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正恩的核心戰略是發展核彈導彈能力,成為擁有核武器的國家,立於不敗之地,然後以此為談判基礎,打破美國為首的圍堵。這個戰略也是中國在毛澤東、周恩來領導下的經驗,當年中國成為核武國家之後,首先向歐洲作有限度的開放,逐步爭取,最後逼美國放棄制裁與圍堵。北韓的戰略也是這樣,藉平昌冬奧打開與南韓談判之門,再藉民意重開兩韓首腦和談,恢復金大中和盧武鉉的工作,誘使美國總統特朗普與金正恩會面,把克林頓時期準備訪問平壤卻因小布殊當選而中斷的企圖恢復起來。當年克林頓是從美國利益來計算,可惜敵不過小布殊代表的新保守主義政治勢力。
而特朗普是商人和政治無賴的混合體,他的「美國優先」只是他個人利益的優先,最好不做實事,只從事公關操作,現在已準備競逐連任。面對金正恩的堅持和強硬,美國也不能動武,便順水人情地公開與金正恩拉關係。能夠與金正恩會面,特朗普便可大做宣傳,把所有宣傳出來的功勞攬上身,自我陶醉,也可收買民意。以特朗普的性格與思維,他可能全面轉身,與金正恩拍膊頭,把危機一下子逆轉。當然,我們也不可能期望美國會真的改變敵視北韓的政策,但打開了缺口,南北韓可以合作,俄羅斯、伊朗也可以參與,歐盟也可能轉變。
北韓與美國突然間表面和好,斯人獨憔悴的便是中國的外交政策。中了特朗普圈套,制裁北韓便把血肉戰火打出來的關係破壞,今後怎辦?
北韓新局
東北亞政治會怎樣發展呢?
金正恩已提出和談的提議。按北韓過往有關核武的和談,從來都是守約,不守約的是美國。特朗普不是一個追求公義和平的政治家,其支持者無論是共和黨或極右派的民粹主義,都沒有對東北亞乃至世界和平發展的信念,反倒是以美國利益優先,不惜用各種手段打擊競爭者或不服從者。
在特朗普應允與金正恩會面之後,美國朝野已出現不少仇視北韓、企圖在談判中坑害北韓的言論,例如要重用利比亞的例子,讓北韓的核武器裝置禁錮在美國處理利比亞核裝置的同樣地方。政治涉及多方利益、多方意見,可是美國當前的主流不是民主與平等,而是偏拗粗野的霸權主義和它所製造出來的民粹主義。美國與北韓和談有成果的機會不大。或許特朗普可以說一套做一套拿出騙局,他肯定會拉中國下水,俄羅斯則有足夠的政治智慧不受騙。
對北韓來說,今次爭取主動權,在道德高地上壓迫美國,失敗的話還贏了國際輿論,但更關鍵的是借民族主義感情爭取了南韓的民心,一是打擊親美右派,支持文在寅政權恢復金大中、盧武炫的兩韓和解路線;二是在兩韓和解下建構兩韓真正的合作。在保有核武器的安全保障下,北韓可向南韓作更大開放,例如恢復兩韓鐵路,使南韓可建立通達俄羅斯、中亞、歐洲的陸路運輸,分流現時借用中歐班列的貨運。
北韓深謀遠慮,細緻規劃推動政策,且看中俄誰更積極回應。
原刊於《東方日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