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首頁 政局 未忘記七二一 醫護午膳請願

未忘記七二一 醫護午膳請願

前幾天(10月21日),8家醫院的醫護專業人士,有午膳靜坐請願,提醒眾人毋忘「七二一」和「八三一」,繼續尋找事件的真相;呼籲正視公權暴力、保障人權,發揚人道精神。

丁望 作者: 丁望
2019-10-25
今天與時光隧道

標籤: 七二一八三一公權執法者守護自由暴力真相請願謊話醫護醫院靜坐
威爾斯親王醫院部分醫護專業人士集會(2019.10.21),表達「守護自由」的願望。(作者提供)
威爾斯親王醫院部分醫護專業人士集會(2019.10.21),表達「守護自由」的願望。(作者提供)
0
SHARES
1.7k
VIEWS
Share on FacebookShare on Twitter

在醫護界靜坐請願的那一天,幾個地鐵站外有市民靜坐、示威,抗議的主題相似。

「七二一」已過3個月,官方只拘捕34人,其中只有6人被檢控,市民質疑官方隱瞞「七二一」(註1)和「八三一」(註2)的真相。有港官公開說,市民不要糾纏「七二一」,引起許多港人反感。

據《明報》23日報道的民意研究所最新數據,質疑「七二一」有「警黑合作」的,高達66%(註3)。官方至今仍未「釋眾疑」,回應市民的知情權。

威爾斯醫院 守護自由者

醫護專業人士的午膳靜坐,及過去多次的集會,是官民糾結的一部分,表達他們對公權暴力的困惑。

靜坐人數最多的(約200人),是中文大學教學醫院威爾斯親王醫院。其他的是瑪麗、瑪嘉烈、那打素、明愛、將軍澳、北區、東區醫院。

靜坐請願涉及的話題,除了「七二一」和「八三一」,還有15歲女泳將「自殺」疑案,持槍執法者進入屯門醫院,腹大便便孕婦穿黑衣被疑示威而被捕,將軍澳張醫生路過商場被疑「非法集結」。

威爾斯親王醫院的午膳靜坐,並非靜寂無聲。醫生、護士、行政人員席地而坐也發聲音,叫口號或合唱《願榮光歸香港》。喊得最多的口號,是「醫護救人」、「守護自由」。

靜坐場景中,有靜坐者與站立者(表達支持的市民或旁觀者)的互動,或是跟喊口號,或是隨節拍唱歌。這樣的互動,顯現香港民間社會(公民、市民社會)相互關懷的活力。

威爾斯親王醫院過往的多次靜坐請願,都是和平、理性的優雅型,都能突出每一次的訴求,展示的圖片、標語也較多;旁觀者能很快聯想某月某日的場景,從而產生感染力。

威院午膳靜坐請願,展示標語「良知,公義,民主」。(作者提供)

靜坐現良知 閃人道光環

各醫院的請願,體現他們執着於「醫護救人」的理想,期望官方兼顧人道,不要阻礙、拖延救護。對執法者用武過度(警暴)、傷者遍體鱗傷,也表達請求改善的願望。

在瑪麗醫院的一次集會中,港大教授袁國勇醫師說:

「無論示威者還是警察都有用武力,雙方也有責任,但警察有裝備,對示威者的傷害十分犀利,用腳壓住人家流着血的頭,用棍打頭,造成好深的傷口。」

醫護界以其專業良知發出呼籲,閃耀人道的光環。

醫護專業人士在承受壓力下仍有午膳靜坐之舉,並不只是對社會抗爭議題表達關注,也與價值觀息息相關。

這次威院的靜坐,參與者高舉標語「良知、公義、民主」,高呼口號「守護自由」,無疑是價值觀的認同取向。

許多港人都認同自由、平等、法治、民主、公義、良知、人的尊嚴、生命價值的普世價值。

這種自由社會的價值觀,與「一黨領導」體制(極度集權體制)或威權體制(新加坡、俄羅斯政體)的價值觀完全不同。

集會中的標語畫〈沉冤待雪〉:「妳比任何人更勇敢,妳的付出不會白費,香港人不會忘記妳。」(賀名慧攝)

橫掃清真寺 官話引爭議

醫護界的21日集會及近日社會關注的爭議,暴露官民糾結日趨複雜、難以緩解。其中,最受關注的,是水炮噴藍水污染尖沙咀清真寺(伊斯蘭教/回教教堂);引起最多爭議的,是官方的謊話。

