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儲局希望為近2個月CPI急升的問題來降溫。究竟能否成功降溫?(Shutterstock)

美聯儲為通脹降溫

美國4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按年上升4.2%,其實是近期工業原材料價格急升,加上印度和巴西出現嚴重疫情所致。炒家紛紛入市狂炒商品,最終加大上游價格的上升幅度。

香港在疫後便會恢復正常通關,屆時可能出現在過去幾個月討論的移民潮,而人口萎縮的問題會長期影響香港作為一個國際城市的競爭力了。(亞新社)

港經濟疫後將不復高增長

香港經濟在疫後是會反彈,但並不表示隨着經濟復蘇後,經濟增長便會持續處於較高水平,因為香港本身已有很多的結構性問題需要盡早解決,否則香港經濟只會停滯不前,遑論維持其金融中心地位。

林鄭政府在抗疫上常常犯上錯誤已是非常明顯,但累及經濟更加是不可原諒。(灼見名家製圖)

智障抗疫連累經濟

林鄭政府總是在防疫措施上出現漏洞,這不但為本地公共醫療系統帶來龐大壓力,而且更重創經濟。假若疫情繼續揮之不去,香港經濟是不可能從衰退中走出來的。

一旦考慮到未來一至兩年內政府需要增加支出來支持經濟,加上人口老化不斷衝擊勞動人口,驅使中長遠經濟增長受壓,因此,政府的中期財政狀況將會遠差於年初的估計了。(亞新社)

持續財赤已不能避免

政府出現持續財赤只是病徵,如果香港政府未能解決人口老化,政府不但面對結構性財赤,更引發不少經濟後遺症,最終只會拖累中長遠的經濟發展,令整個社會承受種種苦楚。

近水不來,遠水卻亂放。林鄭表示她不會放棄明日大嶼的大型填海計劃。(灼見名家製圖)

不解民困 倒錢落海

這份《施政報告》最不合格的地方是不急市民所急。由於香港爆發第四波疫情,政府為了抗疫再次收緊社交距離措施,最終拖累經濟活動,令經濟又一次跌進深谷。究竟這第四波疫情會維持多久?

從來資金是擇肥而噬,自然不會失去好的投資機會。(灼見名家製圖)

投資經濟復蘇股

投資者憧憬環球經濟復蘇,將大量資金投入股市是可以預期的,但今次資金卻出現主力流入舊經濟股,反而新經濟卻被沽售。然而,這種新舊經濟股的換馬潮會否窒礙指數升勢?

林鄭政府是否先知先覺,能夠預視疫情,大家不妨拭目以待。(灼見名家製圖)

抗疫措施過猶不及

雖然近期本地確診病例仍存有「感染源頭不明」個案,但按筆者採用的追蹤傳染病模型「不對稱S曲線」,本地疫情已差不多完全控制下來,政府是有空間略為放寬限聚令,以免已經一潭死水的經濟變得更差。

將防疫措施收得太緊,經濟只會是一潭死水,所以政府必須在防疫和經濟找到一個適合平衡點,以防止香港經濟進入蕭條狀況。(灼見名家製圖)

防疫是救經濟的靈丹

根據冠域商業及經濟研究中心的內部估算,2021年的香港經濟增長會介乎-3至-4%,即是香港有機會出現有紀錄以來首次起碼八季負增長,至於失業情況,大家可想像到是何等恐怖。

特區政府在抗疫上的表現遠不及市民,特別在防止輸入新冠肺炎傳播者更是不理想。(灼見名家製圖)

林鄭防疫hea住做

政府制訂的高風險地區名單也只有11國,但現時卻有超過200個地區出現新冠疫情。究竟林鄭和負責公共衞生的高官是否認為現時只有這11國對香港造成的威脅遠大於其他地方嗎?

當市民聽到林健鋒(左)和何君堯提出以上的抗疫方法,尤其是市民必須持有健康碼才可進出公共場所,相信都會感到擔憂。(林健鋒、何君堯Facebook)

健康碼只宜作跨境證明

林健鋒和何君堯提議政府應要求市民取得健康碼才可進出公共場所。健康碼用於跨境人士是有用的,但一旦用作本地市民的通行證,筆者相信政府需要每天檢驗市民,才可做到這兩位建制派人士所希望的效果。

香港的政治生態在過去一年已出現明顯改變,不少香港市民會選擇移民。(灼見名家製圖)

移民潮助推人口老化

今年的人口收縮現象絕不是一個太大的意外,始終由今年2月至今在香港爆發的疫情對人口增長產生顯著的壓抑作用,但最重要的訊息是,即使疫情過後,香港的人口增長會否短時間內回復正常?

