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只是簡單的幾味中藥,但因正中病機而其效甚捷。中藥起效並不慢呢!(Shutterstock)

二劑祛腫消象腿

中醫認為脾主運化,脾主濕,通過接受胃腸消化吸收食物的營養而化生氣血,及輸布全身而濡養身體五臟六腑、四肢百骸。當脾氣虛弱則運化失權,水濕停滯肌膚而發為水腫。

妊娠水腫,與脾腎有關。(Shutterstock)

妊娠水腫

中醫辨證論治重在分辨虛實,虛證之水腫按之下陷,而實證水腫則隨按隨起,以此為辨。處方用藥時應注意維護胎元,藥性峻猛或有毒之品要避免使用或慎用,以免傷胎。

經脈者,所以能決死生,處百病,調虛實,不可不通也。(Shutterstock)

針後感

透過刺激穴位,疏通全身經絡來行氣活血,以調和體內臟腑的陰陽平衡,達到扶正祛邪的目的,是一種「內病外治」的醫術。

經常舉目遠眺,怡情又護目!(作者提供)

護眼要趁早

現代日常生活,我們都離不開電腦和手機等電子產品,長期低頭、近距離用眼睛,久而久之會造成眼晴的勞損,令其功能受損。因此我們要有意識地通過適當的眼部運動,眼周穴位按摩及食療等方法去護養眼晴。

梨的食用方法多種多樣,可生食、絞汁、熬膏、煎湯,或加工成梨乾、梨膏糖、蜜餞、糖水梨等。(作者提供)

秋之果:梨及食療

梨,性涼,味甘、微酸,歸肺、胃經,有清熱、化痰、生津、潤燥、解瘡毒、酒毒等功效,主治消渴口乾、傷寒發熱、熱咳、中風不語、噎嗝、反胃、便秘、驚邪等病症。

香港學童的功課及學習壓力似乎與日俱增。(Shutterstock)

鬱病

抑鬱、焦慮等症狀屬於中醫的「鬱病」範疇,主要是由於肝鬱氣結,肝膽之氣疏洩失調所導致。中醫認為,肝屬木喜條達,就好像樹木健康生長時,枝幹及根部要向四周舒展生長一樣。

鮮人蔘有一定的補氣功效卻不會太溫燥,配以紅棗,麥冬及雪梨,有補養氣血及潤肺養陰之效。(作者提供圖片)

蔘棗麥冬雪梨茶

秋天的乾燥會損耗人體的陰津令皮膚乾燥,甚至痕癢。肺氣弱的人容易有說話聲音低微或容易感到不夠氣,運動時容易汗出氣喘等症狀,這類人士宜用健脾、補肺氣的方法去增強肺氣。

温博士多年來潛心研究各種養生保健及食療方法。(文灼峰攝)

皮膚聖手與養生美食專家

很多長期病患者四處遍訪名醫往往失望而回,有一本皮膚中醫寶鑑相信可以為讀者帶來新希望,按照温愛詩博士內外兼顧的王道方法,悉心用功治療及調理,早日康復,回覆信心,開心過好日子。

兩周前病人C君就診時說,數日前因左眼有閃光及感到脹痛。(Shutterstock)

二龍戲珠治眼病

學生時代,老師教眼科治病的方法,以內服中藥為主,及一些外用點眼的藥方,運用針灸治眼疾是比較少的。月前作者到北京西苑醫院進修,便得知相關的療法,效果不錯。

16年前,曾有一名因患臉癱後遺症,引致右眼肌肉痙攣抽搐的女患者向作者求診。(Shutterstock)

臉肌抽搐

有部分臉肌痙攣症狀是臉癱(臉神經炎)發展而來的後遺症,亦有部分患者原因不明突然地出現局部臉肌,例如眼周肌肉、頰部肌肉或嘴角的抽動。若有以上情況,宜及早進行針灸治療。

天氣悶熱令人抗拒不了生冷冰飲,易造成腹瀉,解暑、健脾、化濕是良策。(Shutterstock)

濕熱大蒸籠

近日時晴時雨,艷陽高照,忽然又會下大雨,雨後又陽光普照,暑熱鬱蒸大地,易令人感暑感濕,導致胸隔痞滿,胃脹腹滿,食欲不振。消暑、健脾、祛濕的菜餚宜提早供應!

在任何時刻都可以做瑜珈,鍛練、修行、養生。(作者提供圖片)

Time Gap養生法

最近看了一本書,列舉了多種在等候時做瑜珈的動作,鼓勵在任何時刻都可以做瑜珈。是啊!我也可以善用任何的等候時光鍛練、修行、養生呢!

第1頁,共15頁 1 2 15

按類別瀏覽

Currently Playing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