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首頁 政局 13年內攻台灣 台演習反登陸

13年內攻台灣 台演習反登陸

在資訊開放之下,台人了解香港一國兩制走樣的真相。這幾年,阿爺繞過《基本法》,干預香港司法獨立、選舉和言論自由,許多台人因此無法相信兩制的承諾。

丁望 作者: 丁望
2019-01-18
今天與時光隧道

標籤: 一國兩制亮劍台灣和平戰爭統一
1月17日,台灣軍方反登陸演習。(YouTube影片截圖)
1月17日,台灣軍方反登陸演習。(YouTube影片截圖)
0
SHARES
2k
VIEWS
Share on FacebookShare on Twitter

托爾斯泰(1828—1910)的小說《戰爭與和平》及其同名電影,展現戰爭與和平的場景,讓人們思索和、戰對人的命運影響至深。理性的人,珍視和平反對戰爭,但戰爭的陰影常在。

2032年之前 動武求統一

本周四(1月17日),台灣軍方在台中舉行反登陸演習,出動自主研發的IDF新戰機。這是實戰模式的實彈演習,防範大陸軍方搶灘登陸攻打台灣本島。這次演習,是應對中共中央軍委可能武攻的開訓動員令。

現在,香港、台灣的居民,面對第2次台海戰爭的危機。第1次,是60年前(1958)的823炮戰。

在「第1個100年」(2021中共建黨百年),或有對台武攻的具體部署。

在2032年中共舉行二十二大、最高權要可能的20年任期屆滿前,民進黨如仍為「台獨」發聲,國民黨如仍藉「九二共識」堅持「維持現狀」而不接受「一國兩制」,開戰的可能性甚大,戰火或先從金門、馬祖、澎湖燒起。

在「第2個100年」(2049中共建政百年)之前,或全面解決台灣的「統一」和香港的「併軌」(兩制轉一制)。

武統已動員戰爭陰影大

2019年,戰爭陰影將增大。作此判斷的依據是:

一,最高權要關於對台工作的講話(1.2講話),不承諾放棄武攻;軍委主席1號令(開訓動員令),則正式啟動武攻的備戰、軍事動員。

二,英國智庫亨利.傑克遜協會(Henry Jackson Society)於1月4日發表全球地緣政治實力報告(Audit of Geopolitical Capability),把紅色中國列位於第3,僅次於美、英;這份排名榜,突顯紅中有武攻的軍事實力、動員能力和「國家決心」(national resolve)。

三,「大國領袖引領全球治理」的政治假定,催化全球戰略和對台政策的調整,涉及加快推進「統一台灣」。蔡英文政府不承認九二共識,強調「中華民國是獨立主權國家」,被視為兩岸各自一國的台獨論,紅中不容領土主權分裂。

四,2022年中共二十大前,面臨權力重組的糾結,最高權要有尋求武攻台灣、強化權力「集中統一」的可能。

「1.2講話」是為〈告台灣同胞書〉40周年而發表,重申兩岸統一是歷史大勢,並提出5項主張(俗稱習5條或新5條):實現和平統一目標,探索兩制台灣方案,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深化兩岸融合發展,增進和平統一認同。

為武統練兵亮劍動真格

中共黨報、軍報發起相關的「軍事鬥爭」宣傳攻勢。

4日的軍報稱,軍委主席6年來「牢牢掌握兩岸關係發展主導權和主動權」。

6日,軍報稱:「軍事鬥爭準備是我軍最現實緊迫的戰略任務」;1號令「吹響了練兵備戰的時代號角」,「把備戰打仗的指揮棒立起來」,「彰顯出黨的核心、軍隊統帥深沉憂患、強烈的使命擔當」;官兵「破除和平積弊」,亮出「劍的鋒刃」。

這樣的宣傳攻勢,不只是頌揚最高權要,也不像過去的「統台」宣傳,只是對台獨勢力的言詞恫嚇。「大抓實戰化訓練」即對台武攻訓練和備戰,是新統帥「舉旗亮劍」的必然舉措,所謂武攻有「動真格」的可能性。

俄式速決戰如克里米亞

外國的一些觀察家,也一反過去的樂觀,認為動武的可能性增加。

德國之聲透露,《南德意志報》認為,經濟困境等因素,使紅中增強對台的軍事壓力;《每日鏡報》則說,紅中可能採取俄國模式的直接出兵(2014攻克里米亞速戰速決),武力統一台灣。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政治學教授黎安友(Andrew Nathan)接受美國之音訪問,稱維持中美關係的新基礎是避免戰爭;軍事衝突是地區性,規模小,發生大規模戰爭的可能性極小。