中央政府希望內地股市出現有秩序的升市,不是「一放就亂,一亂就收,一收就死」的結果。(Shutterstock)

內地股市未玩完

市場憧憬內地經濟會在第二季復蘇,再加上中央政府希望以內需支持經濟,所以谷起股市,製造財富效應,意圖增加市民信心,從而帶動內部消費,因此,股市做好也是與國策有密切關係的。

中央維穩,港股當然受惠無窮,不過港股暢旺也能向外國展示,中央至今仍以香港作為對外的唯一金融窗口。(亞新社)

港股受惠維穩資金

雖然《港區國安法》最後在香港落實,然而,港股的反應卻出現異常,恒指不但沒有繼續下跌,反而在近兩個星期出現大量資金流入香港和內地A股忽然明顯轉強而出現急升,這種情況令不少投資者摸不着頭腦。

今次中央實施國安法,不少香港市民擔心本地股市會出現大震盪,但在國安法實施後的港股,卻出奇地亢奮。(亞新社)

香港經濟難強力反彈

港股展現強勢並不代表香港的實體經濟會出現V形反彈,因為在宣布實施國安法後,西方國家已出手打擊香港和內地政府。假若有更多國家出手對付香港,特區政府要令本地經濟出現強勁反彈將會變得非常困難了。

假若沒有這場大型社會行動,筆者相信美國疫情應該會逐漸改善的。(Shutterstock)

美國第二波疫情很快回落

美國出現第二波的原因是與近期發生於美國境內的暴動有關。非裔美國人佛洛伊德上月被白人警察當街跪壓至死,之後引發連續幾星期的全國騷動。大家可以想像示威者與警隊埋身肉搏,所謂社交隔離措施自然拋諸腦後。

今次的疫情希望能夠喚醒管治者,香港絕對不能停留於一個階段持續不變,因為食老本只是死路一條。(亞新社)

香港經濟必須轉型

自回歸初期,特區政府已大談知識型經濟,無奈,老董、Donald曾、CY和林鄭均是眼高手低之人,根本無能力將香港經濟成功地轉型,最終香港仍是食老本,以四大支柱行業作為香港的最大經濟引擎。

今次全球大瘟疫正好是一面照妖鏡,政府的無能和自私已表露無遺。看來小市民真是要自求多福,否則隨時被政府累死。(亞新社)

加大失業支援刻不容緩

經濟活動大幅萎縮會令不少市民失去工作,特別是受疫情衝擊得最嚴重的行業,會出現失業情況急速惡化。所以,要解決失業人士的財務問題,政府派錢和加強失業綜援力度是必須的。

如果從世衞公布的死亡率來看,這個聯合國專門機構真是令人感到不太專業了。(Shutterstock)

世衞不知所謂

世衞實在太無能,加上不少國家對這次疫情掉以輕心,最終令全球面對一次嚴峻的公共衞生危機。不過,當這次疫情過後,各國政府會否提高對防疫的危機感?大家不妨拭目以待。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不但為其他國家帶來沉重的公共衞生及醫療壓力,而且更重創中國形象。從國際關係的角度來看,中國將會負上沉重的代價。(Shutterstock)

黨領導變無制度

所謂黨領導,隨時變為無制度,這亦是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完美演繹內地官場的報喜不報憂問題,加上地方官吏喜歡揣摩主子心態,形成積習難改。如果中央不作出改革,即使習主席有三頭六臂,也不可能將腐敗的制度起死回生。

林鄭政府是不會善待香港市民,即使香港變得水深火熱,只要林鄭安坐特首寶座,香港肯定是繼續無運行了!(亞新社)

港人被林鄭逼瘋了

如果北京政府認為特區政府是走錯路線,早已換掉林鄭了,而警隊也不會如此囂張跋扈。所以,大家也不要抱着僥倖之心,希望特區政府改變管治方針,因為眾高官根本是一班奴才,其生存目的是為主子做事。

林鄭月娥只會繼續擔任中央的奴才,繼續please her boss,我們這等凡夫俗子也只能等運到。(亞新社)

林鄭失去管治意志

即使香港擁有優良的公共醫療系統,也不可能應付突增的內地病人,所以暫時拒絕內地人入境,肯定是上策。無奈,林鄭卻害怕得罪中央,不敢徹底封城,令香港置身於極危險地帶。

如果從公共財政的有效分配角度來分析林鄭的紓困措施,筆者認為是不合格的。(亞新社)

林鄭自救十招

林鄭兩年前曾拒絕採納「全民退保」提議,指人口老化可能令政府負擔不起。如今林鄭為了爭取民望,竟然選擇打倒昨日的我,看來其誠信又要創新低了。

如果庸官不被請走,香港經濟是沒可能逃出生天的。以中央的智慧,作出一個合乎香港和內地利益的決定又有何難呢!(亞新社)

庸官不走

庸官禍港,市民根本對現政府失去信心,在警暴處處的情況下,香港難以回復正常生活。此外,美國和其他西方國家對現時香港的政局相當不滿,極有機會對港府推出制裁。在這風聲鶴唳的環境下,經濟又怎會能夠有改善呢!

阿爺最終要接受事實,澳門絕對不能代替香港,作為中國對外的金融窗口。(Shutterstock)

澳門不可能代替香港

從好處來看,澳門根本不適合做金融中心,因為澳門沒有香港的制度優勢,特別是香港法律是基於普通法,同時香港擁有高的法治水平和大量國際金融專才,所以筆者相信澳門是根本不成氣候。

一天內,向中大校園發放1500枚催淚彈,這種行為在國際上絕對是粗暴和不可接受,所以才招致美國兩院有一個極好的藉口來通過這條法案。(亞新社)

港府自招人權法案

在庸官治港和警務人員持續濫捕及濫暴,即使中環精英也難以忍受現時香港的環境。長此下去,必有大量金融專才離開香港,這是否一個金融中心所能承受,答案顯而易見。

第1頁,共6頁 1 2 6

按類別瀏覽

Currently Playing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