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首頁 教育 高錕的學習背景和學習特徵

高錕的學習背景和學習特徵

高錕在自傳《潮平岸闊》強調背誦也是一種有效的學習方法,對學生並無壞處。

黃顯華 作者: 黃顯華
2017-07-01
教育眼

標籤: 晶體的結構形狀無線電收音機物理學諾貝爾獎硬背死記觸類旁通
高錕博士患上認知障礙症,妻子高黃美芸用心照顧。( xuite )
高錕博士患上認知障礙症,妻子高黃美芸用心照顧。( xuite )
0
SHARES
5.4k
VIEWS
Share on FacebookShare on Twitter

獲得物理學諾貝爾獎,曾任香港中文大學校長的高錕,在自傳《潮平岸闊》中強調受到父親和學校很好的培育。所以下文將先概述這兩方面的情況,然後分析他的學習特徵。

父親的培育

高錕在小學六年級時已經開始進行化學實驗,但是一次小意外讓他遠離化學品。沒多久,他和同學發現了無線電的樂趣。他在商店裏看到一盒無線電收音機的零件套,便央求雙親買給他。父親回答說:「如果你能夠成功,我還會買更多零件給你造更多別的款式的收音機。」這個回應非常令人鼓舞。

在日本軍入侵上海期間,父母親和高錕兄弟倆更為接近,令他們獲益良多。對於高錕稀奇古怪的問題,父親一直都能對答如流,令他大感敬服。但有一次,其中一條問題竟令父親語塞,在那一刻,父親忽地變成了一個普通人,不再是他心目中的通天曉。高錕也忽然有所頓悟,知道沒有人能夠甚麼也知道,而有所不知也不是值得羞恥的一回事。父親當時說的一番話對他很受用,他仍清楚記得父親說:「你會發現,有很多事情是我們不知道或不了解的,沒有人能掌握一切知識。」是他的父親啟導他不斷尋索、學習。

學校和教師

高錕就讀的中學和老師給予學生很大的自由,讓他得以在理想的環境裏學習。老師認真盡責,對他多加勉勵。同學們則活潑好動、富好奇心,而且自然爽朗。他們一起遊戲、學習、聽古典音樂、表演舞蹈和話劇,也自發地學習新的事物和技術。同學們盡情發展和享受他們的友誼,學校也容許並鼓勵學生自由思考和多元發展。

一些課堂活動也令他留有深刻印象。以化學課為例,科學原理指出所有自然化合物,都是通過構成此化合物的各種元素,將個別元素間互相施加的壓力減至最小的過程而形成。因個子細小而有「小人」之稱的化學老師,為了說明這個原理,叫班上的同學使勁推他。最後他自然是給推到課室的一角,但直接把他推動的其實只有兩三位同學,而這兩三位同學又分別給另外兩三位同學所推動。這種緊密的結構,稱為幾何規律晶體結構。

「小人」老師以生動有趣的示範,在高錕的腦海中深深印上了晶體的結構形狀。他得感謝老師打開同學們的心扉,讓他們用這麼簡單的方法,認識一些複雜的概念。在預科一年級裏,學校還為預科同學們提供了很多自由發揮的機會。

小學中文科女教師在教授書法時很有耐性,驅使大家努力把書法寫好。有一次她對高錕說:「我很喜歡你寫的字。」這句說話自然是一個莫大的鼓勵。他覺得她對每個同學都盡心關懷。在舊同學聚會裏,這位老師已經90多歲,仍然勾起他們許多美好的回憶。年輕時能與一群如此善良的同學相處,對他有莫大的影響,讓他在日後履行責任時,也不忘付出愛與關懷。

自學

他和一位同學對化學的興趣可謂一發不可收拾,然而兩人的父親都是律師,對科學所知不多,故此只好自行摸索。那時,不少化學品都可以在教育書店裏買得到。他們很快便在自己的家裏設立實驗室,大量閱讀科學普及讀物,並嘗試做一些簡單的實驗。

就讀預科的學生擁有不少特權,他們還未意識到特權的存在,其實旨在培養他們的責任感。他們被委派為學長,成為老師的助手,甚至協助老師批改測驗卷。這一方面可減輕老師的教學重擔,另一方面又讓他們學會認真盡責地執行任務。生動的教學方法對學生的幫助更大,他們不用再生吞硬記老師講授的內容,而是在老師的引導下自己尋求答案。這個學習的歷程教曉他們運用圖書館材料,並通過與老師討論達至自我學習。