20日,水炮在尖沙咀清場,藍色水柱污染清真寺,也把寺外的印度協會前主席毛漢‧褚簡寧(Mohan Chugani)全身染藍。港官赴清真寺道歉,這是注重時效的「補救之道」,避免與回教徒有糾葛。

但是,港官只是道歉而未「認錯」,反而有警官稱噴藍水是要保護清真寺。毛漢不接受此說,責問:既然是保護為何噴水?寺外並無示威者,水炮卻停下來噴水(註4)。他認為,這是失控,不應見人就噴,官方要講真話(大意)。

幾家電視台的現場畫面,顯現寺外只有一群採訪記者、幾個議員和南亞裔人,水炮「橫掃」(不是向前直射)他們,被許多人解讀為沒有示威者可射而是針對記者,此即「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正視無互信 不應有謊話

在4個月的社會抗爭中,既有街頭武鬥的暴力,也有公權的暴力。任何暴力都應終止,還我們的家園一片寧靜。

面對民眾的不信任、質疑,官方應從守法和誠信入手「正其身」。

在法律之前人人平等原則下,強勢的官方行使公權力必須遵守法律、規章的規範,切忌「出軌」、用武過度(註5)。

水炮的用途是「應對暴力衝擊」,在沒有暴力衝擊之下噴水「橫掃」,是不符規矩,被視為復仇式的「洩憤」。

執法者對付街頭武鬥,也應有受法律約束的克制,對被捕扣上膠索者要顧及人道,別把無反抗力者壓倒在地再踩上一腳。大律師公會主席戴啟思16日函,提及濫用武力傾向時表示:「政府所有行為也要合法」,「沒有……比不負責的政府向公眾施暴更為蠶食法治」(註6)。

重建誠信,得從不講謊話、不隱瞞真相做起。「橫掃」清真寺發生後,有港官稱當時的「環境惡劣」,執法者則有「保護清真寺」之說。許多人說「這是謊話」,毛漢則要求官方講真話。

互信已崩潰 勿隱瞞真相

儒家經典《中庸》謂:「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論語》云:「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當今的港官如果缺誠信,哪能挽回民心?

《紐約時報》的署名(Max Fisher)文章〈一個國家,兩種民族主義:香港身份認同的巨變〉(One Country, Two Nationalisms’: The Identity Crisis Behind Hong Kong’s Turmoil)(註7),稱許多港人不信任官方,「香港人」的身份認同愈強,愈不信任官方。

揭開「七二一」的真相,本是官方挽回民心的契機,可嘗試重建「光明磊落」的形象;可惜錯失了,以致官民的互信全崩潰,「官話」有多少人聽?

註釋:

註1:德國之聲2019.7.23

註2:當代名家網2019.9.6

註3:《明報》2019.10.23

註4:立場新聞2019.10.21

註5:灼見名家2019.10.18

註6:《明報》2019.10.16

註7:The New York Times, Sep 27, 2019

本文原題〈醫護午膳靜坐尋七二一真相〉,原載信報〈思維漫步〉專欄,作者修改、補充後授權本網發表。

更多精采文章

  • 六不加催淚彈 香港無又一村六不加催淚彈 香港無又一村
  • 燈下黑掩真相 設獨立調委會燈下黑掩真相 設獨立調委會
  • 八三一車廂暴力 類似七二一恐怖八三一車廂暴力 類似七二一恐怖
  • 疑警方有偏袒 護白衣紅衫軍疑警方有偏袒 護白衣紅衫軍
  • 記者採訪受辱 人格尊嚴受損記者採訪受辱 人格尊嚴受損

0

丁望

在早期《明報》曾任資料室主任、副總編輯兼中國新聞主編,《明報月刊》叢書部總編輯;70年代金庸全力修改武俠小說時,他與兩位同事兼任主筆(總主筆金庸),代撰寫社評。後來,曾任《潮流》(月刊)總編輯。政治類著作有《北京跨世紀接班人》、《六四前後:對八九民運前後的政治分析》等。文學類著作有《夜讀隨筆》、《中國三十年代作家評介》、《初夜權》、《假大空與〈雍正王朝〉》等。譯成外文出版的,有《華國鋒評傳》(加拿大麥基爾/皇后大學英文版,日本新泉社日文版),《中國三十年代作家評介》(韓國成鈞館大學韓文版)。主編的史料導讀,有《中共文化大革命資料彙編》一至六卷(明報月刊1967-1972),《中國大陸新聞界文化大革命資料彙編》(香港中文大學,1973);與人合編的《中國的文學(1949-1978)》,譯成英文(Literature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出版(美國印地安那大學,1980)。
View all posts
標籤: 七二一八三一公權執法者守護自由暴力真相請願謊話醫護醫院靜坐
申請成為灼見名家基本會員,免費收取電子報
同意灼見名家會員服務條款及細則
Please login to join discussion

