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尚未落幕,出口導向型的台灣經濟,與大陸一衣帶水,兩岸政商學界人士怎樣看中美變局?上月底舉行的香江論壇,主題正是「中美貿易戰的影響及因應之道」,台灣前行政院長陳沖、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副院長嚴安林和亞洲台商聯會總會副會長簡廷在,分別從不同角度分析中美貿易戰的影響和台商因應之道。
陳沖是馬英九總統時期台灣的行政院長(2012─2013),講題是「王者不欺四海,霸者不欺四鄰──當司馬光遇到柏雷圖」,他希望中美政府秉持古人智慧,妥善解決紛爭。以下為演講主要內容:
美國國徽的橄欖枝不見了
大家應該關心的是,「中美貿易」加上「戰」字,會有怎樣的後果?英國《經濟學人》雜誌(The Economist)有一期封面故事China v America的插圖,畫的是龍首圖案中藏着美國國徽上的白頭鷹,鷹爪本來抓着橄欖枝和箭,象徵美國的立國精神,插圖做了點手腳,橄欖枝和箭不見了,換成了雙劍,這是英國人的觀察,值得我們關注。
美國總統特朗普對中國採取的貿易報復手段,大家都很清楚:一、提高關稅,從9月24日開始,對總值2000億美元中國商品徵收10%關稅。到明年1月,提高到20%;如果中國報復,還會加碼對總值2670億美元的中國貨徵收關稅;三、希望這種處境,經過「我」 (特朗普)和習近平主席的努力可以解決。
特朗普活用《孫子兵法》?
這就可以看出特朗普的思維方式──這邊廂對華徵收高關稅,那邊廂跟南韓簽自貿協定,又將北美自由貿易協定 (NAFTA)改為美國─墨西哥─加拿大協定 (USMCA),其實跟原來的NAFTA無大差別,有些內容TPP(跨太平洋夥伴協定)已經有了。說明特朗普只是要退出一些協定,並沒有加入新的內容。不過,簽了USMCA後,若有誰要跟「非市場經濟國家」簽自貿協定,要事先通知,以便另外兩國有權退出。這是一劑「毒藥丸」,「項莊舞劍,意在沛以」,這「沛公」便是中國。特朗普的策略是步步進逼,用的是《孫子兵法》的〈謀攻篇〉:「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目的是以謀略挫敗中國。因此,貿易戰會不會演變為「新常態」,會不會more than a trade war(不只是貿易戰),值得我們關心。
更值得關心的是,美國為什麼會逆貿易全球化的潮流去做自己的事?尤其是世界第一大和第二大經濟體發生糾紛,在現在全球價值鏈的年代,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全世界都會受到影響。
美國對華抱持警惕態度,是認為中國崛起,挑戰美國。美國有報告指中國竊取有知識產權的科技、強迫美國公司交換技術、強迫對華售賣可作軍事用途的產品、派5萬人到美國「收集情報」、30萬中國人「已經潛伏在美國」等等,甚至副總統彭斯早前也公開抨擊中國。
新書揭白宮「人人自危」?
中國對美順差3900億美元,特朗普因此處處針對中國。有份揭發「水門事件」的美國記者伍德沃德(Bob Woodward),最近出版了他的新書Fear :Trump in the White House,指出特朗普在白宮,很多人都會感到恐懼,當然,這本書給特朗普罵翻了,指書中全是謊言,沒有一句實話。
1989年柏林圍牆倒塌,東歐集團瓦解。1991年蘇聯解體,俄羅斯再也無力與美國抗衡,連「富可敵美」的日本,也因1985年簽署《廣場協議》,導致經濟上出現所謂「失落的20年」。2008年的金融海嘯,美國其實是把病毒銷往歐洲,造成歐洲央行在操作上諸多不順。美國在不同的領域攻擊對手,下一個輸到誰?下一個在什麼領域?是貿易、科技還是貨幣?
美學者「陷阱說」自相矛盾
我注意到,北京官方包括習近平主席,在不同的場合屢次說「修昔底德陷阱」,所謂「修昔底德陷阱」是哈佛大學教授艾利森(Graham Allison )在2010年提出的,他引用古雅典時代的故事,指新勢力崛起時,與舊勢力爆發戰爭在所難免。然而,「修昔底德陷阱」其實並不存在,艾利森的這種說法,本身就一個陷阱,只是為了美國往後的種種策略(無論是共和黨抑或民主黨)建立一套理論基礎,令人覺得另一大國崛起,會與美國爭霸,戰爭勢將無可避免。
還有一個所謂「金德爾伯格陷阱」,是提出「軟實力」的政治學者約瑟夫‧奈(Joseph Nye)提出的,指的是美國取代英國成為最大強權至今,如果中國崛起卻不能承擔美國的國際責任,世界就會出現危機。這兩個「陷阱」的論述自相矛盾,前者說中國太強,強到舊勢力要壓倒她,便會發生戰爭;後者又說中國太弱了,承擔不起國際責任,兩者的邏輯完全相反。
秉持古人智慧解決爭端
我的演講題目叫「當司馬光遇見柏雷圖」,是因為司馬光所著的《資治通鑑》,大都根據史實,間中有以「臣光曰」起句發表意見,書中有「是故古之王者不欺四海,霸者不欺四鄰,善為國者不欺其民,善為家者不欺其親」之句。這個「不欺」是「不欺騙」的意思。面對中美對峙的局面,我們也應該抱着「不欺」的宗旨,用「不欺四鄰」的態度推動「一帶一路」建設和處理兩岸關係。
我的演講題目也提到柏雷圖,他是意大利數學家,提出「柏雷圖均衡」(Pareto Optimality,也譯作「柏雷圖最適」),說的是個人在群體裏可以增加自己的利益,但不能損害他人的利益,一旦損害他人利益,均衡(最適當)的狀態就會打破。因,我最希望白宮裏的「反抗軍」(resistance)能夠運用他們的專業,引導特朗普走向「交換的最適合、生產的最適合和組合的最適合」,這樣的話,(中美貿易戰)才有機會妥善解決。
總之,中美兩國應秉持古人的智慧,「不欺四海,不欺四鄰」。一方面,美國在增加利益的同時,不要損害全球價值鏈,否則,不僅是中國大陸和台灣,全世界都會受害。另一方面,習近平主席講「自力更生」,儘管是一種現實的無奈,但若然大家都只有自力更生,就沒有國際貿易,我們最好還是秉持古人的智慧,達到「柏雷圖最適」,才能解決爭端。
香江論壇:中美貿易戰的影響及因應之道(二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