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過去不久的農曆七月十五日,既是道家的中元節,又是佛教徒的盂蘭盆節,傳統上儒家也在這天進行祭祀祖先及祭厲等活動,尤其宋朝以後,儒、釋、道三教合流,此日成為三教重要的祭祀日子。
其中盂蘭盆節源於釋迦牟尼一弟子目犍連救贖濟度母親的孝道故事,最早從南北朝時期開始流行,由梁武帝開始設壇舉行,用以報謝父母長養慈愛之恩,勉勵世人長憶孝養父母。
每逢節日倍思親。那天剛好經過泉章居酒家,從電車內看着其招牌,不期然又想起已離世多年的母親,以及其喜愛的書法,尤其是行草二書。猶記得每當她看到喜歡的寫法字體,而我又在身旁時,她會用胖胖的手指在我的小掌心或大腿上比劃,記錄一下筆順,若知道該書法的來歷,還會為我娓娓道來,泉章居便是其中之一,出自當代草聖國民黨元老于右任手筆,故每次路過或在內用餐,總讓我想起美好的童年回憶。此外,灣仔大有商場對面一大廈的兩家宗親會,會所招牌也是其作品。
事實上,在香港熙來攘往的街道上,只要我們願意把目光稍為離開一下手機,抬頭看看四周商舖團體不同的牌匾和招牌,處處都能找到好書法,讓我們遊走其間,自能感受傳統書藝的美,沐浴薰陶在文化藝術中。
綜合香港的招牌和牌匾,字體上六書可說樣樣皆有,其中以魏碑和楷書居多,篆書草書較少。小篆真的要走到上環庾柱林大廈才能找到;隸書則可見於位處荷李活道的永興行招牌,由隸書名家國寶級書法家劉炳森書寫。
上世紀三十年代以前,香港的招牌主要以楷書寫成居多,並且筆畫通常會寫得較粗,方便從遠吸引眼球。至五六十年代,書法家區建公及蘇世傑帶起北魏風格熱潮,文人卓少衡亦精於北魏體,但後者作品散落港九,較難尋覓。
北魏字體剛勁挺拔,穩重大方,因此不少商家鍾愛區建公先生的字體,紛紛相約邀請,從南北行的參茸海味商號、商會同鄉會、藥房涼茶麵包舖、珠寶五金行到新建大廈都找他寫字,讓其有「招牌王」之稱。政府1962年5月4日發行香港郵票百周年紀念郵票及首日封的書法大字,也是其手筆,廣為人熟悉的作品還包括鏞記、奇華餅家、公和玻璃鏡器等。
原創文化手信
另外不得不提現在仍有新作品的「華戈」馮兆華先生,在油麻地一帶的新填地街和上海街,幾乎每隔百步就會見到他書寫的招牌,美心皇宮、德福廣場、帝京酒店都出自他手,還曾為超過60部電影寫片名,如《黑社會以和為貴》、《葉問》、《魔警》等,把書法藝術帶到更廣闊的空間。
其他一些名家墨寶還有國學宗師饒宗頤教授寫的香港大學,啟功先生的香港公開大學、仁濟醫院、北京同仁堂,齊白石先生的香港美術專科學校,劉海粟先生的香港老飯店,金庸先生的杭州酒家等,只要我們用心去觀察發掘,可說比比皆是,就在生活裏每天皆與我們擦身而過。
書法是筆墨在紙張上的舞蹈。在政府多年,其中一個與部分團體分享過的想法,是希望我們可以有真正香港原創、香港製造,又帶有香港祝福的文化手信,而書法會是不錯的選擇。若我們可以讓市民參與書法投稿,每人寫上一個「福」字、「孝」字、「仁」字或其他吉祥文字,每字再從中選出100份優秀作品,便可以拼湊成一幅百福圖、百孝圖或百仁圖,再以此設計成文具、衣飾,甚至生活用品,相信會相當有意思。
在全球化趨勢下,不少城市逐漸變成通屬城市(Generic City),追捧相似的宏大建築,自身特色因而慢慢消退,深具傳統底蘊與歷史沉澱的書法招牌和牌匾,實在應該大力推廣,成為我們城市的獨特個性與DNA,尤其是本地特有的北魏書法體,不讓其淹沒於時下流行的電腦字體、美術體或日式字體裏,乃至步入黃昏。
原刊於《信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