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首頁 教育 兩齣欺瞞亂世的悲「喜」劇——《雙城記》與〈木蘭辭〉

兩齣欺瞞亂世的悲「喜」劇——《雙城記》與〈木蘭辭〉

世道艱難的告誡其實驚心動魄,可是總不能喚醒生活現場的當局者,至於身居廟堂的達官貴人,以及矛盾衝突的前沿戰士,就更不用說了。

許志榮 作者: 許志榮
2020-08-29
教育眼

標籤: 亂世人文關懷倫理反思國民教育政權木蘭辭歷史法國大革命花木蘭雙城記革命香港
《雙城記》是狄更斯以人文關懷對法國大革命帶有沉重批判意識的作品。(Wikimedia Commons)
《雙城記》是狄更斯以人文關懷對法國大革命帶有沉重批判意識的作品。(Wikimedia Commons)

生逢亂世,無論天災人禍,除非你是當權者或是別有威望的領頭羊,否則只能夠在時代的夾縫裏,對自己所愛的人,做一些對得起自己的事。

查爾斯‧狄更斯《雙城記》(註1)的第一段是最難明又最容易遺忘的金句:

「那是最美好的時代,那是最糟糕的時代;那是智慧的年頭,那是愚昧的年頭;那是信仰的時期,那是懷疑的時期;那是光明的季節,那是黑暗的季節;那是希望的春天,那是失望的冬天;我們全都在直奔天堂,我們全都在直奔相反的方向——簡而言之,那時跟現在非常相似,某些最喧囂的權威堅持要用形容詞的最高級來形容它。說它好,是最高級的;說它不好,也是最高級的。」(綜合譯本)

這是作者對法國大革命的倫理反思,也是對「革命」往績的睿智總結。

超越政治的人文關懷

《雙城記》描寫了十八世紀法國貴族的糜爛生活和他們殘害百姓的斑斑血跡。庶民的心裏積壓了對當權者的深仇大恨,終於爆發翻天覆地的法國大革命。書名中的「雙城」指的是巴黎與倫敦。故事有兩個經典的情節:其一是女主角的父親曼奈特(Manette)雖然因為正義而受過法國貴族的欺壓,對當權者心惡痛絕,但因為尊重女兒的感情抉擇,接納了法國貴族裏一名正直的年輕人作為女婿;其二,曼奈特的女婿在法國被革命黨人逮捕,並因貴族的血緣關係而判處極刑,後來那位追求過曼奈特女兒的男士卡頓(Carton)潛入獄中迷暈了女婿,然後掉換身份,讓情敵逃出生天,而自己則以生命成全所愛的美滿幸福。

法國大革命發生之後約半個世紀,在英法海峽的對岸,狄更斯以人文關懷寫成這部對革命帶有沉重批判意識的《雙城記》。這是知識份子緊貼時局發揮獨到見解的典型例子。西方社會的政見光譜由右派到左派,由平和到激進,由大眾到小眾……一向非常廣闊。這當然是法國大革命、憲章運動和民主政體的功勞,但更有賴兼容並蓄的社會文化的和勇於表達的輿論,令政權不至於被偏執的黨派壟斷,讓學術文化界可以對政權的認受性提出質疑、詰問,甚至徹底的批判。

歷史的教訓如果以精準的語言表達出來,即落入論述的框架成為哲學課題,令人費解,更惹爭端。或者因為這個緣故,以「他人的故事」(His story)作為歷史(History)見證,更方便讀者各取所需,隨緣受用。古代的歷史著作大多以人物的事跡為本,大概與此攸關。

可是,故事的選材和編纂難免受到時代和族群文化的局限。以近代中國為例,封建帝制式微,百多年來兩股先後主宰大局的政治力量都憑激烈的革命手段取得政權,然後順理成章地推行國民教育,以說故事的方式,在幾代人的心裏樹立起革命的正面形象。「革命」成為褒義詞對於政權的自我肯定來說,當然應記一功,但對於國運乃至社會倫理的反思和檢討,極可能造成無形的桎梏。此外,將「革命」神聖化,並強制投射到生活、文化以至倫理等範疇,是非常危險的政治操作。

法國大革命發生之後約半個世紀,在英法海峽的對岸,狄更斯以人文關懷寫成這部對革命帶有沉重批判意識的《雙城記》。(Wikimedia Commons)

