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時代變化,無論在潮汕地區,還是移居海內外其他地區的潮汕人,男主外女主內的傳統觀念和重男輕女的習俗早已成為歷史。潮汕女性無論從政還是經商,或者在學術藝術體育等各方面都人才輩出,所謂巾幗不讓鬚眉。
巴黎奧運會在爭議中進入尾聲,開幕式的「歡慶」部分備受批評,法國宗教界和政治人物對其表示強烈不滿。似乎在舉辦大型活動時,法國永遠無法避免爭議與辯論,但這也成為這個國家的一種特質。
《繁花》是一部融合了高質量電視劇作品。劇中人物性格鮮明,反映了90年代上海城市發展的縮影。導演王家衛以其獨特的視角和手法,細膩呈現了這個動盪而富饒的年代,從而引發觀眾的共鳴。
香港人無論男女老幼,很難找到幾個沒有讀過金庸武俠小說,或者沒有看過金庸小說改編的電影電視劇,縱觀香港文學界,金庸的影響力無人能及,他筆下的人物山河故事及其家國情懷,對幾代讀者觀眾影響深遠。
中山大學將於今年來港設立香港高等研究院,邁出跨境辦學第一步,努力爭取在國際化辦學方面取得突破。換言之,中山大學第4個校區已經選定在香港。
近幾年香港吃喝玩樂沒有太多變化,來來去去就這些,消費者的選擇遠不如大灣區內地城市多姿多彩。據我所知,每逢周末和假期到潮汕的高鐵都爆滿,不少人是專程去潮汕吃美食。
最近幾年,香港科技大學、城市大學、理工大學等多間大學紛紛到大灣區內地城市辦學或設立機構,毫無疑問,到目前為止,採用香港辦學模式的港中大(深圳)是當中的佼佼者。
走出東堂子胡同,有一種走出時光隧道、回首已是百年身的感覺。後來上網一查,才知道一條東堂子胡同,竟是半部中國近現代史。北京大學新聞網介紹:從蔡元培故居到伍連德故居,一西一東兩座老宅恰是兩位先賢的故居。
英國通過如此嚴厲的《國家安全法案》,卻竟然對香港23條立法說三道四,這是赤裸裸的雙重標準。鄧炳強公開反駁外國媒體不實之詞,鄧局長反應快,講話接地氣,連消帶打反守為攻,三言兩語揭露真相,實在大快人心。
特區政府想吸引更多內地遊客,爭取內地開放更多自由行城市、恢復一簽多行措施,無疑是一條捷徑。但推動旅遊業全面復甦,是一個綜合工程,需要做好配套措施,否則人來了卻失望,甚至感到不滿。
李鐵花1400萬(人民幣)誘使對手打假波,製造所謂執教「八連勝」的神話,年薪800萬的國家男足主教練的位子則是花300萬買來,當中200萬由他執教的武漢卓爾支付,他本人出資100萬送給足協秘書長劉奕。
展望2024年的世界,似乎沒有高興起來的理由,但也不盡然,所謂西方不亮東方亮,「踏遍青山人未老,風景這邊獨好」。中國人熱愛和平,中國是世界上最和平、最安全的國家,這是最值得每一個國人引以為自豪的事情。
香港愛到日本旅遊不是新聞,本地電視台旅遊節目推介最多的海外國家,就是日本。至於日人拋棄香港,雖有標題黨之嫌,但反映出問題的嚴重性。
科學無國界,但科學家有國家,有國家就有政治和政治博弈。所以,應對下一次疫症大流行,不僅要靠各國科學家的合作,更需要世界各國政治家,特別是大國領袖拿出政治智慧,超越政治對立,攜手合作。
大眾傳播學學者麥克盧漢(McLuhan)說,媒介是身體的延伸,他還說,媒介即信息。對於媒體人來說,手機已經成為身體的一部分,永遠保持手機在線,既是工作需要,亦是生活狀態。
如何在保育和安全、發展之間取得平衡,從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政府固然首要考慮保障公眾和遊客安全,但採取一刀切清拆的做法,肯定不會符合社會期望,亦不符合香港的整體和長遠利益。
突襲事件發生後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發帖文呼籲巴以停火,要求哈馬斯立即釋放人質,立即惹來美國右派群起抨擊,指摘布林肯脫離現實,同情哈馬斯,嚇得布林肯立即刪掉帖文。美國,就是唯恐天下不亂。
新疆面積等於全國六分之一,從一個城市到另一個城市,甚至一個景點到另一個景點,常常相隔幾百公里,要坐幾個小時的車,那種「大」的感覺,對於生活在香港這個彈丸之地的人,第一次身臨其境會產生一種震撼的感覺。
在距離台灣下一次「大選」不到5個月時間的敏感時刻,國台辦宣布暫停台灣芒果輸入大陸,難免引起各方猜測。民進黨當局卻避重就輕,企圖掩蓋事件背後的深層原因。
特首李家超正在東盟訪問,其中一個目的就是爭取相關國家的支持香港加入RCEP,日本該不會把特區政府禁止日本10縣海產品農產品,和同意香港加入RCEP一事掛鈎吧?
自「九一八事變」佔領東北三省以來,日本侵華戰爭奪走三千萬中國人的生命,對中國造成無法彌補的傷害。近日在一次飯局,一位經濟學家說,日本戰敗之後沒有賠償中國,但這筆賬一定要清算,而且總有一天要討還。
大灣區「9+2」不僅是一個地域概念,也同屬嶺南文化圈。嶺南文化的根在珠三角地區,源遠流長,人才輩出,在過去半個多世紀,嶺南文化在香港得到很好的傳承,並且發揚光大。
幾百年來,潮人漂洋過海到香港、新加坡、泰國、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越南、柬埔寨,哪裏有機會能生存發展,就到哪裏落地,融入當地社會,形成「有潮水的地方就有潮人」、海外潮人與潮汕家鄉人口相近的獨特現象。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contact@master-insight.com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