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過STEM+教育發展的沿流、不同學習模式的安排和幾個低科技要求、低配置成本的教材設計介紹,也想談談學校和老師另一個關心的問題──STEM教師專業素養。
STEM教育並不是全新課程
從眾多說明和評論資料概括而言,STEM+教育是基於包括: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四個專門學科的跨學科應用教育課程。一般來說,STEM教學着重把四個學科整合學習,而不是獨立成科,並融會貫通地把知識應用於現實世界。
按香港情況,教育局首席教育主任(課程發程)鄭銘強今年4月2日在官網解讀:「STEM教育並不是全新課程,而是透過現有的科學、科技和數學教育課程,以及小學常識科推行。……因此,STEM教育可在相關的課堂內推行,而無須在時間表內增設課時。學校亦可在課堂以外推行,例如舉辦STEM興趣班或學習周、校內和校外的比賽活動等。……STEM教育的重點,是提升學生學習科學、科技和數學的興趣;培養他們綜合和應用知識與技能、創意、協作和解決問題等的能力。……以單一學科還是跨學科模式推行STEM教育並不互相排斥,關鍵在於教學過程中,有否採用學生為本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或提供機會讓學生把所學到的知識和技能連繫到日常生活中,進行探究和解決問題。……學校無需刻意要求每項STEM學習活動均同時包含各STEM學習領域的學習元素。……成立跨學習領域的STEM小組,加強不同科組間的協作,有利STEM教育的整體規劃。……學校亦可透過校本的教師發展計劃,以及共同備課等安排,提升教師的專業能量。」以上理解和個人一直倡導的STEM+教育理念和學校學習發展規劃,高度吻合。
去年中筆者也在多個交流渠道指出,總結15年課改學習及多元模式試驗,中小幼學校應該在推動STEM教育比內地更有優勢。無奈,接觸所及因為未有深入了解STEM教育的特色和學習設計要求,許多老師都感到焦慮。所以筆者配合香港課改學與教關鍵項目及STEM教育學習重點,設計了「STEM+校本創意課程研發方案」以解除憂慮(參見:〈STEM+教育初探系列(五)──STEM+教育規劃〉):「基本可以從整固S.T.E.M.或S/T/E/M分科的知識、能力目標開始,逐步形成S+T+E+M或STEM結構;再加入創意、文化、藝術元素發展成為STEAM、ASTEM、STEMA或STREAM主題式綜合學習教材設計;最後按校本發展政策,以及學與教情境,研發特定專題或項目導向的STAM+研習式課程。」
因受校外培訓機構傳統課程,以及產品及器材供應商所影響,不少學校和教師對推動STEM也憂慮未能充分掌握最新科技,以及高成本的硬件配備而退避、觀望。筆者有介紹一種「低門檻式」規劃準則,以初步草擬的STEM教育能力基準,編寫課程框架,設計教材,在學校試驗,效果頗為理想。指出:「STEM+學習的正確打開方式是跨學科綜合學習課程設計、促進審辨思維、提升創意表現、運用專題學習策略、鼓勵參與、自主學習、掌握創科工具和器材、培養科學慎思、重視人文關懷、進行生活和社會改進課題探究、多元學習延伸。」(參見:〈STEM+ 教育初探系列(六)──建構STEM+教育素養與能力基準〉)
STEM教育沒有必要獨立成科
從上面對以往有關STEM教育評論的疏理,可以把STEM教育看成一種校本創新課程,或是一種跨學科綜合學習策略。無論採用漸進式逐科融合,或是一步到位的統整課程,目標都是以促進創意表現為主導,從核心學科的學習目標出發,結合綜合學習、項目學習、情意發展等主流課程創新發展的關鍵要素,進行校本課程研發。有關安排,主要先加強教師在STEM核心學科教學設計的能力,發掘學科在促進創意表現的學習目標和教學策略。再配合綜合學習課程模式,以學校的社區情境、發展需要和學習應用,進行議題為本、項目為本的課程設計。也會以一種「融合、非叠加」方式,利用資訊科技、編程學習、機械人製作、3D列印等活動,輔助加強學生的協作學習、自主學習和解難能力。
個人同意教育局回應,目前推動STEM教育沒有必要獨立成科,不同科目的教師都可以從自身學科探討STEM教育課程發展和跨學科教材設計。若果涉及科目稍多,或是需要在時間表和學習活動上有特別安排,當然最好由學校課程主任(Curriculum Leader)進行協調。而一些跨級、跨年度課程規劃,更需要得到學校行政層面的支持,例如訂立明確學校STEM教育發展計劃;適當的分工和授權安排;到位的經費預算和資源配備等。
暫時香港的確不存在STEM教師這種職系,所有教師都有機會參與到STEM教學上。強化和鞏固教師原有課改所要求教學能力的培訓,比STEM教師專業素養的探討更為逼切和重要。掌握課改九大共通能力(Generic Skills)在八大學習領域(KLA)及所屬學科的課程規劃內如何建構?教學設計如何有利促進學習?課堂活動如何加強協作?如何有效推動自主學習等,都是每位教師應有的基本功。
考驗老師整體的「帶課能力」
個人工作上長期觀察,本來課改初期很多學校在校本課程統整、跨學科教學設計、專題研習實踐都很活躍,優質教育基金都有很多這方面的案例。但近年可能因為長期受「殺校」問題困擾,學校教育生態惡化,大部分精力會消磨在應付學生各種公開學習評估上,教師能力提升和教學創新有點跟不上發展。有評論指出,STEM教育可以作為刺激學校重新關注教學創新的動力,特別是STEM教育這種以S.T.E.M.學科為主題的綜合學習教學設計,有需要加強學習安排的培訓,讓教師能將在問題探究過程涉及的創科技術及工具、器材的操作,如何有效融入課堂學習環節。另外,STEM本身,或是加一個A的STEAM,都強調促進創意思維、提升創意表現、啟發創新解決方案這個核心目標,所以在筆者設計的校本課程研發培訓,更重視引導各科教師先掌握自身主科在創意或創新表現的評估準則,懂得觀察學生各種「微創意、微創新」表現。多採用正面教育,處理好學生能力差異問題,才能成功利用團隊協作模式,推動自主、自適應學習。概括而言,這便要考驗老師整體的帶課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