〈木蘭辭〉的懸念

回顧兩場革命,我們不難發現中國與法國大革命之後的歐洲處於不一樣的政治環境——在某個政權的管治下,我們只能接受它所撰寫的建制歷史,並以統一的詮釋解讀一些藉以建構意識形態的歷史故事或教材。自民國以來,不斷有意見提倡閱讀經典藉以傳承文化,並作為國民教育的側翼和個人修身立德的楷模。結果許多經典作品都循着與傳統文化和政局相關的方向突出主題,那些逸出當權者意識形態預期的民間作品,僅如鳳毛麟角,更要審時度勢,小心翼翼地等待發表的機會。這種虛怯委屈的文化氛圍,實在令人難以相信是革命初衷的體現。

〈木蘭辭〉(註2)這首浪漫的童話詩在民國成立不久便與〈岳飛之少年時代〉和林覺民的〈別妻書〉等被選為國文科教材。它大致包含國家民族意識、公民責任、孝悌之道、性別平等以及國難當前的尚武精神等各方面的教育意義——至於故事發展成動畫和真人演繹的電影,因為介入了娛樂元素,暫且不論。這篇作品最吸引讀者的地方在於木蘭以女兒之身代父從軍,「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她竟然得勝歸來,然後謝絕天子的賞賜,只求「送兒還故鄉」。

有讀者對作品的真實性提出許多疑點,然後,又有許多人提出種種考證和自圓其說的解釋,不過着眼點都在「情節的真實與否」,至於作品蘊含的意識和文化元素卻罕有問津者。作為課文,學生應付了考試就鬆一口氣,然後看看哪個藝人演活木蘭的角色,也算賞心樂事。不過將〈木蘭辭〉與《雙城記》兩個「冒名頂替」有違社會常規的故事作出比較,會發現兩齣欺瞞亂世的悲「喜」劇各有不同的時代和文化特色,實在耐人尋味。

世俗倫理的成全與超越

〈木蘭辭〉是一篇「孝」、「悌」、「忠」三面成全的傑作,只是「信」(誠信)一項稍有虧缺而已——「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願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作品沒有交代「國難」的性質和嚴重程度,究竟是侵略還是抗戰都不重要,軍書一到,無論多麼不合理,這個只有一名「壯丁」的家庭就要奉命交差。你不忍心老父上戰場和斷送姊弟的父愛就要做替身補上老父被分派的崗位。為什麼命運揀選你?因為血緣,因為排序,因為活在這片土地上,於是你就得服從、服從、服從……儘管要付出沉重的性別代價。

〈木蘭辭〉是一篇「孝」、「悌」、「忠」三面成全的傑作,只是「信」(誠信)一項稍有虧缺而已。(網絡圖片)

至於《雙城記》,是一個超越世俗倫理的故事。曼奈特的女婿身為貴族,本來已經離開法國,但因為要保護昔日的管家而返回巴黎,結果被革命黨逮捕——雇主冒險保護下屬,此其一;曼奈特放下沉痛的回憶和對貴族的仇恨,接受貴族的後裔為女婿——父親尊重女兒的感情抉擇,此其二。卡頓因為鍾情曼奈特的女兒,不忍她失去所愛,於是買通獄卒,潛入監獄,將愛人的夫婿迷暈並頂替他,最後被處死——因為愛自己所愛的人,放下與情敵的嫌隙,犧牲自己的性命,此其三。

等價交換與博弈通吃

世上有人雖生猶死,有人雖死猶生。生生死死,以至七情六欲等不同的生活情節都難以衡量價值,列出彼此兌換的比率。人生的抉擇有得有失,如人飲水,冷暖自知。《雙城記》裏面各種「施」與「受」的交換都以心靈作主宰,就當前世俗的常態而言,除了上述接納女婿的抉擇之外,其他兩項簡直不可思議。不過當事人求仁得仁,應該不會後悔,而他們的事跡卻給讀者帶來眼前一亮的啟發。

至於〈木蘭辭〉裏的得與失,詩歌的篇幅不長,但人物眾多,除了敵人,全都是贏家——那個點兵的「可汗」戰後成了高踞明堂的「天子」,手下有盞立了戰功卻不要賞賜的省油燈,簡直笑爆了嘴;「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天倫之樂,羨煞旁人;主角木蘭百戰歸來,除了重拾織布的手藝,還煉就一身銅皮鐵骨,而「脫我戰時袍,着我舊時裳。當窗理雲鬢,對鏡貼花黃」之後,還有個「同行十二年」的夥伴獲得她的邀請,「兩兔傍地走」,回鄉「見家長」……讀畢全詩,大家都醉了吧?可是,清醒過來不妨想一下,血流成河的敵陣裏,也許有個同名同姓的「花木蘭」,她的故事,該怎麼寫?