美國威斯康辛州共和黨參議員格羅斯曼(Glenn Grothman),呼籲「尊重台灣2300萬人對自由民主的堅持」。

艾奧華州共和黨聯邦眾議員金恩(Steve King)表示:「全世界熱愛自由的人,都應譴責北京對台的武力恫嚇和威脅。」

看香港樣板 拒一國兩制

台灣各界對「新5條」的反應差異大,但拒絕一國兩制或兩制台灣方案,是民意的主流。

蔡英文提出4點回應。首先,不接受一國兩制(稱是台灣共識);第二,「必須尊重2300萬人民對自由民主的堅持」;第三,對話必須和平、對等,「不是用打擊、威嚇,企圖讓台灣人屈服」;第四,政治協商,「必須是政府或政府授權的公權力機構」。

她解釋不接受的原因:大陸無民主體制、人權紀錄不佳、未放棄武攻台灣。

蔡英文發表4點回應。(亞新社)

從民間的民調觀察,香港式的一國兩制在台灣缺乏「市場」。「蔡4點」的支持度不低(令她「人氣回升」),連國民黨新生代參政者、立法委員蔣萬安(蔣經國之孫)等,亦表示認同。蔣萬安說:

「台灣不是香港,台灣大多數民眾無法接受一國兩制」。

不過,他表示九二共識是存在的,「核心」在於「一中各表」。

在資訊開放之下,台人了解香港一國兩制走樣的真相。這幾年,阿爺繞過《基本法》,干預香港司法獨立、選舉和言論自由,許多台人因此無法相信兩制的承諾。

9日信報的「林行止專欄」,分析香港兩制走樣變形,「台灣朝野看在眼裏,早視之洪水猛獸,……料台人反對以一國兩制為餌的統一會愈熾熱」。

台人也質疑「1.2講話」提及的宗教信仰自由,因為浙江強拆教堂十字架、新疆少數民族和宗教活動深受干擾,早引起台灣教徒反感。

蔣萬安認為,「台灣不是香港,台灣大多數民眾無法接受一國兩制」。(蔣萬安Facebook)

台灣軟實力自由和民主

排拒一國兩制,還關乎台灣的軟實力強。台灣有法治、自由、民主、完全的市場經濟體系和民間社會(包括獨立自主的宗教團體、壓力團體、民間傳媒),這是大陸沒有的軟實力。

了解實情、具有從里長到總統普選權者,有思考力而不盲從,對中共的戒心很大。

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的教授梁雲祥,接受香港有線新聞訪問講真話:「硬實力不如美國,軟實力不如台灣,是統一最大的問題。」他感慨當前的社會狀況:「對自己的人都沒有吸引力,還有好多人想移民」,哪能吸引台灣居民(大意)?

本文原載信報〈思維漫步〉專欄,作者修改、補充後授權本網發表。

更多精采文章

  • 兩岸無法對話   戰爭難以避免兩岸無法對話 戰爭難以避免
  • 風雨生信心,啟動共存共榮新時代!風雨生信心,啟動共存共榮新時代!
  • 統一的中國新時代      屬於新時代的兩岸中國人統一的中國新時代 屬於新時代的兩岸中國人
  • 國民黨主席選舉:對探索「一國兩制」台灣方案的啟示國民黨主席選舉:對探索「一國兩制」台灣方案的啟示
  • 為台灣世新大學發聲為台灣世新大學發聲

0

丁望

在早期《明報》曾任資料室主任、副總編輯兼中國新聞主編,《明報月刊》叢書部總編輯;70年代金庸全力修改武俠小說時,他與兩位同事兼任主筆(總主筆金庸),代撰寫社評。後來,曾任《潮流》(月刊)總編輯。政治類著作有《北京跨世紀接班人》、《六四前後:對八九民運前後的政治分析》等。文學類著作有《夜讀隨筆》、《中國三十年代作家評介》、《初夜權》、《假大空與〈雍正王朝〉》等。譯成外文出版的,有《華國鋒評傳》(加拿大麥基爾/皇后大學英文版,日本新泉社日文版),《中國三十年代作家評介》(韓國成鈞館大學韓文版)。主編的史料導讀,有《中共文化大革命資料彙編》一至六卷(明報月刊1967-1972),《中國大陸新聞界文化大革命資料彙編》(香港中文大學,1973);與人合編的《中國的文學(1949-1978)》,譯成英文(Literature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出版(美國印地安那大學,1980)。
View all posts
標籤: 一國兩制亮劍台灣和平戰爭統一
申請成為灼見名家基本會員,免費收取電子報
同意灼見名家會員服務條款及細則
Please login to join discussion

編輯精選

8月2日晚,佩洛西抵達台北松山機場。(佩洛西Facebook圖片)
今天與時光隧道

圍而不戰困台島 懲罰佩洛西訪台

作者: 丁望
2022-08-12
白皮書指出,「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是解決台灣問題的基本方針。(Shutterstock)
國際觀

國台辦發表台灣問題白皮書   重申一國兩制 和平統一仍是首選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2-08-11
陳家亮教授(左)與中大醫科六年級生沈思彤(右)、 鄧童(中)一同分享新作。
2022書展檢閱

