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首頁 政局 國際政治的道德與政治現實主義

國際政治的道德與政治現實主義

國力的強弱是相對的,因此每個國家都要考慮自己在國際上的相對地位,而對國家安全的顧慮亦影響國家之間合作的可能性,因為如果其他國家在合作之中得到更大的利益,變得比自己更加強大,就無疑是削弱自己的國家安全。

中大出版社編輯部 作者: 中大出版社編輯部
2019-04-20
書海尋珍

撰文:葉家威(牛津大學政治學博士)、曾瑞明(香港大學哲學博士)

標籤: 人性全球正義與普世價值國家利益政治現實主義美國逐利韓非子
美國雖然經常以人權捍衞者自居,但面對以色列侵害人權的行徑,往往沒有任何實際行動。(Shutterstock)
美國雖然經常以人權捍衞者自居,但面對以色列侵害人權的行徑,往往沒有任何實際行動。(Shutterstock)

國際政治的道德

全球正義是否一個值得關心的問題?回答這問題的最好方法莫過於透過認真思考一系列影響全球無數人的逼切問題,例如:貧窮、貿易、氣候變化等,看看道德觀點可以如何幫助我們理解這些重要的國際政治問題。如果在過程中我們能在知性上有所得益,令我們的道德關懷更為敏銳或改變我們生活中的一些選擇,則我們可以毫無保留地說全球正義是值得關心的問題。不過,本章會先回應一些對全球正義的質疑,從而指出道德觀點在理解國際政治問題上的必要。在國際關係的研究中,政治現實主義(political realism)是顯學,而從這種觀點出發,全球正義只屬空中樓閣,其意義最多只能是知性上的遊戲。的確,如我們相信國與國之間的政治只是一場恃強凌弱、以眾暴寡的權力鬥爭,或者信奉所謂「強權即公理」(might is right),那麼全球正義問題根本無從談起。

而在修昔底德(Thucydides,公元前460-411)的《伯羅奔尼撒戰爭史》(History of The Peloponnesian War)中,我們已可以見到政治現實主義和理想主義(idealism)的辯論。在公元前431至404年間,雅典(Athens)和斯巴達(Sparta)為爭奪希臘世界的霸主地位而大動干戈,期間波及不少城邦。在戰爭的第16年,雅典準備攻打弱小的彌羅斯(Melos),在戰前派代表到彌羅斯希望逼使彌羅斯人投降,但遭拒絕。這就是著名的《彌羅斯人辯論》(Melian Dialogue)。在這場「辯論」中彌羅斯人採取一種理想主義的觀點,透過訴諸公義和眾神說服雅典人放棄侵掠計劃。他們認為正義、和平和自由(尊重各城邦的政治獨立)等原則是合乎所有人(包括弱者和強者)的利益,因為強者不能永遠維持強大。相反,雅典一方則建議彌羅斯人應放棄不切實際的道德原則而考慮當前的形勢,臣服於雅典而避免滅亡。雅典的代表有一句言簡意賅地表達了政治現實主義的精髓:「正義的標準是同等的強逼力量為基礎的……強者能夠做他們有權力做的一切,弱者只能接受他們必須接受的一切。」雅典人的觀點是,正義只適用在實力旗鼓相當的國家之間,一旦雙方實力懸殊,那麼談正義就是多餘的。中國的先秦諸子中亦有人提出政治現實主義的觀點:韓非子(公元前281-233)就曾言:「國小則事大國,兵弱則畏強兵,大國之所索,小國必聽,強兵之所加,弱兵必服。」(《韓非子‧八姦》)這句說話跟雅典人在《彌羅斯人辯論》中的觀點可謂如出一轍。所謂弱國無外交,古今皆然。2014年6月12日,有3名以色列青年在西岸地區被綁架,以色列於是以反恐和打擊哈馬斯(Hamas)為名,大規模空襲加沙地區,並發動地面攻勢,造成大量巴勒斯坦平民傷亡,連聯合國所辦的學校和醫院亦不能倖免,死傷枕藉。其實以色列在過去幾十年內不惜多次違反聯合國決議侵佔巴勒斯坦人的土地,肆意擴建殖民區,甚至在2005年開始以保護國家安全為理由封鎖加沙地區,造成嚴峻的人道危機。以色列多年以來的軍事行動顯然已超越自衞的需要而對巴勒斯坦平民帶來非常巨大的傷害,而巴勒斯坦力量單薄,其國家地位甚至不被承認。美國雖然經常以人權捍衞者自居,但面對以色列侵害人權的行徑,往往沒有任何實際行動,甚至沒有停止向以色列提供軍事援助,而以色列更是有恃無恐。面對此等慘劇,我們自然有理由質疑全球正義是否一個可以有意義地討論的問題。