後記

回顧香港過去一年,無論哪個營壘,哪個角落的人都難免百感交集。

世道艱難的告誡其實驚心動魄,可是總不能喚醒生活現場的當局者,至於身居廟堂的達官貴人,以及矛盾衝突的前沿戰士,就更不用說了。

生逢亂世,非常時期用非常手段嘛,生死關頭的抉擇只會考慮策略的穩妥性和同仇敵慨的凝聚力。所謂「千秋功罪,誰人曾與評說?」(註3)當下的勝算是唯一的考量,至於瞻前顧後、宏觀大局,都是題外話了。

於是,儘管慘痛的教訓層出不窮,歷史的座駕依然重蹈覆轍。如果要人類的命運不再陷入輪迴的黑洞,我們比上一代更有把握嗎?

註釋

註1:《雙城記》

註2:〈木蘭辭〉

註3:「千秋功罪,誰人曾與評說?」:見毛澤東〈念奴嬌‧崑崙〉。

更多精采文章

  • 通識教育科試題去政治化?通識教育科試題去政治化?
  • 在一個不真實的時代追求真實在一個不真實的時代追求真實
  • 中共建黨百周年倒計時 催迫「處理時限」中共建黨百周年倒計時 催迫「處理時限」
  • 我也講「木蘭」我也講「木蘭」
  • 大武山下的情書──龍應台新書《大武山下》書評大武山下的情書──龍應台新書《大武山下》書評

  • 赤皮仔自學團
  • 「創傷後壓力症」(PTSD)、教師壓力
  • 自然教育論壇
  • 學校與社區和諧共存
  • 我願在地獄

許志榮

資深語文教師,《信報》前「教育眼」專欄作者,致力於反芻成長經歷及總結個人教學得失,化作春泥更護花;並以教育工作者的心眼、文化傳承的觸覺和視野評論時事,期望化民成俗,回饋社會於萬一。主要著述:《教育三重奏》。與教育相關的研習興趣:語文教學、語文考評、經典教學、文化傳承、啟蒙教育、全人教育、道德教育、國民教育及公民教育。
View all posts
標籤: 亂世人文關懷倫理反思國民教育政權木蘭辭歷史法國大革命花木蘭雙城記革命香港
申請成為灼見名家基本會員,免費收取電子報
同意灼見名家會員服務條款及細則
Please login to join discussion

編輯精選

梁家傑表示,公民黨劃上句點,是因為「沒有人肯接任主席、沒有人肯接任執委」,亦無從籌款,因此很難繼續。(梁家傑Facebook)
灼見報道

創黨16年 公民黨宣布自願清盤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05-28
左起:中大醫學院賽馬會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學院教授黃至生教授、中大醫學院院長兼腸道微生物群研究中心主任陳家亮教授,以及中大醫學院裘槎醫學科學教授、香港微生物菌群創新中心總監黃秀娟教授。(主辦方提供)
灼見報道

中大醫學院證實改善腸道微生態 有效紓緩新冠後遺症

作者: 編輯精選
2023-05-23
協助傳統製造業利用創新科技升級轉型,實現智能化先進製造。(Shutterstock)
灼見創科

從研發到製造 推動新型工業化

作者: 香港科技園公司
2023-05-23
佛山市一家開發氫能燃料技術的企業來港考察,與本地能源科技及政商各界會面交流。
灼見報道

佛山氫能企業冀落戶香港 為灣區綠色航運作出貢獻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05-23
任景信認為,無論是對環境、社會及管治(ESG)或是碳排放,數據聯通絕對有好處。
灼見專訪

數碼港行政總裁任景信:碳數據處理應用增加 綠色科技成資本新寵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05-22

