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見》將考驗國民黨侯友宜、民眾黨候選人柯文哲和民進黨候選人賴清德的反應。 兩岸關係很可能成為一個關鍵的競選政綱,將影響許多台灣選民在2024年1月總統選舉中的想法、決定和投票意向。
民進黨執政台灣多年,其在兩岸關係上的強硬立場,似乎得到許多台灣選民尤其是年輕一代的支持。因此,除非郭台銘選擇退出競選,或者他真的能在3位非綠候選人之間達成妥協,否則民進黨獲勝的可能性很大。
正在上海訪問的台北市長蔣萬安周三(30日)在雙城論壇致辭時強調「雙城好、兩岸好」。他在連結上海與台北的關係時,以國民黨軍政元老俞大維和名作家張愛玲為例,說明大時代裏的個人命運與城市角色。
台北市長蔣萬安29日(周二)率團到上海出席雙城論壇,他表示,雙城論壇歷經兩任台北市長、兩任總統,仍持續維繫兩座城市的對話。現階段兩岸關係不平靜,更需要有對話,他要以行動來創造契機。
明年初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估計不論誰人當選,北京方面都有應對辦法。台灣的統一進程定會加速。現在看來,有以下四個可能當選,分別是柯文哲、賴清德、侯友宜和郭台銘。
台灣前途的困境,就是台灣內鬥與兩岸關係惡化的延伸與擴散。近年來我一直呼籲:破解之道就是全國上下,不分黨派、職業、年齡,超越意識型態與地區,大家一起推動「零錯誤決策」,由中央部會與民間大企業率先做起。
台灣傳媒報道,移民署通過「馬英九文教基金會邀請大陸學生赴台交流」的專案。大陸國台辦發言人陳斌華表示,北京大學黨委書記郝平將率領5所大陸高校36名師生,本周六(15日)到台灣展開為期9天的交流。
中美交鋒的戰場,在相當一段時間內仍會集中於制度之爭,在科技、創新、開放、文化、文明等軟實力上較量。這將會是一場爭取民心、民意的無硝煙戰爭,這方面中國可能要急起直追。
國民黨提名侯友宜、民眾黨提名柯文哲參加台灣2024年總統選舉的決定,已經掀開了島內政治發展的新篇章。侯、柯、賴之間非常緊張的三路角逐,將是台灣島內外所有觀察人士分析的最精彩的選戰。
「辜汪會談」30周年,海峽兩岸均有紀念活動。在北京,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在例行記者會指出,汪辜會談及其後兩岸關係的曲折發展歷程表明,反對台獨、堅持「九二共識」,是保持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方向和良好勢頭關鍵。
俄烏戰爭、中美對抗,令世界再次分成兩大陣營,中俄一邊,美歐一邊,各小國都選擇靠邊站,國際政局似乎再無「中立」空間。過去港式思維,認為香港在中美衝突之間仍可以維持特殊地位;現在看來,這種想法已不切實際。
繼國民黨前主席馬英九訪問大陸受到貴賓式歡迎之後,台灣前政要劉兆玄近期在大陸獲得又一次高規格待遇,反映大陸對台方針, 以承認「九二共識」為大前提,採取「軟的更軟,硬的更硬」的策略宣示。
解放軍東部戰區組織的環台島戰備警巡及演習進入第3日,第一艘國產航母山東艦編隊參演,是山東艦首次突破第一島鏈,前出西太海域,進行遠海戰備訓練。
解放軍東部戰區從周六至下周一在台灣海峽組織環台島戰備警巡和「聯合利劍」演習。美菲兩國軍方亦宣布舉行年度軍演,一共派出多達1.76萬多人參與,人數與規模為歷年最大。
台灣的總統蔡英文「過境」美國,與美國眾議院議長麥卡錫等人高調會晤,中方指美方縱容台獨分子在美從事政治活動,中方採取堅決有力措施,捍衞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
台灣的總統蔡英文周四凌晨(美西時間5日上午)在加州列根圖書館會晤美國眾議院議長麥卡錫,會後共同發表談話。這次會面,台方視為台美關係「重大突破」;大陸方面則堅決反對,並予以強烈譴責。
中共中央台辦、國務院台辦主任宋濤周四(3月30日)在武漢東湖賓館會見到大陸訪問的馬英九一行。宋濤轉達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對馬英九的親切問候,充分肯定馬英九為發展兩岸關係作出的重要貢獻。
當台灣上下還在討論是否會實施武統的時候,解放軍可能已兵臨城下,並且宣布一套接收台灣的具體條例和措施。50年前北京對海峽兩岸的稱謂,是務實做法;現如今,情况已有很大變化。
台灣前總統、國民黨前主席馬英九繼續回陸祭祖行程,他重申兩岸應該避戰謀和。另一方面,台灣的總統蔡英文出訪南美「過境」美國,國台辦警告會「堅決回擊」。
美國近來動作加快,招數相當兇狠,幾乎徹底攤牌,逼迫中國出手,無視中國的核心利益,踐踏中國的紅線底線,不留任何餘地。港人對美國軍工複合體這種戰略意圖似乎還未充分領會,頭腦尚欠高度清醒。
白宮內部有人透露,當被問及是否會有比「新保守烏克蘭方案」更大的災難時,拜登回應「等到你看到我們摧毀台灣的計劃」。這條消息一曝光,震撼全世界,當中反映了美國人的心態。
國民黨副主席夏立言訪問北京,會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王滬寧。在兩岸新冠疫情肆虐3年後,這次訪問無疑是開創性的。國民黨仍是有巨大潛力與大陸當局討論「一國兩制台灣方案」,讓所有持份者都能接受的唯一政黨。
香港城市大學早前公布2022年LIVAC京港台新聞人物榜及20年綜合榜大數據回顧,共有18人在三地均上榜,其中16人是政治人物,中美兩國政治人物照舊高踞榜首。
隨着三年疫情過去,各國迎來開放的新氣象,希望新一年政治回穩,經濟加快復甦。經歷了這許多不平凡事件,本社特別選出「2022年十大國際新聞」,讓我們一同回顧如此跌宕起伏的一年!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email protected]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