怎樣去明白所學

接受小學教育的日子裏,高錕不但學會閱讀、寫字和計算,更有機會通過有趣的方法,探索更廣闊的知識,而且常常得到教師專心致志的指引,在同學間互相推動的良好氣氛下學習。他掌握了謹記大量資料、運用各種學習工具的技巧,但絕不是硬背死記,而是利用這些資料和工具,動腦筋解決問題。即使在大學裏,高錕的學習重點也只是如何利用工具,發掘更深更廣的知識,並且觸類旁通。他能將思想的羈絆減到最少,從而獨立思考。

在大學裏所學的知識,只有一小部分在工作上派上用場;在中學和大學裏所受的嚴格訓練,只是令他們學會怎樣學習。

因此教育必須有助於啟發學生的心靈,讓他們掌握追尋及運用知識的能力。而知識的傳授應有針對性,又能引起興趣。學校的能力測試及評估,不應只是要學生將課堂上所學原原本本的搬出來,而是要考量他們能否運用學過的新技能。

通過「教」去學

升上預科,許多同學都成為學校的得力助手,主要工作為照顧低年級的同學。當時高錕沒有想過這個責任背後的重要意義,後來回想,才醒覺這類活動有助培育他們成為富責任感的成年人,為將來進入社會作好準備。學校的確把學生當作成年人看待,而學生也很重視和喜愛自己的角色。

與同年齡的夥伴一起學習,對高錕來說是完全陌生的經驗,如果不是有盡責的老師,相信他一定會自我封閉於個人的小天地中。就記憶所及,從內地移居到香港而毫無適應上的問題,必定是老師和同學的扶持和互助,幫他度過困難的適應期。親切的氣氛、志同道合的新朋友,均對他的學業有莫大裨益。在充滿熱誠的老師的教導下、在與同學一起進行的各種課外活動中、在讓學生自由探索的學習環境裏,他的思想開始成形,自信心開始建立。

對背誦的看法

高錕認為語言能力的發展,需要經過一種不斷累積的過程,人類利用語言、引用前人的話,來表達自己的思想,向接收者傳達準確和具啟發性的訊息。語言刺激他們的思維,如果接收者本身也具有豐富的知識,更會聞一知十。因此,背誦也是一種有效的學習方法,他覺得對學生並無壞處。背誦的弊端,在於教師認為考試只有一個正確的答案。如果學生不事背誦,那才是災難。背誦是把有用的知識永遠嵌進腦袋的唯一方法。這麼一來,日後有需要時便可以立即把知識由腦裏提取出來。他深信背誦對他的一生起著重要的作用。

小結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高錕的理解是:「學以致用,是最令人快樂的一回事。」孔子的話給他莫大的啟發,促使他運用自己的思考,發揮對事物獨特的見解。是孔子的哲學,令他成為一名出色的工程師。

 

更多精采文章

  • 楊振寧舌戰群儒楊振寧舌戰群儒
  • 香港青少年焦慮感高、幸福感低對家長及老師的啟示香港青少年焦慮感高、幸福感低對家長及老師的啟示
  • 蘇格拉底對學習的理解和實踐蘇格拉底對學習的理解和實踐
  • 我們要不要應試教育?我們要不要應試教育?
  • 從「數學想想」反思數學從「數學想想」反思數學

2+

黃顯華

現任香港中文大學課程與教學學系客座教授、伍宜孫書院資深書院導師。曾任課程與教學學系系主任、教授,香港教育研究所副所長。 加州大學洛杉機分校教育博士,曾任三所小學、兩所中學教師及香港大學教育學院教學顧問,及參與世界銀行在中國的教育技術援助項目協調工作。曾任中央政策組非全職顧問,教師教育與教師資格諮詢委員會委員,香港學術評審局、香港各大學學術評審委員或校外考試委員。 曾任北京師範大學客座教授、中國教育學會課程專業委員會顧問、人民教育出版社課程教材研究所兼職研究員;華東師範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西北師範大學、西南師範大學及首都師範大學客座教授等。
View all posts
標籤: 晶體的結構形狀無線電收音機物理學諾貝爾獎硬背死記觸類旁通
申請成為灼見名家基本會員,免費收取電子報
同意灼見名家會員服務條款及細則
Please login to join discussion

編輯精選

緊張刺激的搶答環節,令評判和觀眾印象深刻。
腹有詩書

腹有詩書賽程激烈 獻主會聖馬善樂小學、培僑小學、拔萃女小學、培僑書院高分出線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1-03-07
中大校長段崇智教授認為,校園多元共融計劃就像一個交響樂團,最終目的很簡單,就是讓每個聽眾聽完之後會為此鼓掌、覺得感動。
灼見教育