20世紀國際關係研究的權威學者漢斯‧摩根索(Hans J. Morgenthau,1904-1980)在其經典著作《國際政治》(Politics Among Nations: The Struggle for Power and Peace)之中,就開宗明義地說:「國際政治跟所有政治一樣都是權力的鬥爭。」(“International politics,like all politics,is a struggle for power.”)

他列舉了政治現實主義的六項基本原則:

一、政治乃根據一些客觀的法則運作,而這些法則是源自人性的。

二、要理解國際政治的運作,我們需要了解何謂利益;而這些利益基本上就是關於權力(power),因此政治有別於其他領域諸如經濟、倫理、美學和宗教。

三、以權力為主的利益能普遍地適用而不受一時一地的限制,但具體而言,權力的運用會隨着政治和文化環境的不同而展現不同的形式。

四、政治現實主義意識到政治行為的道德重要性,但同時認為合乎道德的行為很多時都不是成功的政治行為。

五、政治現實主義反對將某一國家的道德理想視作舉世皆然的道德法則。所有國家都會把一己的利益和願景包裝成為普世的道德理想,因此我們必須避免把狹隘的意識形態視為真理。

六、政治現實認為政治領域有其特別的運作原則和標準,並且具有超然的地位。正如律師只會着眼於個別的政策是否符合法治一樣,現實主義者則着眼於一個國家的外交政策能夠增進它的權力。

摩根索認為根據這六項原則,我們可建構一套理性的國際政治理論,解釋國際政治的種種現象。簡而言之,政治現實主義的基本關懷就是「權力」。但值得追問的是,到底基於什麼理由,「權力」在國際政治中有這麼重要?要解答這個問題,我們需要討論政治現實主義的三個核心思想:一、人性自古以來就有爭權逐利的傾向;二、國際領域是處於無政府狀態;三、因此,在國際政治中談道德理想根本不切實際。

政治現實主義的人性論

政治現實主義所重視的人性是現實中的人性而不是理想上的,認為人性是自私和渴望擁有權力的,並以此為出發點解釋國際政治的種種現象。例如摩根索的一項原則就提到人性的客觀存在。在這方面,韓非子亦認為人性是逐利而為的,個人的利益往往決定他的思想行為:

故王良愛馬,越王勾踐愛人,為戰與馳。醫善吮人之傷,含人之血,非骨肉之親也,利所加也。故輿人成輿則欲人之富貴,匠人成棺則欲人之夭死也,非輿人仁而匠人賊也,人不貴則輿不售,人不死則棺不買,情非憎人也,利在人之死也。(《韓非子‧備內》)

韓非子認為御者王良愛馬、勾踐愛護人民、醫生為病人吸吮傷口的膿血、做馬車的工匠希望人人富貴、做棺材的卻希望常有人死亡,都不是因為心存仁厚或本性歹毒,而不過是為私利所驅使。政治現實主義認為這種自利是亙古不變的。

摩根索便認為要理解不同國家在國際領域中的行為,就必須要理解人性中趨利避害的普遍傾向。由這種對人性的理解出發,國際政治就是國家與國家之間的利益爭奪,因為不同的國家都要想辦法追求各自的國家利益(national interest),而各國的利益不可能調和。例如英國的歷史學家、外交官及現實主義者愛德華‧卡爾(E. H. Carr,1892-1982)就在二次大戰前夕明言不同的國家和個人會因為利益衝突而產生對立,那些宣稱自己可以推動普遍利益(universal interests)的政客,實際上只是以此為名去謀求自己的利益。

