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指歐洲的念頭早於幾年前萌生,直至去年熟悉歐洲的「奧地利人」霍志誠答應襄助,水到渠成,Plan E立即啟動,「E」當然就是指歐洲。
如果17年前我寫第一篇飲食文章〈尋找失落的菠蘿油〉,是探究香港庶民飲食文化的開始,深耕細作多年,Plan E 便是我飲食人生一個重大的演化(Evolution),讓自己開闊眼界,在新的領域尋找不一樣的平民美食。
純粹提供資訊是沒有意思的,熟悉我的讀者都知道,我一直認為好味不完全在於食物本身,我着重的是人、情、味,而且須吃得有態度。
實地去歐洲試味
我是記者出身,執意以嚴謹的專業態度做一本歐洲平民美食和街頭小吃專書,於是策劃了4次共73天的行程,實地採訪和試味。本書的內容是在街頭每天走十多公里走出來和吃出來的,而不是抄書和濫取網上資料堆砌而成,每一幀照片都是我們親手拍攝。
每一趟行程之前,首先做大量資料蒐集工夫,抵達後必先找當地人細問,我們想知道本地人認為最好吃的是什麼,然後挨家逐戶的吃吃吃。好不好吃,從來都是主觀的,在飲食世界中浸沉多了,學懂了盡量以他鄉的標準來欣賞異地的美食。
本書所說都是非凡美味?人非草木,總有喜惡,亦各有所好。有些東西我吃十次也覺難以下嚥,別人可能一吃鍾情,但吃過便多一種體驗,人生才不致乏味,才不枉此生。
本書與我為人一樣,總會越軌。從小聽過直布羅陀的名字,策劃Plan E之初,在地圖上看到對岸非洲的摩洛哥,心念一動,便立定了主意。從一開始,已設計好路線,在歐洲南端乘船穿越直布羅陀海峽踏上非洲的土地,一探傳頌半世紀電影《北非諜影》(Casablanca)的傳奇色彩。於是,摩洛哥成為Plan E越軌的一章。
採訪的過程有多艱辛,毋須贅言,我們只想讀者的焦點放在歐洲庶民美食的人與情及味道上。本書不應是一家之言,僅想作為一個指引,讓有食緣的人親嚐箇中滋味。食海無涯,人生苦短,想食就去食,才對得起自己啊!
這書是第一本,觸及的並非全個歐洲,當你們揭開這書時,我們已策劃第二本的採訪行程了。
Plan E本來就是滿足一己之願的大計,我曾經對人說Plan E的成果能讓我無憾的帶落棺材。我不要人生落得黯然無光,蠟炬成灰,不作浮塵。
新書資料
書名:《沒有星星的美食 歐洲庶民美食採訪實錄》
作者:梁家權、霍志誠
出版日期:2018年11月
對本書有興趣者,可WhatsApp 94081839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