編輯精選

羅乃萱表示,任何事情都有正面意義和有價值的一面,正如在黑暗找到光芒一樣。
名家演講錄

羅乃萱:正向教育如何幫助子女?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1-01-17
香港理工大學校長滕錦光表示,有機會讓香港科研參與此次艱巨的太空任務,感到非常驕傲及榮幸。(灼見名家圖片,攝影:文灼峰)
灼見專訪

滕錦光教授:攬月探星之後,理大如何成為融入國家大循環的領頭羊?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1-01-16
曾鈺成指出,立法機關如何組成,對香港政治環境影響至大。(灼見名家製圖)
灼見專訪

曾鈺成:處理本港立法機關選舉 中央可能出人意表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1-01-14
近日批評特首林鄭的聲音不少,但批評最嚴厲的並非傳統建制陣營,而是來自前任特首梁振英的文膽,不由得不令人聯想起下任特首人選問題。(灼見名家製圖)
灼見專訪

曾鈺成:建制陣營多了批評林鄭 欲爭奪下屆特首寶座?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1-01-12
腹有詩書──全港小學校際中國語文常識問答比賽(2020-2021學年)
灼見活動

腹有詩書──全港小學校際中國語文常識問答比賽(2020-2021學年)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0-12-18

影片

  • 馮檢基:政治湧現高氣壓 移民潮急升 香港無前景?《灼見政治》
  • 施永青:《港區國安法》籠罩下 傳媒、法律界如何作出恰當選擇?《灼見政治》
  • 市民如何選擇新冠疫苗?港大孔繁毅教授逐一深入剖析《抗疫專輯》
  • 馮檢基:蔡英文錯判形勢 親美抗中暗獨路線 後患無窮《灼見政治》
  • 黃錦輝教授:香港智慧城市藍圖未融入大灣區 須達至安全、共融、可信目標《灼見財經》
  • 馮檢基:特朗普拆毀美國民主燈塔 民主黨擁絕對權力走向民粹主義?《灼見政治》
Currently Playing

熱門文章

  • 捍衛民主:一道美麗的風景線捍衛民主:一道美麗的風景線 褚簡寧
  • 2021年運勢預測:香港再遇本命年經濟將緩慢復蘇2021年運勢預測:香港再遇本命年經濟將緩慢復蘇 潘樂德
  • 會說不如會做會說不如會做 常霖法師
  • 曾鈺成:建制陣營多了批評林鄭 欲爭奪下屆特首寶座?曾鈺成:建制陣營多了批評林鄭 欲爭奪下屆特首寶座? 本社編輯部
  • 春夢醒來了無痕春夢醒來了無痕 劉銳紹
  • 衝擊國會和立會的分別衝擊國會和立會的分別 張宗永
  • 陶傑:美國全球百年信譽形象的大崩潰陶傑:美國全球百年信譽形象的大崩潰 編輯精選
  • 曾鈺成:處理本港立法機關選舉 中央可能出人意表曾鈺成:處理本港立法機關選舉 中央可能出人意表 本社編輯部
  • 曾鈺成:特朗普會首開美國總統先例,宣布特赦自己?曾鈺成:特朗普會首開美國總統先例,宣布特赦自己? 本社編輯部
  • 卦象推測民航意外卦象推測民航意外 蔣匡文

推薦作家

  • 顧小培
  • 潘樂德
  • 曹啟樂
  • 周蜜蜜
  • 張建雄
  • 盧兆興
  • 楊興安
  • 雷鼎鳴
  • 丁望
  • 黃錦輝
  • 蔣匡文
  • 馮孝忠

承印人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聯絡我們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email protected]

追蹤我們的社交平台

訂閱「灼見名家」電子報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orgotten Password?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All fields are required. Log In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