中大醫學院院長陳家亮:感謝失敗經驗,讓我擁有成功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2-08-11
8月4日起,解放軍東部戰區在台灣島周邊海空域進行重要軍事演訓行動。(亞新社)
大中華視野

佩洛西訪問台灣後,兩岸關係的風險評估

作者: 盧兆興
2022-08-10
政府公布最新「3+4」的檢疫安排。(李家超Facebook圖片)
灼見報道

周五起實施「3+4」檢疫安排 李家超:精準抗疫不躺平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2-08-08

影片

  • 雷鼎鳴:美國如何塑造中國是挑釁者角色?佩洛西訪台中了疑兵之計?解放軍可隨時封鎖台灣
  • 霍詠強:中國軍演五大軍種亮劍如何震驚世界?中美軍事信任機制遭破壞將有什麼後果?
  • 許永權X李偉民:香港有多少洗黑錢的方法?風險無處不在 小市民如何自保?
  • 曾鈺成:講科學、講規劃,郊野公園界線怎麼不能重劃?
  • 嶺南中醫世家羅頌慧博士:傳統名藥六味地黃丸怎樣改善腎虛、失眠、眼疾、糖尿病?
  • 雷鼎鳴:外匯基金為什麼虧損嚴重?大量儲備如何改善居住環境 藏富於民?
  • 曾鈺成:粉嶺高球場部分土地發展 政府已宣布決定 反對者未罷休 計劃仍有變數?
  • 黃錦輝教授:明知山有虎 為何偏向虎山行?佩洛西訪台有何盤算?
  • 霍詠強:佩洛西為何敢冒解放軍攔截風險訪台?美國軍方動作頻頻壓迫中國
  • 朱劍虹:種好蘭花的竅門 如何處理好通風、灑水、溫度及遮光?
Currently Playing

熱門文章

  • 「腹有詩書」準決賽及復活賽完成  啟基學校、英華小學、拔萃女小學及聖彼得小學晉級總決賽「腹有詩書」準決賽及復活賽完成 啟基學校、英華小學、拔萃女小學及聖彼得小學晉級總決賽 本社編輯部
  • 傷不了人反自傷傷不了人反自傷 劉銳紹
  • 我只是用不同的藝術形式,去分享自己的創作……──專訪王菀之Ivana我只是用不同的藝術形式,去分享自己的創作……──專訪王菀之Ivana 馮珍今
  • 內地印製新一代國民身份證:年輕人教育和文化的改進內地印製新一代國民身份證:年輕人教育和文化的改進 李偉民
  • 看內地經濟 不看美國加息看內地經濟 不看美國加息 陳景祥
  • 術數看佩洛西竄台後的變化術數看佩洛西竄台後的變化 文相濡
  • 浮生若夢浮生若夢 常霖法師
  • 嶺南中醫世家羅頌慧博士:傳統名藥六味地黃丸怎樣改善腎虛、失眠、眼疾、糖尿病?嶺南中醫世家羅頌慧博士:傳統名藥六味地黃丸怎樣改善腎虛、失眠、眼疾、糖尿病? 本社編輯部
  • 舞台禁忌舞台禁忌 蔣匡文
  • 盲扭精神盲扭精神 陳家偉
  • 歐洲制裁俄羅斯  輪輪皆漏氣歐洲制裁俄羅斯 輪輪皆漏氣 張建雄
  • 誰是佩洛西訪台的大輸家?誰是佩洛西訪台的大輸家? 馮應標
  • 國防大學教授:解放軍台島以東設靶場 迫退美航母國防大學教授:解放軍台島以東設靶場 迫退美航母 本社編輯部
  • 除越過台島,中國導彈飛向有何特別?中國反制後,為何歐美反應較預期少?除越過台島,中國導彈飛向有何特別?中國反制後,為何歐美反應較預期少? 霍詠強
  • 由隋文帝平陳  看佩洛西竄台破局由隋文帝平陳 看佩洛西竄台破局 張建雄
  • 因緣生:祭淨公導師因緣生:祭淨公導師 編輯精選
  • 中大醫學院院長陳家亮:感謝失敗經驗,讓我擁有成功中大醫學院院長陳家亮:感謝失敗經驗,讓我擁有成功 本社編輯部
  • 米和米漿米和米漿 林綸詩
  • 問世間情是何物問世間情是何物 楊興安
  • 大學三寶飯大學三寶飯 李志強

推薦作家

  • 盧兆興
  • 黃冬柏
  • 艾雲豪
  • 廖書蘭
  • 邵志堯
  • 孫明揚
  • 張灼祥
  • 陳妙霞
  • 張建雄
  • 梁賀琪
  • 鄧兆鴻
  • 胡孟青

承印人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聯絡我們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contact@master-insight.com

追蹤我們的社交平台

會員訂閱「灼見名家」電子報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orgotten Password?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All fields are required. Log In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