擾攘三年多的小三TSA事件在教育局推出新版的「三不」TSA方案後,似乎稍為平靜下來;所謂三不就是「不記名、不記校、不收學校報告」。然而坊間並非全盤接受局方的建議,部分人士、關注組、團體及政黨仍抽出枝節,繼續爭議!最為熱門的焦點仍是操練;指控包括:學校自發參加「全級參與」將導致操練、容許TSA繼續推行等同無改變、學生將因操練而不斷受苦等。
筆者在兩年多前已指出,「取消TSA並不會改善操練情況」(註1),何況現在並無取消,只是推出另一個改良版;有以上的反對TSA論調出現,不足為奇。
操練文化繼續存在
操練文化是怎樣由來的?筆者傾向認為那是華族基因中不可或缺的組成。今天即使取消TSA而改用別的考法,操練會繼續存在;假如放棄紙筆評估而改用拋豆袋,操練都會繼續存在,只是形式變成操練臂力或拋擲技巧而已。所謂文化就是源遠流長;再看看其他國際考評中華人子弟往往取得佳績,都是有賴這種操練傳統。只要是考評或比賽、需要比拼的,都有人去操練;除非將當中的比較因素移除。相信「三不」加抽樣的設計,應該是為了減少這種誘因。
其次是操練背後的動機。究竟有無家長是完全不操練孩子的呢?當前有報道出現了一些兩歲幼童的面試班,捧場的家長不是帶有操練意識嗎?廿多年來十分流行的英語playgroup,不是為了操練兒童社交技能和講英語的能力嗎?甚至是學生本人,不是很樂意付費參加補習天王的課堂,或只有幾堂的精進班?其實那是公開試的應試技巧操練。回撥至小學階段吧,學生要背乘數表;回到當初學用筷子時,也要不斷練習。這些全屬於操練,不過操練得出的後果,絕大多數都是裨益孩子或學生的。而施行TSA的最終目的卻不是,會否正是這種利益歸屬的考慮,才令操練變成過錯呢?
TSA的前身是學科測驗、學能測驗。前者開宗明義是「評核學校學生的整體素質」,分別在小三級、小五級、中一級及中三級舉行,目的是為了評核學校而非個人。學科測驗的試題設計明言,可讓學生無刻意準備下應考,那是評估學生已內化的知識、技能。後者原是用以取代升中試,但最為人詬病的,卻是考的內容與課程知識沒有太密切的關連;因評估目的是測量學生個人的推理能力和邏輯。那些年幾乎全部小學和學生都要投入操練學能測驗,亦是它被學科測驗取代的主因。這就是上文提及「只要有考試,就會有操練」的示例。
學校為求利益 為難學生
本來被設計成低風險考試的TSA,後來卻被用以調整升中派位成績,更有段時間內被有關方面用來評估學校辦學效能,因而促使操練的出現。基於機制,學生被操練而獲取好成績的受益人並非學生本人,而是學校。所以前文述及,TSA風暴的升溫,應是來自利益誰屬的考量。
釐清源頭後都可以估計,只要TSA成績的應用度向不改,不管加入抽樣、三不、保證些什麼,甚至把評估名稱改掉,最後反對的人仍然會反對。因為那根本不是教育專業考量的問題。
現時推出的方案,其實是消弭了TSA的一些功能;至少學校教師不會得到回饋訊息去促進教與學。考評本來是教與學過程中的一環,如今亦被扣上黑帽子,甚至被帶上了增加壓力的罪狀。欠缺了考評,等同取消了促進學習的動力;不認同這種「教-學-評」連繫,等同無視教育理論的實踐。就如早一陣子某些社交媒體上曾出現,學校不應安排測考的論調;恐怕都是連鎖反應下的產物。這種欠缺理智、以偏概全、只求個別目標而行事的邏輯,將帶來無益於全局的壞影響。最終,只是變成庸人自擾的一場內耗。
註1,2015年11月5日,《也談教育風眼T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