對抗,包括公開衝突和不可測的後果,東盟準備好發揮建設性作用。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email protected]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