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發展,是否需要1000萬以上的人口?前財政司長梁錦松上月接受訪問時,認為香港長遠需要1000萬人口,才能支持大灣區以至整個中國的發展。1000萬人之數,早在前行政長官曾蔭權在 2007年接受《金融時報》訪問時已提出。按他當年的說法,香港有條件發展成為一個能夠為1000萬人提供良好生活環境的全球金融中心。
香港現在人口是740萬,要增至1000萬人,大約要增35%,屆時房屋、教育、就業等是否能跟上配合?以現在的人口規模,覓地發展已經難若登天;人口再增35%,爭奪「生存空間」的矛盾只會更激烈。曾蔭權提出1000萬人口時,科技還未如今天般突飛猛進,更沒有「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大灣區規劃,增加人口對本地經濟應該有幫助;然而今時今日無店員零售、無人車等已即將進入營運,大灣區規劃也令香港的活動空間大大擴張,1000萬人口的作用何在?
香港經濟過去30年每年平均增長4.6%,其中1.4%源自勞動人口增加,其餘3.2%來自生產力增長。如果勞動力不足,就會拖慢經濟增長,這是「傳統智慧」。數字顯示,本地勞動人口在今年達到371萬的高峰,隨後即會逐步回落,到2035年將跌至351萬;勞動人口參與率則會由2013年的59.4%,下降至2041年的49.5%。
要增人口 絕大部分將是內地人
香港的人口增長率相當低,據政府預測,香港整體人口由目前至 2041年之間,增長率每年平均只有0.6%。由於本地出生率維持在低水平,如果要人口增加,主要來源只得一個,就是持單程證來港人士。換言之,未來香港人口要增至1000萬,新增的部分絕大部分將是持單程證來港的內地人(以上數字來自政府文件《人口政策:策略與措施》,2015年1月)。
香港出生率偏低,要避免人口老化和勞動力萎縮,輸入人口是唯一方法。歐盟的處境也一樣,歐洲一度大開中門吸納大批移民,就是為了應付人口下降。輸入人口令歐洲經濟保持增長,但也埋下了一股反移民情緒,進而演變成今天的一場「政治海嘯」:英國脫歐和歐洲多國極右政黨崛起,都是反移民浪潮催生的結果。
然而,歐洲各國吸納移民有自己的主導權,移民政策可以因時制宜,香港卻不行,單程證完全由內地有關部門審批和簽發,特區政府只能「留意單程證計劃實施的情况,並與內地當局保持良好的溝通」。對此,香港完全沒有發言權;內地也多次重申,單程證審批權不會交予特區政府。
沒有審批權,意味着這批補充香港人口的生力軍,對他們的背景、技能、教育水平有什麼要求,香港都沒有話事權,只能被動接受。從回歸至今,大約有100萬名新移民來港定居,其中98%為港人的配偶或子女。大量新移民到埗,很多國家都會着力強化他們的「身分認同」;但特區政府的人口政策文件,只強調會在經濟、社會等範疇融入新移民,在「身分認同」方面則幾乎隻字不提。很明顯,這個問題「不好說」,也不容易講。
在中央政府眼中,單程證赴港的內地人不是移民,只是遷往中國的另一地區,沒有什麼「身分認同」問題。然而兩制差異,加上香港特殊的歷史背景,港人的價值觀和內地顯然有頗多不同,不承認這些差異不等於它們會消失。如果不在「身分認同」上整合「新」、「舊」兩批香港人,以「本土」作為挑動矛盾的事故將陸續有來。
歷史記憶是建立身分認同的主要「資源」。毋庸諱言,內地和香港在過去百多年對很多大事都有截然不同的歷史記憶。然而在回歸之後,不少歷史記憶成為「政治不正確」的痕迹,政府寧願不提或低調處理,更不會把它們作為融入新移民的「教材」!
反移民情緒並非始於今日。但過去對移民的不滿主要集中在就業、福利、醫療等,當地人認為新移民搶走或分薄了他們的資源。但近年反移民浪潮轉向針對文化認同,特別是價值觀的差異(例如反伊斯蘭)。這些或許只是掩飾因搶奪經濟資源而衍生的理由,但無可否認,以文化認同號召反對新移民卻大有市場,在歐洲和美國都已成為一股政治潮流。
要令新舊港人融合團結 難上加難
回到香港,所謂本土派,其實是反移民情緒衍生的一種訴求。政治上,他們被視為分離主義,被中央政府全面封殺,不可能發揮任何影響力。然而在一般普羅「舊香港人」心目中,一股抗拒新移民、認為他們和「地道」香港人格格不入的情緒,其實十分普遍,只是沒有機會凝聚成一股政治勢力。
有這種「新」、「舊」之間的隔膜,要大量從內地引入新移民令香港人口增至1000萬,將會令社會矛盾更趨尖銳,社會更不和諧。令香港人口達到1000萬不難,但要令這1000萬香港人不分「新」「舊」融合團結,卻是難上加難。
社會高齡化、人口減少、供養比率上升,是否必定要大量輸入人口?日本用的是另一種辦法。日本社會老齡化嚴重,但日本實際參加工作的就業人數正持續增加,從截至2017年11月的平均數來看,日本就業人數達到6528萬,同比增長約1%,超過歷史第二高的1998年(6514萬人)。人口持續下跌而就業人數增加,是女性和老年人的勞動參與率不斷提高,65歲以上仍然工作的老年人比率也達到1998年以來的高位(日經中文網〈日本人口減少,工作人數反而增加?〉,2018年1月8日)。
在內地,應對老齡化的方法是以科技代替人手,無員工服務除了在零售行業,也同時向酒店和卡拉OK擴展。據內地研究機構推算,無員工零售店的市場規模將由目前200多億人民幣,急增至2022年逾9000億人民幣。
人口少 仍可發揮強大競爭力
人口少,並不表示競爭力弱。按瑞士洛桑國際管理學院(IMD)2018年世界競爭力年報排名,跟香港(排第二)人口相若的新加坡(593萬)排第三,瑞士(858萬)排第五,丹麥(574萬)排第六,挪威(540萬)排第八。人多,不一定好辦事;但人少,卻仍然可以發揮強大競爭力。
對香港來說,靠輸入移民去維持增長已不可行;香港人口要增至1000萬,更是一個不切實際的目標。
原刊於《明報》,獲作者授權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