段崇智:學生須學習負責承擔 校園戮力多元共融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1-03-06
2020年是張愛玲(1920-1995)百年誕辰,吳邦謀出版了《尋覓張愛玲》一書,以個人珍貴的藏品,勾勒出更全面的張愛玲。(攝影:余奕軒)
字旅相逢

「我喜歡追尋真相,讓我的藏品說故事……」

作者: 馮珍今
2021-03-06
香港今年首次被剔出美國傳統基金會「經濟自由度指數」評級,與澳門一起列入中國評分。(Unsplash)
灼見報道

香港被剔出經濟自由度評級 政府指傳統基金會有政治偏見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1-03-05
葛來儀認為拜登政府沒有將中國標籤為「敵人」,為改善對華關係敞開了大門。(灼見名家製圖)
國際觀

美智庫專家爆料:華府將鼓勵兩岸重啟對話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1-03-03

影片

  • 黃錦輝教授:預算案百億推動創科成及時雨 河套區發展太慢將被深圳拋離《灼見財經》
  • 曾鈺成:罵共產黨?一般市民可以 治港者不能!《主席開咪》
  • 馮檢基:疫苗究竟打哪一款?選擇副作用低的!
  • 曾鈺成:完善選舉制度由中央主導 等於五步曲變一步曲?《主席開咪》
  • 雷鼎鳴:夏寶龍對香港治港班子劃出紅線 中央對港政策陸續出台 港人不要試底線《灼見政治》
  • 段崇智校長:學生越界須自我負責 大學不會放棄年輕人 重建校園多元共融《灼見教育》
  • 葉劉淑儀:回歸23年處處碰壁欠愛國者治港 選舉制度將有重大轉變《灼見政治》
  • 湯文亮:香港年輕人還有沒有機會?成功須腳踏實地 加強競爭力《灼見財經》
  • 雷鼎鳴:美國智庫對中國國情嚴重錯判 港人誤信「支爆論」害己害人《灼見財經》
  • 雷賢達:全球資金流向新興市場中港受惠 牛年股票貨幣投資策略《灼見財經》
Currently Playing

熱門文章

  • 腹有詩書賽程激烈   獻主會聖馬善樂小學、培僑小學、拔萃女小學、培僑書院高分出線腹有詩書賽程激烈 獻主會聖馬善樂小學、培僑小學、拔萃女小學、培僑書院高分出線 本社編輯部
  • 蘭花攻略之賀年蝴蝶蘭復種方法蘭花攻略之賀年蝴蝶蘭復種方法 朱劍虹
  • K11快速應變  要俾個LikeK11快速應變 要俾個Like 胡孟青
  • 林行止:百無一用驚懼槍桿  積極平衡設法開源林行止:百無一用驚懼槍桿 積極平衡設法開源 本社編輯部
  • 第一名第一名 常霖法師
  • 港大醫學院:新冠病毒感染力強 疫苗難全面保護港大醫學院:新冠病毒感染力強 疫苗難全面保護 編輯精選
  • 美國政府能從在華經營的跨國企業中學到什麼?美國政府能從在華經營的跨國企業中學到什麼? 謝祖墀
  • 公務員這座大山公務員這座大山 林沛理
  • 林行止:反制美國力度升級!一拍兩散共踐雙贏?林行止:反制美國力度升級!一拍兩散共踐雙贏? 本社編輯部
  • 中美得人驚的變化中美得人驚的變化 張建雄
  • 「我喜歡追尋真相,讓我的藏品說故事……」「我喜歡追尋真相,讓我的藏品說故事……」 馮珍今
  • 茶道今生之心無罣礙茶道今生之心無罣礙 文相濡
  • 顏色革命顏色革命 陳文鴻
  • 馬雲「落馬」 網紅落井下石馬雲「落馬」 網紅落井下石 黃錦輝
  • 教子之方教子之方 釋證嚴

推薦作家

  • 王耀宗
  • 譚寶碩
  • 林沛理
  • 黃氏
  • 張量童
  • 呂大樂
  • 彭泓基
  • 楊興安
  • 劉銳紹
  • 白先勇
  • 莊太量
  • 黎漢偉

承印人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聯絡我們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email protected]

追蹤我們的社交平台

訂閱「灼見名家」電子報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orgotten Password?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All fields are required. Log In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