然而,什麼是國家利益呢?一般而言,我們可以從主觀利益和客觀利益兩方面來理解所謂國家利益。一個國家的主觀利益主要是視乎這個國家的政治領袖和國民如何理解自己國家的利益。當然,政治現實主義不可能單從政治領袖(或者國民)的主觀意願來看一個國家的國家利益。因為無論任何國家均有可能主動地追求一些與自己國家利益相違背的政策。例如摩根索就曾批評美國的外交政策只重空談道德理想而罔顧美國的國家利益,這表示他認為美國政府當時沒有正確理解美國的國家利益,以致做出一些違背國家利益的外交決定。而一個國家的客觀利益就可以由一系列客觀指標來決定,包括國家安全、政治上的自主、經濟發展和國家聲望等。政治現實主義認為,在眾多利益中以權力和國家安全至為重要。一個國家權力愈大──無論在軍事、經濟或資源方面──國家安全亦會得到更多保障。相反,弱小的國家沒有能力保護自己的國家安全,需要依賴大國。不過,國力的強弱是相對的,因此每個國家都要考慮自己在國際上的相對地位(relative position),而對國家安全的顧慮亦影響國家之間合作的可能性,因為如果其他國家在合作之中得到更大的利益,變得比自己更加強大,就無疑是削弱自己的國家安全。

全球正義與普世價值五之二

本系列文章:全球正義與普世價值

新書簡介


書名:《全球正義與普世價值》

作者:葉家威、曾瑞明

出版社:中文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年12月

 

作者簡介

葉家威,牛津大學政治學博士,香港浸會大學政治與國際關係學系助理教授。曾任香港中文大學通識教育部講師、政治與行政學系及公共政策社會科學碩士課程兼任講師。著有Egalitarianism and Global Justice: From a Relational Perspective。

曾瑞明,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碩士,香港大學哲學博士。現職通識教師及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兼任講師。著有《參與對等與全球正義》、《香港人應該思考的40個哲學問題》、《上有天堂的地方》,編有《守住這一代的思考》及審訂《哲學百科》(韋爾.白金漢〔Will Buckingham〕等著)。

更多精采文章

  • 政治人如沒道德約束 與禽獸無異政治人如沒道德約束 與禽獸無異
  • 新加坡新加坡
  • 政途險惡的忠告──韓非子〈說難〉啟示錄政途險惡的忠告──韓非子〈說難〉啟示錄
  • 大偽裝者美國大偽裝者美國
  • 東西兼敗東西兼敗


中大出版社編輯部

View all posts
標籤: 人性全球正義與普世價值國家利益政治現實主義美國逐利韓非子
申請成為灼見名家基本會員,免費收取電子報
同意灼見名家會員服務條款及細則
Please login to join discussion

編輯精選

王文興(1939-2023)不僅以「慢寫」著稱,還提倡「精讀」。(Facebook圖片)
灼見報道

小說《家變》奠定文學地位 作家王文興84歲逝世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10-03
張翔周一深夜發表聲明,指留意到近日有造謠者一而再將校內的機密資料外洩,並蓄意扭曲事實。(灼見名家圖片)
灼見報道

張翔就有關指控發聲明 指涉及嚴重誹謗 要求校委會押後會議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10-03
香港氣象學會發言人梁榮武(右) 與新聞博覽館副主席陳淑薇討論「極端天氣的應對及啟示」。(香港新聞博覽館圖片)
灼見報道

梁榮武現身香港新聞博覽館 談極端天氣啟示及應對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10-01
李家超在國慶酒會致辭,讚揚香港人「有橋」、「食腦」,識得靈活走位,多次轉危為機。(李家超社交平台圖片)
灼見報道

李家超:《施政報告》歸納市民意見 拚經濟做實事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10-01
從台灣巡防艇角度看涉事漁船,雙方距離接近。(YouTube視頻截圖)
灼見報道