影片

  • 資深傳媒人張圭陽:敘利亞歷經天災、內戰如何重建? 美國制裁下的文明古國新面貌
  • 黃錦輝教授:G7計劃把北約亞洲化會否得逞?王毅與沙利文會晤能夠改善中美關係?
  • 數碼港CEO任景信:綠色科技如何成為資本新寵、年輕人鍾情的事業?企業怎樣發掘碳數據商機?
  • 資深傳媒人張圭陽:阿富汗、敘利亞為什麼是輸出難民最多的國家?揭開塔利班政權神秘面紗
  • 葉問外甥盧文錦師傅:葉問如何智鬥軍閥排長?怎樣三招擊敗日本憲兵教頭?有沒有做過國民黨特務?
  • 太古集團唐偉邦:屋頂耕種,也是可持續發展?今日廢棄之物,是明日可用資源?
  • 曾繁光醫生:社交焦慮症是怎樣形成的? 用什麼方法克服與治療?
  • G20綠色金融推手馬駿博士:推動雙碳要年花16萬億元,錢從何來?歐盟徵碳稅,劫貧濟富?
  • 雷鼎鳴:白宮把美元武器化怎樣害人害己? 全球多國去美元化將有什麼災難後果?
  • 全球高等教育有何值得相互借鑑之處?全球化下的大學面臨哪些困境與危機?──郭位教授大問於市與全球頂尖校長對話系列總結
Currently Playing

熱門文章

  • 宿世的善根宿世的善根 常霖法師
  • SEN:教育界最核心的挑戰SEN:教育界最核心的挑戰 陳家偉
  • 小學五年級是關鍵的一年小學五年級是關鍵的一年 陳家偉
  • 西安峰會西安峰會 陳文鴻
  • 蘭遊世界——東南歐系列之希臘下篇蘭遊世界——東南歐系列之希臘下篇 朱劍虹
  • 由中國出口變化看未來由中國出口變化看未來 張建雄
  • 數碼港行政總裁任景信:碳數據處理應用增加  綠色科技成資本新寵數碼港行政總裁任景信:碳數據處理應用增加 綠色科技成資本新寵 本社編輯部
  • 一個社會要容得下幽默一個社會要容得下幽默 陳景祥
  • 21世紀兩個最重要組織:金磚和上合21世紀兩個最重要組織:金磚和上合 張建雄
  • 小紅書勝IG小紅書勝IG 項明生
  • 博文約禮的三種體驗博文約禮的三種體驗 潘銘基
  • 28歲《長津湖》國際作曲家Elliot Leung(梁皓一) :「成功有跡可循,香港人做嘢同外面有乜唔同?」28歲《長津湖》國際作曲家Elliot Leung(梁皓一) :「成功有跡可循,香港人做嘢同外面有乜唔同?」 李偉民
  • 中大醫學院證實改善腸道微生態 有效紓緩新冠後遺症中大醫學院證實改善腸道微生態 有效紓緩新冠後遺症 編輯精選
  • 佛山氫能企業冀落戶香港   為灣區綠色航運作出貢獻佛山氫能企業冀落戶香港 為灣區綠色航運作出貢獻 本社編輯部
  • 柯文哲或侯友宜會贏得2024年台灣總統大選嗎?柯文哲或侯友宜會贏得2024年台灣總統大選嗎? 盧兆興
  • 逢危須棄逢危須棄 吳家豪
  • 從吳越國「納土歸宋」看兩岸統一趨勢從吳越國「納土歸宋」看兩岸統一趨勢 關品方
  • 從研發到製造 推動新型工業化從研發到製造 推動新型工業化 香港科技園公司
  • 史上最賺錢的單筆投資史上最賺錢的單筆投資 艾雲豪
  • 習近平主席與《星空奇遇記》習近平主席與《星空奇遇記》 陳奕偉

推薦作家

  • 阮紀宏
  • 張灼祥
  • 廖書蘭
  • 列家誠
  • 謝祖墀
  • 周延
  • 張建雄
  • 鄭家寶
  • 羅祥國
  • 溫志倫
  • 張宗永
  • 陳家偉

承印人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聯絡我們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email protected]

追蹤我們的社交平台

會員訂閱「灼見名家」電子報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orgotten Password?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All fields are required. Log In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