台扣押大陸漁船17人 指撞傷巡防艇擬索償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09-30

影片

  • 雷鼎鳴:重返美國千里考察各州 看到怎樣衰敗的社會現狀?當權者為何不重視民生福祉 卻到處挑起戰爭?
  • 雷鼎鳴:白宮處處針對中國制度自欺欺人?形式主義民主制度令美國走向衰敗?
  • 陳文鴻教授:如何識破美國表面和解的對華陰謀?貿易、投資有什麼長期打擊中國的戰略?
  • 張五常教授:AI無法取代人腦? 我與科斯與佛利民為何惺惺相惜?學好中文有什麼竅門?
  • 黃錦輝教授:共和黨為何反對美國陷入俄烏戰爭太深?中國逐漸偏離歐美 不依靠西方經濟?
  • 陳鳳翔:美國向中國提出「四不一無意」是真情還是假意?為什麼中俄愈走愈近,中美愈走愈遠?
  • 陳文鴻教授: 中俄朝等陣營如何反抗西方霸權?印度怎樣與美國聯手東拒中國?
  • 陳文鴻教授:中國怎樣部署全球戰略 抗衡美國霸權?一帶一路倡議 香港為何仍未發揮作用?
  • 陳鳳翔:拜登四處樹敵令全球投入去美國化? 新興國家紛紛走上去美元化不歸路?
  • 張五常教授:對迷茫的年輕人有什麼忠告?學好中文為何一定要背誦經典詩文?有哪些推薦?
Currently Playing

熱門文章

  • 賞月賞月 常霖法師
  • 中美角力進入新格局中美角力進入新格局 施永青
  • 一切唯心造一切唯心造 常霖法師
  • 張五常教授:AI無法取代人腦? 我與科斯與佛利民為何惺惺相惜?學好中文有什麼竅門?張五常教授:AI無法取代人腦? 我與科斯與佛利民為何惺惺相惜?學好中文有什麼竅門? 本社編輯部
  • 雄奇奪目三星堆──訪考古學黃家豪博士雄奇奪目三星堆──訪考古學黃家豪博士 編輯精選
  • 美國金融家的忠告值得反思美國金融家的忠告值得反思 張建雄
  • 許家印出事前 傳前妻已獲巨額分紅離港 恒大債務重組或添變數許家印出事前 傳前妻已獲巨額分紅離港 恒大債務重組或添變數 本社編輯部
  • 小記者與大教授──訪問張五常教授後記小記者與大教授──訪問張五常教授後記 本社編輯部
  • 教大開學日升旗禮 是大學生第一門課教大開學日升旗禮 是大學生第一門課 梁振威
  • 香港政府的反擊香港政府的反擊 湯文亮
  • 林毅夫教授:中國人均GDP達到美國一半 可超越「修昔底德陷阱」林毅夫教授:中國人均GDP達到美國一半 可超越「修昔底德陷阱」 本社編輯部
  • 我們在期許些什麼?我們在期許些什麼? 潘銘基
  • 跑江湖的三把刀跑江湖的三把刀 李志強
  • 張翔就有關指控發聲明 指涉及嚴重誹謗 要求校委會押後會議張翔就有關指控發聲明 指涉及嚴重誹謗 要求校委會押後會議 本社編輯部
  • 三場告別:念念不忘、世俗眼光和無知偏見三場告別:念念不忘、世俗眼光和無知偏見 張灼祥
  • 兩次馬爾他會晤的笑話兩次馬爾他會晤的笑話 張建雄
  • 陳茂波:現時樓市與引入「辣招」時不同 政府密切注視陳茂波:現時樓市與引入「辣招」時不同 政府密切注視 本社編輯部
  • 「債務陷阱」?美國才是製造者 國際應凝聚共識盡快化解「債務陷阱」?美國才是製造者 國際應凝聚共識盡快化解 編輯精選
  • 災禍集中之啟示災禍集中之啟示 蔣匡文
  • 大阪中之島「童書森林」──為孩子創造與書相遇的契機大阪中之島「童書森林」──為孩子創造與書相遇的契機 馮珍今

推薦作家

  • 陳鳳翔
  • 陳文鴻
  • 周光蓁
  • 譚新強
  • 艾雲豪
  • 劉銳紹
  • 李志強
  • 張建雄
  • 盧兆興
  • 陳文鴻
  • 翁美茵
  • 常霖法師

承印人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追蹤我們的社交平台

聯絡我們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email protected]

訂閱灼見名家電子報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orgotten Password?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All fields are required. Log In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